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苞米、苞芦、珍珠米、包谷、玉米、麻蜀棒子。
【形态特征】一年生高大草本。秆直立,通常不分枝,高1~4 m,基部各节具气生支柱根。叶鞘具横脉;叶舌膜质,长约2 mm;叶片扁平宽大,线状披针形,基部圆形呈耳状,无毛或具疵柔毛,中脉粗壮,边缘微粗糙。顶生雄性圆锥花序大型,主轴与总状花序轴及其腋间均被细柔毛;雄性小穗孪生,长达1cm,小穗柄一长一短,分别长1~2 mm及2~4 mm,被细柔毛;两颖近等长,膜质,约具10脉,被纤毛;外稃及内稃透明膜质,稍短于颖;花药橙黄色,长约5 mm。雌花序被多数宽大的鞘状苞片所包藏;雌小穗孪生,成16~30纵行排列于粗壮之序轴上,两颖等长、宽大,无脉,具纤毛;外稃及内稃透明膜质,雌蕊具极长而细弱的线形花柱。颖果球形或扁球形,成熟后露出颖片和稃片之外,其大小随生长条件不同产生差异,一般长5~10 mm,宽略过于其长,胚长为颖果的1/2~2/3。花果期秋季。
【生境分布】全国各地广泛栽培。云梦大面积栽培。图片拍摄于隔蒲潭镇陈刘村。
【药材名】玉米须。
【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玉蜀黍Zea mays L.的花柱和柱头。
【采收加工】于玉米成熟时采收,摘取花柱,晒干。(https://www.daowen.com)
【药材性状】本品常集结成疏松团簇,花柱线状或须状,完整者长至30 mm,直径约0.5 mm,淡绿色、黄绿色至棕红色,有光泽,略透明,柱头2裂,叉开,长至3 mm,质柔软。以柔软、有光泽者为佳。
【性味归经】甘、淡,平。归肾、胃、肝、胆经。
【功能主治】利尿消肿,清肝利胆。用于水肿,小便淋沥,黄疸,胆囊炎,胆结石,高血压,糖尿病,乳汁不通。
【附方参考】治慢性肾炎:取干燥玉米须50克,加温水600毫升,用文火煎煮20~30分钟,得300~400毫升药液,过滤后内服,每日1次或分次服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