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宁波老桥:古代部分的桥梁遗迹

宁波老桥:古代部分的桥梁遗迹

更新时间:2025-09-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北宋·吴中复《众乐亭》动摇人影两桥月,洗涤尘襟四面风。明·邵景尧《馆中杂咏》天接空青双去鸟,桥分平绿独归人。清·陈鸿渐《落叶八首用道古堂集原韵》野店山桥都入画,竹篱茅舍自成春。清·冯子昌《早春送潘生归山阳》远峰日落迷樵径,古涧桥横接讲堂。清·於翰《采茶词》西南合流双明镜,长短桥分五彩虹。清·胡行之《咏梅》海曙区月岛永利桥,又名古问字桥、劝善桥。

载沙筑成天上路,投虹为桥取孤屿。

北宋·王安石《众乐亭》

横桥通废岛,华宇出荒榛。

北宋·司马光《众乐亭》

波面长桥步明月,人家疏影带残阳。

北宋·吴中复《众乐亭》

动摇人影两桥月,洗涤尘襟四面风。

北宋·胡宗愈《众乐亭》

画桥不碍寻春屐,谁傍烟波拾翠归?

碧沚小桥,宁波海曙区月湖通到碧沚岛(芳草洲)的小桥,还留下宋明时代余韵。

北宋·舒亶《芳草洲》

谁知烟雨汀洲晚,闲舞东风拂画桥。

北宋·刘理《柳汀》

临流系得虹霓住,留作憧憧两岸桥。

北宋·王亘《柳汀》

谁将轻薄娇春态,强拂人头向市桥。

北宋·舒直《柳汀》

暑天要比清凉地,欲往何辞度小桥。

北宋·陈瓘《柳汀》

宴豆四时谊画鼓。游人两岸跨长虹。

北宋·钱公辅《众乐亭》

却寻徐福岛,因问始皇桥。

南宋·谢翱《采药候涛山宿山顶精蓝夜中望海》

仙舟沧海路,僧鍚石桥云。

元·舒岳祥《闽风集》

驱鰌作旗帜,驾鳌为桥梁。

元·吴莱《次定海候涛山》

平湖雪压小桥低,万里乾坤眼欲迷。

明·龙子高《月湖四时词》

宝塔浮云耸高汉,石桥流水飞双凫。

江北区上王桥,阳春三月,菜花如金,丽日蓝天,诗情画意,油然而生。

明·陆铨《月湖行》

每来花屿流霞初,亦立虹桥烟卷后。

明·宗谊《有怀往事,书寄晓山》

大宅北郭横鲍守,野桥南渡接陈婆。

明·沈明臣《萧皋竹枝词》

湖前湖后何缤纷,桥上人看湖上人。

明·陆铨《月湖行》

雉堞连云波岸回,虹桥漾月水天低。

明·杨守勤《阙湖偶题》

落日川桥野寺幽,风篁雨蔓碧遭周。

明·屠侨《过宁波寺登览》

沙晚簇金阙,桥长渡玉珂。

明·邵景尧《馆中杂咏》

天接空青双去鸟,桥分平绿独归人。

明·俞士吉《湖头野色》

归舟谁买西风去,会看虹桥水月图。

清·阮增荣《有感》

板桥高并屋,沙岸滑须梯。

清·张恕《雨泊奔牛镇江口》

江关是处添憔悴,秋色何须问灞桥。

清·陈鸿渐《落叶八首用道古堂集原韵》

野店山桥都入画,竹篱茅舍自成春。

清·郭乾《红叶》

濯濯乍舒芳草岸,依依微晕小桥湾。

清·郭乾《红叶》

一带湖光照眼空,柳条黯淡小桥东。

清·范永祺《题李长蘅采苑困卷》

寻芳初过半山桥,桥外奇峰特建标。

清·张燮《一峰云外庵》

支机石溃经年泪,鸟鹊桥添隔岁愁。

清·屠继歧《七夕偶怀时在新兴署中》

酒播诗瓢驴背暖,溪桥流水马蹄频。

清·黄绪奎《梅花盛开次高青邱韵兴之所至不自量也》

行尽平原临水口,溪流迸出石桥斜。

清·张培基《赴慈溪沈师桥》

行到清关桥半里,老僧石磴坐从容。

清·史在稷《天童道上》

三星桥畔月如银,夜叩禅关暂息尘。

清·张芳《九月既望至宝严寺晚宿禅房》

画桥十里碧盈盈,斗酒双柑合听莺。

清·俞继选《柳枝词》

携手河梁对夕晖,情怀今日倍依依。

清·汤钺《送姚梅伯孝廉入都》

湖滨旧日题桥处,坐对春深驷马归。

清·汤铖《送姚梅伯孝廉入都》

湖波微皱小风凉,偃月桥边野稻香。

清·童华《自澄怀园至昆明湖》

兰江上溯通济桥,石塘呜濑响净琮。

清·范永澄《刘明府游双龙洞长歌,依韵率成》

飞卿佳句在,人迹板桥赊。

清·徐仿《和李父十景诗次韵》

二灵层塔青霄接,五里双桥碧水流。

清·忻自超《望湖亭》

曾记春风买画挠,绿波棹入小红桥。

清·卢掌纶《绮怀》

趁好携第闲索句,骑驴何必灞桥来。

清·郑兆梅《伶俐岩霁雪》

彩戏桥南堂构新,量鼓亲操勤卜筑。

清·楼世沄《哭张丈艺桥》

画桥人独立,晴絮送斜阳。

清·张家骐《柳汀》

却度憧憧桥,来饮黄花酒。

清·张家骐《菊花洲》

庙岭水口桥,在宁海县茶院乡庙岭村,九墩十孔,长50米。

宁海县胡陈乡韩冢桥,金色田野上的草蓬和老桥,无不引发诗人的无限遐思。

清溪架石通花径,绿树添阴失苇村。

清·毛琅《至旧寓响岩李氏庄作》

昏灯薄帐夜迢迢,梦到江南第几桥。

清·董沛《闲情》

幽径板桥通,寻凉野寺东。

清·应诗洽《馆延福寺纳凉》

策杖度溪桥,茅庵闻清磬。

清·陈允升《自题画稿》

飞泉喷雪石梁高,岩头纵横吼怒鳌。

清·陈允升《读徐霞客游九嶷山记拟作题句》

虹腰俯跨长桥矗,万马疾奔千夫雄。

清·陆廷黻《海市用东坡韵》

墟里炊烟午,溪桥涨水春。

清·陆廷黼《棹舟光溪归途有作》

时有虹影现云表,额题灵桥瑞所锺。

清·袁尧年《东津浮桥行》

画桥飞絮吟诗舫,驿路新枝送别筵。

清·袁本乔《柳汀》

云归山寺隐,水涨野桥低。

清·陈寿鼎《晚过西村》

欲访野梅开也未,拟将踏雪过溪桥。

清·陈廷扬《集同人作销寒会即席》

绿扬烟水黄梅雨,轻碾飞轮过六桥。

清·周利川《邓君冶欧邀友虎跑茗饮》

偶失山前路,来寻溪口桥。

清·桂成章《东郊漫兴》

蛛网含残雨,虹桥对落晖。

清·董肇竞《夏日晚霁》

小栏月色清如水,梦到扬州第几桥。

清·徐江《白芍药》

水面横排桥影阔,波心倒挂塔尖低。

清·张本《月湖春望》

由来七夕可怜宵,灵匹还凭鹊驾桥。

清·王兆雷《七夕悼亡》(https://www.daowen.com)

吟榻细香风定处,板桥流水月明时。

清·王恭恪《忆梅次柯讷斋先生韵》

惆怅吟魂飞不去,钟声吹落板桥西。

清·王庸唯《舟次晓望》

半塘桥外碧波平,一派笙歌断续声。

清·张翊俊《山塘即目》

桥头柳枝青乍发,送君还家为君折。

清·冯子昌《早春送潘生归山阳》

远峰日落迷樵径,古涧桥横接讲堂。

清·孙康友《过娑萝庵》

凝桥流水增呜咽,此是频年泣别场。

清·叶鸿基《柳枝词》

无多秋景晚来饶,凭眺城南第一桥。

清·王仁元《秋日太平桥晚眺》

晴桥流水一溪烟,渺渺青云漠漠天。

清·王筠仙《柳絮有感》

浓春烟景归何处,忆否当年泰和桥。

清·叶秉成《有感》

晖落半山归倦鸟,雨添新水卧平桥。

清·竺凤祥《回文诗》

柴扉半掩无桥隔,茅屋重阴有竹围。

清·陆志道《踏青》

剧怜群蚁散,觅竹自编桥。

清·张瀛均《雨后》

杏阳桥外水悠悠,人似萍踪偶一留。

清·张幼棠《赠毛觉吾先生》

碧荷香里人初静,绿树桥边钓未收。

清·虞人望《夕阳》

水鸟带波飞岸北,江鱼喽影傍桥东。

清·苏丙森《夕阳》

相约邻家同入市,昨宵茶客进柴桥。

清·於翰《采茶词》

西南合流双明镜,长短桥分五彩虹。

清·楼振乾《纯湖》

高贤芳躅去难留,石晦桥边水自流。

清·杨肇基《石晦桥》

短篱修竹几家屋,流水空山何处桥。

清·蒋子孔《寻花》

福庆洞桥田下渡,章安回浦海南乡。

清·周憩南《松溪地名歌》

小桥溪畔忽横枝,劲战寒风冰雪时。

清·胡行之《咏梅》

海曙区月岛永利桥,又名古问字桥、劝善桥。

旧宅风光何处好,庆安桥锁夕阳低。

清·黄大桥《双溪绕宅》

桥驾蒙西号庆丰,水亭满满稻花风。

清·张信《庆丰桥》涌碧池头景色新,小桥横处浅通津。

清·虞峻《涵虚桥》

一路听来行缓缓,夕阳影里过仓桥。

清·陈秉元《石浦竹枝词》

桥影东西人踏月,屐声随水到云边。

清·柯凤锵《双桥流碧》

曾记桃源桥下路,当年竹马为看花。

清·佚名《邬次谷过谒有怀缑北诸胜》

青山小小镇桥东,奇井天生在此中。

清·景渚璜《咏井山》

僧打暮钟黄叶里,数声归路小桥东。

清·李梦龄《瑞云晚眺》

惯折灞陵桥上柳,今朝再系别情长。

清·佚名《给启升竹影》独立绳桥上,闲吟送落晖。

独立绳桥上,闲吟送落晖。

独立绳桥上,闲吟送落晖。

清·邹嶙《雨行偶行江浒》

芒履渡石桥,凛凛潜动魄。

清·罗继章《过羊额岭夜宿邱庄鲁氏家》

河流通海莫辞遥,人迹霜痕白板桥。

清·邵晋涵《姚江棹歌》

照蟹荧荧河畔火,东西排遍剡湖桥。

清·陆达履《剡湖竹枝词》

光禄勋园久已无,小桥今日尚相呼。

清·邵家人《陈光禄园》

三竺烟岚今似昔,六桥风景夏如秋。

清·佚名《宗观察邀友我洒泛湖》

惟有琴溪桥下水,绝无人处咽寒流。

清·朱兰《琴溪》

浮桥横束大江隈,鱼市前头酒市开。

清·施垠《登甬江城楼》

地号蕙江今少蕙,桥名兰墅久无兰。

清·宋梦良《姚江竹枝词》

恰是江村好时节,麦花风过麦阳桥。

清·李邺嗣《鄮东竹枝词》

轻便度岭双肩桥,小巧穿桥独橹摇。

清·李邺嗣《鄮东竹枝词》

鄮地原因贸易名,灵桥彻夜有人行。

清·李邺嗣《鄮东竹枝词》

十二宝桥何处是?卖鱼团鼓一齐挝。

清·倪象占《鄮南杂句》

争如大道千年稳,东郭浮桥一字浮。

清·倪象占《鄮南杂句》

拟向仙官乞仙药,引仙桥去路漫漫。

清·袁钧《鄮北竹枝词》

龙溪桥又虎溪桥,近接长亭路不遥。

清·鲍序悦《梧岑竹枝词》

长街上市促渔翁,大缺桥连小缺桥。

清·佚名《青珠竹枝词》

向晚归来横竹笛,声声吹过板桥墩。

清·佚名《青珠竹枝词》

好月半分丞相府,绿波倒浸尚书桥。

清·忻恕《月湖十洲》

绿波围炉小蛮腰,缕缕轻烟拂画桥。

清·毛森《柳汀》

玉带长桥锁,清流万古名。

清·励元灏《玉带横溪》

龙虎门前桥一座,形如俯瓦驾山腰。

清·周承谷《游南田怀古》

杏园红映晚霞迷,溪压长桥碧水低。

清·周昌恢《西瀛杂咏》

最宜曲径平桥外,韵绕风泉恰更幽。

清·黄得汉《竹韵》

路转峰回望欲迷,小桥黄架碧溪湄。

清·王予衮《经大岙作》

十里鸡声茅店月,一星渔火板桥秋。

清·方曾宸《长河晓景》

桥影东西人踏月,屐声随水到云边。

清·柯凤锵《双桥流碧》

山排三鼎屏常植,桥锁双溪镜乍磨。

清·赖余煌《舫前即景》

凄凉白马市中箫,梦入西湖数六桥。

清·康有为《闻意索三·门湾有感》

注:意索三门湾: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意大利公使马丁诺曾向清廷提出租借三门湾,后未果。

长天无翳净于波,桥上清风拂绮罗。

清·史在官《江桥夜月》

忠节空怀端树驿,芳踪犹见铁溪桥。

清·钱沃臣

《东谷图为温春湄学师即次原韵》

高价己曾传喜笔,壮心无奈谢题桥。

清·史继祖《题摩崖东谷》

剡湖车洞两桥头,冬月柴船放不休。

清·陆达履《剡湖竹枝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