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峻薇(温州市图书馆 浙江温州 325000)
摘要 文章主要阐述了温州市图书馆积极发挥德育教育基地作用,抓住机遇,利用自身优势,开展各项活动,为未成年人德育教育作出贡献。
关键词 图书馆 思想道德建设 未成年人
1.前言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精神,为了充分发挥公共文化设施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发挥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潜能,体现“三贴近”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政府为全社会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水平,2004年3月19日,文化部、国家文物局下发《关于公共文化设施向未成年人等社会群体免费开放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明确指出:“有条件的地方可根据本地实际,创办少儿图书馆等未成年人文化设施或场所。公共图书馆要通过开设少儿阅览室、举办面向未成年人的讲座与培训、设立少儿集体参观日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向未成年人提供服务,培养未成年人使用图书馆的意识,积极开展适合未成年人实际需求的各种文献信息服务”;公共图书馆“要积极利用互联网站,开设专门为未成年人服务的网页、专栏,提供为广大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的文化服务内容;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网上文化活动”。温州市图书馆抓住机遇,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发挥社会教育功能和阵地作用,于2004年4月开始面向未成年人开展各类读书活动,为培养青少年的图书馆意识和读书意识,为改进和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出贡献。
2.加大宣传力度,扩大社会影响
温州市区现有公共图书馆和少儿图书馆各1座,其服务对象分别为成年人、未成年人。作为公共图书馆的温州市图书馆,如何为未成年人服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在《公共图书馆宣言》中提出:“公共图书馆要帮助少年儿童自小就培养并加强阅读习惯,激发其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他们对文化遗产和艺术、科学成就和发明创造的认识和了解”。《若干意见》的颁布则为公共图书馆进一步拓宽服务渠道、丰富服务内容提供了机会和平台,对公共图书馆如何面向未成年人提供服务无疑也是一个指导。温州市图书馆及时组织全体职工认真学习《若干意见》、《通知》等文件精神,要求每位同志积极参与到为未成年人服务工作中来。各部门根据各自的服务特点出主意、出点子、群策群力,经过近一个月的酝酿和准备,确定了数项服务内容。为了能尽快吸引未成年人走进图书馆,在为未成年人服务活动开展之前,通过《温州日报》、《温州晚报》等媒介进行宣传,扩大社会影响力。活动一展开,不仅引起了学生、家长的极大兴趣,温州各大媒体更是纷纷跟踪报道,电视台、电台先后做专题报道,社会反响强烈,温州市图书馆已逐步成为温州市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基地之一。
3.服务内容丰富,服务形式多样
温州市图书馆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面向未成年人服务中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结合未成年人的成长特征,创新服务手段,丰富服务内容,广泛开展文献信息服务、青少年读书活动、网上文化活动等等。
3.1设立“图书馆参观接待日”,增强未成年人图书馆意识
针对青少年群体缺乏图书馆意识和读书意识,课余生活流连于网吧和一些无益活动的现象,温州市图书馆将每月第一周的星期六定为“少年儿童参观接待日”,使图书馆影响力渗透到未成年人群体中。参观内容有:温州市图书馆对外开放的各部门、温州市文化名人厅、数学家长廊、少儿阅读区、青少年图书专柜,健康的青少年网络文化介绍和图书馆青少年文化活动介绍,并配备专人陪同讲解。该活动推出后,先后接待了几十批参观者,除未成年人外,还有不少青年、老人也在一旁跟随参观。大家在参观了图书馆后,普遍反应图书馆远比他们想象的要丰富得多,精彩得多,以后要多来图书馆,多看好书,多听讲座。“图书馆参观接待日”已成为图书馆的一个重要宣传窗口,树立了图书馆良好的社会形象。
3.2免费阅览,优惠办证,引导青少年好读书、读好书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特别是未成年人正处在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一本好书不失为其人生的导师。图书馆是知识的宝库,为了使未成年人对图书馆感性上的认识上升到理性上的行为,温州市图书馆将少儿阅览证免费赠送给到馆阅读的父母亲手中,同时前往各学校赠送到学生手中,拥有图书阅览证一时间成为学生中的一股潮流。同时,温州市图书馆还打破过去凭身份证办证的规定,对初中以上未成年人敞开办理借阅证,并实行优惠,即青少年凭学生证或户口本可办证,书证押金由100元减为50元,免除每年一次的注册费直至18周岁,吸引更多的青少年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仅一个暑期就办出借阅证600余张。为了有效地引导未成年人好读书、读好书,温州市图书馆设立了“青少年图书专柜”,推荐优秀作品,定期对青少年图书借阅率进行排行榜调查,同时深入研究未成年人的成长心理,以书育人,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引导阅读的方式对未成年人开展思想道德教育。(https://www.daowen.com)
3.3开设“亲子阅读室”,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我国的公共图书馆和少儿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分别为成年人与未成年人,因此常常在家长带孩子看书时成人在少儿图书馆找不到大人的书、儿童在公共图书馆找不到幼儿书,出现家长或孩子只能在外“干等”的尴尬现象。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温州市图书馆在有限的成人阅读区,针对幼儿开辟出“亲子阅读室”,新购置少儿智力、科普教育、百科知识、《21世纪素质教育必读文库》等50余种优秀少儿刊物、2000余册少儿读物,同时针对少儿活泼好动的特点,室内装饰得童稚有趣,并在墙壁张贴“知识就是力量”等励志名言,为家长孩子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亲子阅读室一经推出,即受到家长和孩子的极大欢迎,亥子可在家长的指点下轻松阅读;或家长在成人区看自己的书籍,孩子在少儿区阅读;或孩子与孩子聚集一块读着有趣的童话故事。暑期的亲子阅读室更是座无虚席,许多家长在上班前先把孩子送到亲子阅览室,下班后方才接回,家长感慨“亲子阅读室不仅培养了孩子爱看书的好习惯,增长了他们的知识,让孩子不再沉迷于电视、网络,更让我们家长能放心地工作”。亲子阅读室的服务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温州各大媒体纷纷做专题报道,国内不少媒体(报纸、网站)也转载宣传,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3.4定期组织青少年专题读书活动,活跃青少年业余文化生活
温州市图书馆充分发挥图书馆德育教育基地的作用,每月至少举办一次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专题讲座、演讲、知识竞赛、艺术展览等活动,如“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等经典名著解读讲座,引发小朋友浓厚的阅读兴趣;举办“亲子共读世界经典”活动,亥子在家长的帮助下挑选一篇经典作品或自编一个儿童故事,由家长与孩子一起朗诵或表演,全市共有50余个家庭报名参加,其中最小的只有3周岁;“六一”期间播放少儿优秀影片《闪闪的红星》,供未成年人免费观看,播放厅座无虚席;与市外文协会合办温州市首届“正泰杯”英语之星大奖赛,共200多人报名参赛,分少儿组、青少年组、青年组,其中未成年人选手占3/4以上,经初赛、复赛,最后进行电视大决赛,使未成年人在自觉参与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3.5开展青少年网络文化活动,引导未成年人健康上网
21世纪,互联网成为人们工作、学习、生活中最便捷的载体,互联网这一高科技工具也已被中小学生广泛使用。但由于其开放性和包容性的特点,不可避免地又对未成年人产生巨大的负面作用,在网络道德规范尚未形成的今天,如何正确引导未成年人利用网络成为当务之急。温州市图书馆在温图在线(http://www.wzlib.cn)网站创建“少儿读书乐园”专栏,设好书、好刊、好碟推荐,在线阅读,少儿影院,优秀少儿影片VOD点播等栏目,倡导健康上网,建设绿色网络。在电子阅览室开辟“青少年上网区”,免费为青少年提供信息查询、电脑培训、学习辅导等等,深受青少年及家长的欢迎。通过建立“全国中小学网上夏令营”温州市图书馆活动基地,积极宣传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健康上网,激发青少年学习兴趣。我馆还举办“少儿网络读书知识竞赛”,竞赛内容包括生活小百科、天文、地理、历史、文学常识等,共有112名14岁以下青少年登录网站参加了竞赛;利用上海图书馆的网络资源举办“怎样做一个可爱的中学生”网络讲座,吸引了不少中小学生等。
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培养新一代社会主义接班人是全社会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温州市图书馆还计划与学校建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共建网络”,通过学校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学习需求,把读书活动带进学校,使图书馆成为青少年的“第二课堂”;利用馆藏资源开发未成年人所需的二、三次文献,为思想道德建设做好深层次的服务,将未成年人服务进行到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国文化报,2004—3—23
2.关于公共文化设施向未成年人等社会群体免费开放的通知.中国文化报,2004—3—23
(原载2005年第4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