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宁波老桥-古吉利桥与狮子桥

宁波老桥-古吉利桥与狮子桥

时间:2023-10-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明代晚期,叶家村农商盐业的发展,重浚自然形成的快船江,名为“新河”,且改木桥为石桥,名日“古新河桥”。朝南的桥额刻“古吉利桥”四字。精雕细刻的古吉利桥,最吸引人的是12只活蹦乱跳的石狮子,于是这“古吉利桥”、“古新河桥”之名反而叫不响,而“狮子桥”桥名倒是远近闻名。

宁波老桥-古吉利桥与狮子桥

吉吉吉有终吉;利利利无不利。

这就是刻在慈溪市掌起镇叶家村古吉利桥桥墙的桥联。

叶家村紧靠横亘于慈溪市境内的自东向西的水上大动脉,一条源于灵湖、长溪岭的快船江沟通了慈溪平原的水网。快船江,形成于宋明时期,东起龙山,经范市、掌起、洋山、师桥至观城入洋浦江,最后流入杭州湾,主流长22公里。中途汇入源于五磊山、洞山的来水。其源流一直可远通上虞余姚,进入姚江流域。因此在明以后,以重文崇商而名的鸣鹤叶氏首迁此地定居,形成了以桥为中心的街市,首先建造的是一座木桥。明代晚期,叶家村农商盐业的发展,重浚自然形成的快船江,名为“新河”,且改木桥为石桥,名日“古新河桥”。留有一副精彩的桥联:“锁西北来龙之旺气;镇东南秀水之长源。”可见这条快船江是从东南流向西北,古人以为建桥有助于“锁旺镇源”。(www.daowen.com)

道光二十九年(1849),因叶家村水运交通频繁,古新河桥不堪重负,于是由叶姓发起捐资重建。为了利于快船江上百艘航运舟楫日夜通航,就建造了跨径达4米的坦拱桥。桥长12米,净宽3.8米,拱矢高2.5米,全部用长条石砌驳,长块石起拱。桥面铺设石板缓缓拱起,设有平缓的石级,有利于车马通行。在桥面两边设12根栏柱、10块护栏石板,其中4块护栏石板刻了4对狮子、1对白象、1对莲花。在桥墙的中心部位南北向各伸出一对龙头,这其实是两对贯穿桥墙长达4米半的长系石,起到了固定桥体的功能。在镇水龙头下又精雕了一副对联。朝南的桥额刻“古吉利桥”四字。精雕细刻的古吉利桥,最吸引人的是12只活蹦乱跳的石狮子,于是这“古吉利桥”、“古新河桥”之名反而叫不响,而“狮子桥”桥名倒是远近闻名。在民国廿三年(1934),狮子桥重修之后,桥东桥西商铺林立的大街就称“狮子桥街”,桥旁的学校称“狮子桥小学”,叶家村则称“狮子桥叶家”。

古吉利桥,在慈溪市掌起镇叶家村。西边桥额又刻“古新河桥”,而当地俗称“狮子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