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生发展:信息化视域下的研究成果

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生发展:信息化视域下的研究成果

时间:2023-11-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学生角色在现代教育技术发展下的这种转变并不是必然的。也就是说,并不是有了现代化的教育技术设备和手段,学生就会表现出主动学生的角色特征。一旦离开这些条件,现代教育技术就无法发挥作用。因此,我们在考虑现代教育技术发展对学生角色的影响时,既要看到学生角色转变的外在可能性,又要认识到对学生角色转变的内在条件与能力的要求。

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生发展:信息化视域下的研究成果

求知与开发智力无疑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但不是唯一任务。课程的功能绝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应当通过课程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达成的共识。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刻分析了基础教育存在的弊端和问题,鲜明地提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一根本性的转变,对于在基础教育领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鲜明的社会责任感、健全的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良好的信息素养和环境意识等,具有重要意义。

在传统教育中,学生的地位完全是被动的,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等都由教师来安排。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则改变了学生对教师的这种依附状态,学生由于有多样化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支持,获得了多渠道学习知识的机会,获得了学习的自由。他们不仅可以像以往那样从教师那里获得知识,也能在教师之外进行补偿性、验证性、兴趣性、适应性的再学习。这样,学生角色从被动学生转变为积极的主动学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体现。但是,学生角色在现代教育技术发展下的这种转变并不是必然的。也就是说,并不是有了现代化的教育技术设备和手段,学生就会表现出主动学生的角色特征。学生借助现代教育技术进行积极自主学习和自我教育应有一定的条件,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有独立自主学习的精神、善于获取知识的能力、良好的学习品质并能够掌握适合自己特点和学习要求的一系列方法。一旦离开这些条件,现代教育技术就无法发挥作用。(www.daowen.com)

正如国际教育技术和远程教育领域知名学者、英国开放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创始人和首任所长霍克里奇所说:“不要期望把学生从学校拉到家庭、拉到机器旁边就可以解决一切,任何先进的、多功能的机器,在不会学习的人面前,充其量是一台玩具而已。”因此,我们在考虑现代教育技术发展对学生角色的影响时,既要看到学生角色转变的外在可能性,又要认识到对学生角色转变的内在条件与能力的要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