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宋本、象本、鼎本、黄本争议

宋本、象本、鼎本、黄本争议

时间:2023-12-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邑里第十九本篇讨论史书如何记载人物籍贯的问题。关于本篇的题目,宋本、象本、鼎本、黄本作“因习下第十九,亦曰邑里”,认为是“因习”的续篇。明郭孔延《史通评释》云:“邑里之目更妥。”昔五经、诸子,广书人物,虽氏族可验,而邑里难详。且自世重高门,人轻寒族,竞以姓望所出,邑里相矜。[12]原注:今有姓邴者、姓弘者,以犯国讳,皆改为李氏,如书其邑里,必曰陇西、赵郡。

宋本、象本、鼎本、黄本争议

邑里 第十九

【题解】本篇讨论史书如何记载人物籍贯的问题。关于本篇的题目,宋本、象本、鼎本、黄本作“因习下第十九,亦曰邑里”,认为是“因习”的续篇。明郭孔延《史通评释》云:“邑里之目更妥。”千帆《笺记》云:“考本篇所论,皆属邑里之因习。疑宋本所题,近于子玄之旧也。”据此可知,《因习》但就一般的因习泛泛而谈,本篇则专论人物籍贯方面的因习问题。本篇是作者在参加撰修唐代国史的过程中得来得甘苦之言。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士族地位显赫,他们标榜郡望。刘知几批评“虚引他邦,冒为己邑”的作假行为,也反对离开本土后仍“以本国为是,此乡为非”的做法,认为这不但名实不符,还造成文辞的烦芜。后来的新、旧《唐书》一方面追溯士人的郡望,同时又著录其本居。后来的史书则只著本居,不录郡望,这都体现了刘氏对后世的影响。

五经、诸子,广书人物,虽氏族可验,而邑里难详。逮太史公始革兹体,凡有列传,先述本居。至于国有弛张,乡有并省,随时而载,用明审实。案夏侯孝若撰《东方朔赞》[1]云:“朔字曼倩,平原厌次人。魏建安中,分厌次为乐陵郡,故又为郡人焉。”夫以身没之后,地名改易,犹复追书其事,以示后来。则知身生之前,故宜详录者矣。◎浦云:首揭书里之法,贵原委详明得实

异哉!晋氏之有天下也。自洛阳荡覆,衣冠南渡,江左侨立州县,[2]不存桑梓。由是斗牛之野,郡有青、徐;[3]吴、越之乡,州编冀、豫。[4]欲使南北不乱,淄、渑可分,得乎?[5]系虚名于本土者,虽百代无易。[6]既而天长地久,文轨大同。二句入唐。州郡则废置无恒,名目则古今各异。而作者为人立传,◎纪云:指现在事。每云某所人也,其地皆取旧号,施之于今。[7]欲求实录,不亦难乎!◎浦云:此层正述现在事,承侨置之遗,而书里袭旧,讵云得实。

且人无定质,因地而化。故生于荆者,言皆成楚;居于晋者,齿便从黄。晋人因嗜枣而齿黄。涉魏而东,已经七叶;[8]历江而北,非唯一世。四句谓南北互徙,本唐而言,不蒙南渡。而犹以本国为是,此乡为非。是则孔父里于昌平,阴氏家于新野,而系纂微子,源承管仲,乃为齐、宋之人,非关鲁、邓之士。[9]求诸自古,其义无闻。[10]◎浦云:此层即申透上意,通三层为一节。自诉书里从实,而反招时议,为可怪也。

且自世重高门,人轻寒族,竞以姓望所出,邑里相矜。若仲远之寻郑玄,先云汝南应劭;文举之对曹操,自谓鲁国孔融是也。爰及近古,其言多伪。至于碑颂所勒,茅土定名,[11]虚引他邦,冒为己邑。若乃称袁则饰之陈郡,言杜则系之京邑,姓卯金者咸曰彭城,氏禾女者皆云巨鹿。[12]在诸史传,多与同风。[13]此乃寻流俗之常谈,忘著书之旧体矣。◎浦云:此层推出病根,为晋、宋俗尚门籍,故因习如此。此岂得为体要乎!

又近世有班秩不著者,始以州壤自标,若楚国龚遂、渔阳赵壹是也。至于名位既隆,则不从此列,昔萧何邓禹贾谊董仲舒是也。观《周》、《隋》二史,每述王、庾诸事,高、杨数公,必云琅琊王褒,新野庾信,弘农杨素,渤海高颎,以此成言,岂曰省文,从而可知也。◎浦云:此层亦从上意申出,以当时口号证之,每举一人,必带地望,殊觉词费。通两层为一节。

凡此诸失,皆由积习相传,寖以成俗,迷而不返。盖语曰:“难与虑始,可与乐成。”夫以千载遵行,持为故事,而一朝纠正,必惊愚俗。此庄生所谓“安得忘言之人而与之言”,斯言已得之矣。庶知音君子,详其得失者焉。◎浦云:末乃绾到本身,悯通识之难遇也。

【注释】

[1]夏侯孝若撰《东方朔赞》:夏侯湛,字孝若,西晋谯国谯(今安徽亳县)人,《文选》载其《东方朔画赞并序》。

[2]侨立州县:东晋初,为了安置从北方逃亡来江南的士族,在南方士族势力薄弱地区,设置与北方州县同名的州县,称侨置。

[3]斗牛之野:斗牛为二十八宿中的两宿。古人将地上的地域与天上的星区对应,称分野。斗宿、牛宿的分野为古吴越之地。斗牛之野与下文的“吴越之乡”为同义互文。青、徐:古青州约相当于今山东北部,东晋侨置青州于吁州,在今江苏淮阴东南,古徐州相当于今安徽东部及江苏北部,侨置徐州在钟离,在今湖北汉川县东。

[4]冀、豫:古冀州相当于今之河北,侨置冀州在吁州;古豫州相当于今之河南,侨置豫州在今淮水之南。

[5]淄、渑:今山东境内的两条河名。相传二水异味,合则难辩。后指难以区分的事物。

[6]原注:二句有讹脱,文亦可省。纪昀《史通削繁》云:“‘系虚’二句,当在‘欲使’二句之上。”

[7]原注:近代史为王氏传,云“琅琊临沂人”;为李氏传,曰“陇西成纪人”之类是也。非惟王、李二族久离本居,亦自当时无此郡县,皆是晋、魏已前旧名号。(www.daowen.com)

[8]“涉魏”二句:指晋人南迁,至唐代,经历了北魏、东魏、北齐西魏、北周、隋、唐七个朝代。

[9]管仲七世孙管修从齐国来到楚国,为阴大夫,因以“阴”为氏。邓:此代指新野。新野和邓均属南阳郡。

[10]原注:时修国史,予被配纂《李义琰传》。琰家于魏州昌乐,已经三代,因云:“义琰,魏州昌乐人也。”监修者大笑,以为深乖史体,遂依李氏旧望,改为陇西成纪人。既言不见从,故有此说。

[11]茅土定名:分封诸侯国时确定名称。此指叙述族姓的起源。茅土:古代分封诸侯,取四方之土,以白茅包裹,作为祭祀的社。所以分封诸侯称包茅裂土。

[12]原注:今有姓邴者、姓弘者,以犯国讳,皆改为李氏,如书其邑里,必曰陇西、赵郡。夫以假姓犹且如斯,则真姓者断可知矣。又今西域胡人,多有姓明及卑者,如加五等爵,或称平原公,或号东平子,为明氏出于平原,卑氏出于东平故也。夫边夷杂种,尚窃美名,则诸夏士流,固无惭德也。

[13]原注:如《隋史·牛弘传》云:“安定鹑觚人也,本姓尞氏。”至它篇所引,皆谓之陇西牛弘。《唐史·谢偃传》云:本姓库汗氏,续谓陈郡谢偃,并其类也。

【集评】

李维桢《史通评释》评曰:“自永嘉不竞,中国沦亡,侨置本州,尤存丘首。而皆系之以南,安得南北杂乱,淄渑不分乎。至于名微位末,始标州名。名位既隆,不从此例,义则未安。洛阳广州之名,脍炙人口,何必自标。我朝贵重者以县著称,如洛阳、钧阳、华容、浮梁之类,地因人显,可以遵行。”

郭孔延曾得云间本《补注》、《因习》篇异文,其《史通评释》云:“或问延曰,‘既得云间本《补注》、《因习》二篇,全文何不刊误釐正,今存其误者,复刊其全者,何琐也?’延曰,‘不然,二篇之误,陆文裕、张睿父疑之而不能正,不有张碧山宋本,李本宁考订则朱紫混淆,遂成长夜。延故并存之,一以著文裕、睿父阙疑之慎,一以昭碧山、本宁订误之功,且令学者知校书之难如此。’”

郭孔延《史通评释》:孔子删诗存《商颂》,作《春秋》讳孔父,《尚书》纪微子之命,《论语》题三仁之目,本本原原,意厚矣。安得近认平昌,远忘微子?孔融,孔子二十世孙也,又安得近书北海,远忘鲁国?阴氏不过后族,奈何上比阙里?藉令源出齐国,安能秦越夷吾?必谓生于斯,姓于斯,不系姓源,则秦纪伯翳、汉宗神尧,何为哉?而氏族可无志也,何子玄又亟亟于氏族也。欧公侨居颍上,犹称庐陵;朱子生于考亭,不背新安。先正书里,大都如此。至于江左侨立州县,犹是新亭洒泪之意。南宋君臣淹留湖山,遂蒙杭州作汴之讥。子玄拘邑里之例,失豺獭之义,过矣。但元海称刘,拓拔宗陵,赫连冒祖夏禹,如斯等类,当为一正。

浦起龙《史通通释》:“详篇内注语,为当日身预史局,书地招笑而作。邑里从今不从旧,定理也。”

纪昀《史通削繁》云:“子元此论甚伟,而唐书犹称族望,何也?岂旧史已混其籍,无可编考,故姑从旧耶?”

吕思勉《史通评》:“古代命氏,恒因封土。封土既易,氏族即随之而改。故氏族可验,邑里即无待具详。后世此例渐破,则举其氏不能知其所居之地,故必备详其邑里。此《史记》之文,所以与五经、诸子异例也。东晋以还,矜重门阀,徒知氏族关系之重,而不知居地关系之重,遂有详其郡望,忽其邑里者。刘氏以‘人无定质,因地而化’一语,深著其非,可谓卓识。惟门阀既为当时所重,即亦史氏所宜详。两者并著,斯为无憾。亦不宜详此而略彼也。”

张舜徽《史通平议》论知几此篇写作缘起:“自来致详于文律者,凡官职、邑里,悉宜用当代名称,不可滥施古号,昔人言之备矣。况在史传,应为千古实录,而可沿用古代地名以纪人乎?此自六朝崇尚门阀以来,标举郡望结习已深,故修史者习非成是,不易辄改。知几预修国史,撰《李义琰传》云:‘魏州昌乐人。’而监修者必改为‘陇西成纪人’,言不见从,惟有永叹。此篇条辨加详,自是有为而发。下文自注有云:‘既言不见从,故有此说。’不啻为全书发凡。上文拈出‘随时而载,用明审实’八字,乃一篇主旨,亦为人作传者标书邑里之准则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