理论教育 新课程教育技术探讨:教育技术学学科的确立

新课程教育技术探讨:教育技术学学科的确立

时间:2023-10-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育技术学最为直接的研究对象是教育中的技术,其研究领域是教育(学)过程。教育技术学恰恰是在教育理论指导下的应用学科,它是连接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技术桥梁。因此,教育技术学学科的建立是教育体系的内在要求。这些理论共同构成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但是,不可否认教育技术学仍处于形成阶段,学科的系统化建设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新课程教育技术探讨:教育技术学学科的确立

一般的认识,一门成熟的学科应具备如下的特点:(1)具有其发挥作用的实践对象和领域;(2)具备丰富的知识(现象、方法、概念、规律及其论证),这些知识是构成学科内容的主体;(3)按逻辑关系用逻辑主线将知识和规律进行合理安排,形成体系。

教育技术学最为直接的研究对象是教育中的技术,其研究领域是教育(学)过程。广义的教育,往往被理解为知识、能力、态度、情感、交流的综合体,教育学宏观上更为重视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建立怎样的生活方式?”、“如何学习?”、“如何交流?”、“具有怎样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问题。所以,在实践中教育学往往被理解为教育哲学。于是“教学论”、“教育心理学”、“教育制度”、“教育史”成为教育学学科的重点内容也就成为必然。那么为什么在教学实践中教育理论往往不能指导实践,实践又难于上升为理论呢?究其源是因为现行教育学体系是建立在教学问题的基础上,缺乏技术的含量,现行的教育体系急需用技术推动教育质量的提高。教育技术学恰恰是在教育理论指导下的应用学科,它是连接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技术桥梁。因此,教育技术学学科的建立是教育体系的内在要求。

教育理论既为教育技术学提供了内容和素材,又提供了目标和规范;系统方法、教学理论和传播理论为教育技术提供了方法论支持;媒体技术和通讯技术为教育技术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这些理论共同构成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www.daowen.com)

运用教育技术对有利于人的发展的各种信息进行收集、选择,经过艺术化和人性化地加工,形成意义信息,在媒体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进行有效编码、高效传送,使学习者进行高效地意义建构,获得知识,开发智力,形成能力。这一系列的传播活动构成了教育实践,教育技术将相关理论应用于教育信息传播中的每个环节,并贯穿始终。可见,教育信息传播扮演着逻辑主线的角色,它不仅将教学理论、媒体理论渗透在其中,同时也是构成各个教学活动每个环节的形式主体。

人们将教育作为一种学科来对待,其内部动机是追求人类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随着教育的内容越来越多,信息呈级数增长,技术越来越先进,教育学的体系已无法容纳更多的科学门类,学科分化成为一种必然要求,教育技术学正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从教育学体系中分化出来,形成一个独立的子学科,它通过优化教育活动进而加速人类文明的进步。但是,不可否认教育技术学仍处于形成阶段,学科的系统化建设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