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青少年体质健康研究:体质与健康的本质与现象的关系

青少年体质健康研究:体质与健康的本质与现象的关系

时间:2023-1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其次,体质与健康的关系为本质与现象的关系。体质和健康紧密相关,具有统一性,但两者又有区别。

青少年体质健康研究:体质与健康的本质与现象的关系

2.1.5.1 体质界定

体质的概念有两种,一是指人体的质量,是在遗传性和获得性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因素、对环境适应能力等要素组成相互联系的综合体系,具有相对稳定的特征,认为健康不仅仅是指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而且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21];第二种概念是体质包括体格、体能和适应能力几个方面,是人的生命活动和劳动工作能力的物质基础,是人体自身的质量,是人体在形态、机能和素质上相对稳定的特征。“体质”可以反映人的身体活动、运动能力的水平。

2.1.5.2 健康界定

“健康”一词自人类出现以来便伴随着社会而得到发展和完善[22]。人们认为只要身体没有疾病、疼痛和伤害就非常安全,这便是对于“健康”一词粗浅的理解,还无法将它归纳上升为一种意识。“健康”的英语“health”起源于公元1000年的英国,主要含义是安全的、完美的、结实的。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状态,而是保持体格方面、精神方面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美状态。”WHO进一步明确健康是“身体精神良好,具有社会幸福感”,更加强调了人的社会属性。1985年WHO把健康的概念调整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现象,而是社会适应上、精神上和身体上的一种完美状态。”1989年WHO又进一步扩大了健康的内涵,提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这是目前国际上所提出有关“健康”一词最权威的概念,也是社会各界学者比较公认的健康的四维概念。(www.daowen.com)

2.1.5.3 体质与健康

人们在生活中每次谈及“体质”或“健康”等概念时,通常会将二者混为一谈。“体质”与“健康”二者概念是否相同,在日常生活使用中是否可以互相替换?深刻理解二者的关系显得至关重要。首先,体质与健康的关系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体质所涉及的内容主要为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主要集中在人体生理方面;而健康所包含的内容表现在四个维度,即:生理方面、心理方面、社会适应方面和道德方面。其次,体质与健康的关系为本质与现象的关系。我们日常所说的体质是机体各项器官机能现实的、实际存在的一种情况,具有稳定性和长久性。而我们所指的健康是个体在生活当中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由身体质量的好坏决定,但同样会受到其他因素(社会环境、营养状况、人际关系、心理状态)的干扰,它具有不稳定性、易变性等特征。比如,当个体具有很好的身体素质或体质时,他会表现出一种机体的健康状态,如:精力充沛、反应敏捷、行动迅速等。因为个体是生活在社会中的自然人,每个人都会受到来自身边社会环境的影响,一旦情绪或心理产生不愉快和不稳定的状态,我们就可以称之为不健康或亚健康状态,却不能称之体质羸弱状态。

体质和健康紧密相关,具有统一性,但两者又有区别。体质是人体机能素质的总体反映,本质上呈长期性、稳定性,以定量指标为主的体质测试,其研究范畴较小,外延相对也小;而健康则是一个不能量化的一段时间内机体保持的状态,指身体、心理完美状态以及与社会的相适应,本质上呈易变性。所以说,一方面,具有良好的体质才能拥有健康的体魄;另一方面,促进健康就是通过发展体质来实现。我们通过多种有效途径促进体质发展,目的就是改善我们的健康状况,尽情地享受生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