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政府、媒体及时发布真实信息:关键原因解析

政府、媒体及时发布真实信息:关键原因解析

时间:2023-11-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政府发挥其领导权,真实、权威地发布信息,牢牢把握舆论主动权;媒体发扬新闻专业主义,客观公正、科学有效地发布事实性信息。对事实性信息的及时报道是化解此次危机舆情的重要原因。必须有效地利用正式的信息渠道向公众公开危机的事实性信息,杜绝谣言从非正式渠道乘虚而入,避免引发公众恐慌、焦虑和猜忌。正如迈克尔·里杰斯特提出的“3T”原则里的“Tell It All”,其内涵就是“一切事实性信息必须公开发布”。

政府、媒体及时发布真实信息:关键原因解析

在危机国际传播中,首要任务应该是报道事实性信息,准确地向公众展示危机事件的真实面貌。

(一)事实性信息的披露是政府、媒体的职责

危机的突然来袭,无论对政府管理部门,还是对新闻媒体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政府必须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媒体的信息传递必须迅速及时。

可以说,真实准确地传播危机的事实性信息是政府与媒体二者有效互动的表现。政府发挥其领导权,真实、权威地发布信息,牢牢把握舆论主动权;媒体发扬新闻专业主义,客观公正、科学有效地发布事实性信息。尤其是在国际传播环境下,任何企图掩盖事实性信息的传播行为都可能引起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应和国际负面舆论的发酵。

2009年7月5日,乌鲁木齐“7·5”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发生后,中国政府主动公开信息,第一时间发布死亡人数及受伤人数,并在事发数小时后,对全球媒体开放,以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向全世界的媒体发出了邀请函,邀请国外记者对乌鲁木齐进行实地采访报道。7月7日,外交部发言人表示,在对此次事件的新闻报道上,中国政府采取公开透明原则,为记者前往新疆采访提供积极协助和便利,希望国际媒体客观、公正、依据事实报道事件真相。另外,新疆地方政府积极配合,安排新闻发布会和媒体参观,并在媒体中心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共同为国际媒体在乌鲁木齐的采访报道创造开放宽松的环境。对事实性信息的及时报道是化解此次危机舆情的重要原因。

(二)事实性信息的发布制度和发言人

危机时期,如何发布事实性信息,如何选择信息发布人员和时机,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和技巧性。处理得当,有利于政府和媒体更好地控制危机;处理失当,会引发更严重的危机。所以,必须高度重视危机信息的发布艺术和技巧,这就涉及新闻发布制度和新闻发言人的问题。

1. 新闻发布制度

危机中的事实性信息发布有多种形式,目前国际上比较通行的新闻发布形式有召开新闻发布会、组织现场联合采访、接受专访,或是通过对外网站、传真、电子邮件向媒体发布新闻通稿,等等。危机时期,比较实用的发布形式一般是前两种。

2. 新闻发言人

在危机国际传播中,要确保建立一个高效的危机管理信息中心,确保信源的可信度和权威性,选定相关危机领域中的专业权威人士作为新闻发言人尤为重要。在危机事件发生时,新闻发言人直面媒体和舆论,这就要求新闻发言人积极加强与国际媒体,尤其是美西方国际主流媒体的合作与交流,确保信息沟通顺畅、各项政策得到国际媒体的准确理解。要通过新闻发言人,让国外媒体传播中国积极正面的声音,得到国际受众的认可和支持,在潜移默化中树立中国政府的良好形象。

3. 权威专家解读

在危机国际传播中,还有一种比较重要的形式是寻求社会学者、专家的参与和支持。这些专家、学者一般都是某一领域的权威人物,在社会公众中具有影响力和号召力。专家学者中立、权威的形象如果适当运用,有利于减轻公众的恐慌情绪、缓解当事组织与媒体的紧张关系。(www.daowen.com)

(三)忽略事实性信息容易引发“次生危机”

在危机发生时,真实准确的事实性信息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危机所带来的损失,也可以抚慰危机旋涡中的人民,保障社会秩序的安定。全球知名危机公关专家迈克尔·里杰斯特(Michael Regester)曾说:“对交流的有效管理如同处理危机本身一样重要。” 危机管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媒体对信息传播和交流的过程,危机信息的传播速度、范围和影响,有时甚至超越了危机事件本身的发展。危机国际传播中任何的信息不对称,都会影响危机处理,甚至会加重已有的危机,引发“次生危机”,形成复合型或多重型危机。2015年8月12日发生的天津港爆炸事件之所以引起了国际舆论的关注,以至于国际舆论引发的“次生危机”杀伤力比爆炸事件本身有过之而无不及,原因就在于这次灾难事件的危机传播忽略了事实性信息的作用。

可见,政府和媒体不能以传播“正能量”之名掩盖危机事件的事实性信息,尤其不能掩盖危机所造成的生命损失、感情伤害和引起危机的人为因素,特别不能隐瞒危机事件的责任人。必须有效地利用正式的信息渠道向公众公开危机的事实性信息,杜绝谣言从非正式渠道乘虚而入,避免引发公众恐慌、焦虑和猜忌。正如迈克尔·里杰斯特提出的“3T”原则里的“Tell It All”,其内涵就是“一切事实性信息必须公开发布”。

(四)事实性信息贯穿危机全过程

事实性信息贯穿于危机发生发展的前、中、后全过程。

1. 危机前:提示预警

危机管理的一个基本前提是认为危机是可以认识的,任何一个危机在发生之前都会有各种各样的前期征兆。媒体在危机征兆期应该起到预警作用。在危机前,不利因素虽然没有引起社会的整体震荡,但是它们可能已经显露出蛛丝马迹,媒体运用广泛的社会触角捕捉到这些信息,通过客观分析、追踪调查或针对以往出现过的类似危机发布事实性信息,提醒全社会警觉危机的发生,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将危机消除在萌芽状态,或者在不可抗拒的危机来临时能够有效应对,阻止或化解危机事件。

2. 危机中:实话实说

危机爆发后,公众对信息需求的欲望强烈,媒体应“实话实说”,将危机产生的原因、现状、解决方法以及人们所面临和将要面临的危险等公众欲知或应知而未知的事实性信息明白无误地告诉公众,使公众正视风险,克服恐慌焦虑情绪,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3. 危机后:警示反思

危机结束后,媒体应进行自我反思并引领全社会反思。一方面,媒体应对自身的传播工作进行总结和梳理,依据各个时段的传播效果评估,对危机国际传播的总体效果做出评价,总结危机传播的成功经验,反思不足和教训。另一方面,媒体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应引导全社会进行危机应对的整体反思,并根据不同的危机类型和特点,在公共政策的角度下,制定全社会系统性的应对方案和应对措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