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声乐教学课堂的基本环节

声乐教学课堂的基本环节

时间:2023-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3.因人而异的教学方案声乐教师在深入了解学生的特点和认真钻研教材后,要因人而异制定有效的声乐训练计划和教学方案,要本着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声乐学生的声乐技巧、歌唱能力、声乐学习习惯,有针对性地制定练声曲、教学曲目,以达到阶段性解决问题的教学目的。

声乐教学课堂的基本环节

(一)备课

声乐课堂教学的质量从根本上取决于声乐教师的知识水平、技能水平和教学能力。备课对于课堂教学的效果具有直接的意义,备课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是连续性的活动过程,其基本程序有以下几个方面:

1.深入了解学生的特点

声乐教学是以培养和训练学生掌握歌唱技能技巧,培养学生对歌唱的感受、表现和创造力。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条件而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和训练计划,因此,深入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和特点是顺利完成声乐课堂教学的基本保证。

声乐教学的针对性很强,一方面,要针对学生在歌唱发声技术和歌唱技能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而采取的有效措施,即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另一方面,要针对学生的声音特点、声音技巧和艺术表现力,采取更有力于声乐技巧发展和艺术表现力提高的教学对策,使学生的歌唱理论水平和技能技术水平得到进一步发展和提高。

2.钻研教材

当声乐教师了解了学生的基本情况和特点后,还要钻研教学所需要的教材,钻研教材不只是钻研课本,而是声乐教师对自身的知识结构提出更高的要求。

首先教师要具备较高的演唱水平、弹奏能力,认真挖掘音乐作品的内涵,了解不同时期音乐作品的特点、风格;其次要分析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有针对性地制定声乐教学的训练方案;其三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高性能音像技术,掌握先进的理论和信息。

3.因人而异的教学方案

声乐教师在深入了解学生的特点和认真钻研教材后,要因人而异制定有效的声乐训练计划和教学方案,要本着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声乐学生的声乐技巧、歌唱能力、声乐学习习惯,有针对性地制定练声曲、教学曲目,以达到阶段性解决问题的教学目的。

(二)课堂讲授(上课)(www.daowen.com)

上课是声乐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是声乐教学中“教”与“学”活动相互作用最直接的表现,是学生在声乐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系统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发展歌唱能力和创新精神并形成艺术思想品德、提高审美修养的过程。

1.课堂上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不仅要熟悉学生的特点,还要熟悉作品和解释作品(即课堂教学内容),同时要周密地安排和设计好整个教学过程。安排好先讲什么,后讲什么,要考虑好怎样针对学生的问题解决重点和难点。要把课堂教学时间安排得周密合理,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学本身,使学生的歌唱能力、思维能力随着教师的要求而进行。

2.课堂上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手法,从实际出发,调动学生的歌唱器官,激发学生的歌唱热情,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演唱作品)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觉、积极、主动、有效地获得知识。

3.课堂教学要有一定的艺术性,课堂教学的过程是教师把凝结着自己学问的讲稿和演唱能力转化为有声有色的演讲,它需要讲授的艺术和技巧。这包括语言的艺术,即语言准确具有科学性;简捷练达,具有逻辑性;生动活泼,具有形象性;抑扬顿挫,具有和谐性。可以说,一堂具有较高艺术水平的课,对教师的要求是:哲学家的雄辩、科学家的严密、演说家的魅力、艺术家的激情和幽默、军事家的才能。因此,作为声乐教师要自觉地掌握和运用授课艺术,提高课堂教学的艺术水平。

4.课堂教学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注意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由于每个学生的基础不同、条件不同,歌唱的认识也不同,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教学。又由于声乐教学语言、语意的不确定性,声乐教学知识没有规范化或标准化的语气来表达,声乐教师要做到课堂语言精练动听,启发、诱导学生的歌唱热情(欲望),激发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唱出优美动听的歌声。

5.声乐教师要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声乐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教学艺术的长期努力和追求会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学风格是教学艺术走向成熟的标志。它是声乐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富有成效的、一贯的教学观点、教学技巧和教学风格的独特结合和表现。换言之,具有精湛的声乐教学艺术的教师在教学中所表现出来的教学特色和教学风度,是声乐教师个人演唱水平和理论水平与教师个性特征有机结合并达到稳定状态的结果。具有一定声乐教学风格的教师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教学方法的运用上、教学语言表达的方式上都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如教学内容的处理上,在什么情况下,选用什么样的练声曲,解决什么样的问题,选用什么样的声乐作品来表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在教学方法上,具有一定的多样性、灵活性和创造性;在教学语言表达方面准确、形象、富有感染力和激励作用,不同风格的教师在作品示范、情感表现、表演方面采取的手段是不同的。

声乐教师对声乐教学艺术要有不懈的努力和敬业精神,加强艺术品德修养是形成教学风格的内在动力,知识结构是形成教学风格的前提条件,思维方式是形成教学风格的契机,教师的个性品质是形成教师风格的根本动因。只有把四者有机地统一起来,声乐教师才能形成自己的声乐教学风格。

(三)布置作业

布置作业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能帮助学生进一步消化和巩固课堂训练和歌唱训练所获得的知识和感觉,培养运用歌唱理论与发展技巧、技术结合的能力。教师要向学生讲清楚作业的目的是什么,以及完成作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作业包括有针对性的发声练习曲、声乐作品乐谱、作品中语言的准确读音及相关的资料、音响等等,通过完成作业以达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