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会仙岩山体揭秘:不是石灰质熔岩,欣赏千年美景

会仙岩山体揭秘:不是石灰质熔岩,欣赏千年美景

更新时间:2025-09-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说明会仙岩山体不是石灰质熔岩构成,没有溶洞和钟乳石;一路攀登石级缥缈悠远,而千年形成的各种山野美景尽收眼底。

其岩皆黄赤之石,上下开窟,而内渐凑合①,旁无氤氲之窍,上无滴沥之乳②,与下岩同;而地位高迥③,境路幽去。五里之云梯杳蔼④,千秋之鹤影纵横⑤,非有栖霞餐液之缘⑥,谁得而至哉⑦!时已过午,中有云寮⑧,绾钥已久⑨,灶无宿火,囊乏黄粱⑩,无从⑪扫叶煮泉,惟是倚筇卧石⑫,随枕上之自寐自醒⑬,看下界⑭之云来云去。《粤西游日记二》第408页

注解:①开窟:岩石上下张开形成洞穴。内渐凑合:越往内,开合度越小。②氤氲之窍:云雾弥漫的山洞。滴沥之乳:含有石灰岩的水滴长期形成的钟乳石。③地位高迥:指会仙岩所处地理位置高远。迥,远。④云梯杳蔼:指登山石级远得没有尽头。杳,渺茫。蔼,形容昏暗。⑤句意:指山中经历了千百年以来无限美好的景物。鹤影,借代山中各种美丽的景色。⑥句意:没有能够在野外露宿露餐的机缘与坚韧。⑦谁得而至哉:谁会来到这里观赏到这些美景呢?哉,句末语气词,表反问。⑧云寮:高山上的小屋。寮(音燎),小屋。⑨绾钥已久:门锁着,已经很久了。绾(音碗),盘结。这里指关闭。⑩宿火:隔天的灶火。囊乏黄粱:袋中没有一点食粮。黄粱,小米。这里指粮食。⑪无从:没有办法(去做)。⑫句意:只是靠着竹杖,躺在石上。筇(音琼),本是竹名,这里指手杖。⑬自寐自醒:自然睡着,自然醒来。⑭下界:人间。

点评:此段文辞非常优美,五组对偶句反映了两层意思:第一层描写了会仙岩的山体概貌以及它的高峻美丽,用了两组对偶句,“旁无氤氲之窍,上无滴沥之乳”和“五里之云梯杳蔼,千秋之鹤影纵横”。说明会仙岩山体不是石灰质熔岩构成,没有溶洞和钟乳石;一路攀登石级缥缈悠远,而千年形成的各种山野美景尽收眼底。第二层描写霞客自己的境遇与毅力,用了三组对偶句,“灶无宿火,囊乏黄粱”,“无从扫叶煮泉,惟是倚筇卧石”,“随枕上之自寐自醒,看下界之云来云去”。上得山来,体乏腹饥,有小屋,有锅灶,但进不去;口袋里食粮已尽,想喝口热水也属非分之想,只能依着竹杖躺在石头上权作休息,任自己睡去醒来,醒来又睡去,而眼中所见只是山下飘过来飘过去的云彩。(https://www.daowen.com)

就是这样,他还要继续坚持往山顶攀登。这就是徐霞客,一个毅力超群,耐力超群,才华超群,餐风栖霞的探索者。

其中:“鹤影”“黄粱”为借代辞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