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趋势的研究成果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趋势的研究成果

时间:2023-11-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八代微型计算机,双核及多核微处理器为代表机型。2013年全球平板电脑的年销售数量超过2亿台,已超过同年笔记本式计算机的销量。从未来消费电子终端的发展趋势来看,消费电子将呈现细分化、融合化的趋势。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趋势的研究成果

1.概述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IBM设计的微型计算机(IBM PC)及其兼容机(IBM PC COMPATIBLES)成为市场的主流。之后,IBM便不能影响PC这个市场,PC这个名字也更多地表示以Wintel平台(即使用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以及使用Intel的CPU和芯片组的PC)为特征的个人计算机系统。当前,PC的硬件体系由Intel的CPU和芯片组占据绝对的市场统治地位。在操作系统方面,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仍然占据着较大的市场份额,但Apple公司和基于Linux的桌面操作系统也有着较大的影响。

微处理器从20世纪70年代的4位、8位、16位迅速发展到32位,20世纪90年代已经开发出性能更加卓越的64位微处理器。微处理器上芯片的数目正如摩尔定律所揭示的那样平均每18个月增长一倍。而且随着微处理器芯片集成度的增加,芯片体积越来越小,性能却越来越高。

2.发展历程

·第一代微型计算机(1971—1982年),Intel 8086为代表机型。

·第二代微型计算机(1982—1985年),Intel 80286为代表机型。

·第三代微型计算机(1985—1988年),Intel 80386为代表机型。

·第四代微型计算机(1988—1993年),Intel 80486为代表机型。

·第五代微型计算机(1993—1997年),Intel 80586(Pentium)为代表机型。

·第六代微型计算机(1997—2002年),Intel PⅡ、PⅢ、PⅣ为代表机型。(www.daowen.com)

·第七代微型计算机(2002—2005年),Intel P4 6××、P4 EE等64位微处理器为代表机型。

·第八代微型计算机(2005年之后),双核及多核微处理器为代表机型。

3.发展趋势

以微软与英特尔为首的Wintel联盟垄断桌面端PC长达二十多年。

随着iPhone和iPad的热卖,全球掀起了移动消费的热潮。2013年全球平板电脑的年销售数量超过2亿台,已超过同年笔记本式计算机的销量。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热卖无疑是对PC市场的巨大冲击。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畅销,让ARM公司一跃成为移动芯片的“老大”。2011年年初,Windows宣布支持ARM芯片,这无疑又为ARM进军PC市场铺平了道路。

目前各移动终端厂商(如苹果诺基亚黑莓、三星等)纷纷打造了自己的系统平台。

从未来消费电子终端的发展趋势来看,消费电子将呈现细分化、融合化的趋势。各种终端会在多元化格局之下,实现无缝对接。业内人士表示:电视抢占的是客厅,PC抢占的是书房,移动的时候需要移动终端。PC、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每一种终端的功能都会越来越强大,但彼此之间不会相互取代。融合终端(如平板电脑)也不会完全取代PC。

在今后的5~10年,可能购买传统式的台式计算机和笔记本式计算机的人会越来越少。但是,智能电视、可穿戴式计算设备、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和其他计算设备却还会继续发展。台式计算机和笔记本式计算机将来可能不是人们的首选设备了,更加“个人化”的设备会将其取而代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