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平原河网地区水资源调度改善水质的理论与实践

平原河网地区水资源调度改善水质的理论与实践

时间:2023-10-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环境问题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也需要一定的经济能力才能进行治理。表2.5上海环保投入占GDP的比重在水环境治理中,污染源的控制和治理,即建设公共下水道系统和集中处理污水、污泥的工厂,需要巨额的投入和长期的治理。但随着上海经济的高速发展,特别是道路、交通、住房、供水等基本居住、生活条件解决后,人民对提高生活质量、改善水环境面貌的呼声越来越高。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更需要上海有一个优美的水环境。

平原河网地区水资源调度改善水质的理论与实践

环境问题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也需要一定的经济能力才能进行治理。“先污染,后治理”的程序一般难以回避,无非这个治理的时间是早还是晚。日本是在人均4000美元开始大规模地污染治理,且经过了二三十年的努力才达到今天的水环境状况。美国更是在人均GDP高达11000美元条件下才开始污染治理的。上海目前的人均GDP为4500美元(相当于日本20世纪60年代),就已经开始大规模地治理污染,近几年,上海环保投入占GDP的比重达到3%(见表2.5),是20世纪70、80年代的10倍以上,但与发达国家的巨额投入和我国污染治理的实际需要而言,是大大偏低的。

表2.5 上海环保投入占GDP的比重

在水环境治理中,污染源的控制和治理,即建设公共下水道系统和集中处理污水、污泥的工厂,需要巨额的投入和长期的治理。据发达国家的实践,从严重污染到水质变清,英国泰晤士河花了100年时间,并且几经反复;日本东京都的隅田川花了30年时间。日本横滨市,从20世纪60年代水质严重恶化到90年代水变清,不仅整整花了30年,而且耗资2.57兆日元(按目前外汇价折合人民币1800亿元),还不包括每年几百亿日元的防洪工程建设。一个面积434km2、人口336万人的城市,花那么多钱用于水环境的整治,可见治本之艰巨。在传统的水环境整治中,以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污水管网的建设投资最为巨大,美国每吨污水的常规处理费用为400美元,进行生物二级处理为800美元;德国为满足现有的水质标准,需投资3000亿美元,并按目前高强度的投资水平,需40年才能完成;我国目前一般的污水厂治理投资为2000元/t,其中没有包括污水收集管网投资。根据上海地区测算,一般污水收集干管的投入为2000元/t,支管和街坊管的投资在1000~3000元/t,即1t污水完全进行收集处理,投资成本在6000元/t以上。我国城镇污水排放量227.7亿t(2001年),折合为每天6238万t,按建设部统计的现状污水处理率计算,全国尚需投入2380亿元用于城镇污水厂的建设。其中还不包括工业废水进入城镇污水厂的数量,该比例上海市区大致在5%~10%,郊区则较高。若按此计算,全国污水厂的建设投资还将大大增加。根据建设部和国家环保总局的要求,到2005年建制镇污水处理率要达到70%。但这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上海市合流污水一期工程,1988年5月开工,1993年主体工程完工并开始通水,直到1998年才基本完成用户接管,前后用了10年多时间才使系统达到设计容量。(www.daowen.com)

河道整治由于其流域性、系统性、整体性、复杂性,治理任务也是十分艰巨。上海市在河道治理中,提出了“截污、治污、疏浚、治岸、调水”等多种措施,上海市委、市政府提出要用3~5个“三年行动计划”将苏州河治理好,也充分认识到治水的艰巨性。一般而言,河道治理的恢复过程是污染时间的5倍以上。

但随着上海经济的高速发展,特别是道路、交通、住房、供水等基本居住、生活条件解决后,人民对提高生活质量、改善水环境面貌的呼声越来越高。根据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上海到2010年人均GDP将达到10000美元,这也是人们从关注生存条件向关注生存环境的一个重要指标。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更需要上海有一个优美的水环境。

据有关方面的调查,伦敦的泰晤士河和巴黎塞纳河在20世纪50年代比上海的黄浦江水质差,与苏州河一样水质黑臭,但经过30年的不懈努力,到80年代已成为著名的旅游观光河道。可见上海要彻底解决水环境问题,也需要同样的努力,在时间上急不得,在投入上少不得,在形势上等不得。苏州河综合整治一期工程的建设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范例,即通过水资源引清调度达到基本消除黑臭的目标,提高广大人民治水的积极性,展现治水的美好前景,以便进一步采取综合措施有效地、全面地改善水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