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22条成功教师必知的师德军规

22条成功教师必知的师德军规

时间:2023-12-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师德是受欢迎的教师之本师德,是教师工作的精髓,也是做一个受欢迎教师的根本要求。教师,是一个神圣的称呼。“慎独”要求教师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能够严格要求自己,约束自己,不放纵自己。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必须要高度重视“慎独”。能够很好实践“慎独”的修养方法,就能锻炼教师在道德修养方面的自我主宰精神,从而达到较高的道德境界。

22条成功教师必知的师德军规

师德是受欢迎的教师之本

师德,是教师工作的精髓,也是做一个受欢迎教师的根本要求。教师如烛,师德如光,足以光照人间。

教师,是一个神圣的称呼。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是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它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

学习必就正于师,教师是人之模范,这是自古以来衡量教师的标准和要求。因而不断加强师德建设,提升教师的师德修养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不懈的工作和永远的追求。

师德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但归根结底可用两个词概括——“爱”和“责任”。爱的作用是相互的,爱学生的教师一定能得到学生的爱。而懂得爱的人一定是善良、宽容的人。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必须把学生当成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

一、师德不可或缺

师德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历代的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品格特征的体现。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们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情趣品行、乃至行为举止、板书笔迹等。

一个为人师表的教师只有认真地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才能成为学生的表率,成为学生思想灵魂的导航灯。我们的教学对象是一群天真活泼、充满活力和希望的茁壮成长的孩子们。如何让学生体会到成长的快乐是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热爱学生、尊重其人格、平等对待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忌以分数取人,忌借手打人。

教师是一棵参天大树,教师是一本厚厚的书,教师是一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红烛。有的教师行程一万多里,利用暑假自费到学生家家访,他不是告学生的坏而是去了解学生的情况,用他的人格魅力感动了许多的学生,因为他是一棵参天大树,为学生遮风挡雨,他是一盏灯,为学生前进指路。(www.daowen.com)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应成为每一位教师的座右铭。作为新世纪的教师,不仅要有学富五车的知识,更要有敬业的精神,博爱的思想,创新的意识,诲人不倦的品格,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教师要养成师德的自觉性,这是行风建设的关键,也是称为天底下最灿烂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

二、提升师德修养

有着高尚师德修养的教师,不仅能够身体力行,筚路蓝缕,开拓出人类的文明;而且能够塑造人格,培养一代新人,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教育和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教师要善于向道德榜样学习。榜样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它的力量是无穷的。把教师中的先进典型加以大力宣传,用榜样人物的先进事迹、高尚情操、模范行为引领广大教师,可把抽象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等形象化、具体化。这一方面弘扬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旋律,另一方面起到感染和激励的作用。教师只有明确自己的神圣使命,以先进模范的行为激励自己,才能真正爱岗敬业,增强师德修养的自觉性。

教师要严于解剖自己。严于解剖自己,认真进行自我批评,是提高教师师德修养的重要方法。教师要勇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之处,时刻对自己的品行进行反思,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同时还必须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和批评,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中,更好地认识自己,改造自己。要经常对自己的日常行为表现、课堂教学表现、教学效果进行及时的反思,经常倾听自己灵魂深处的声音,从而及时地发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并及时纠正,不断地实现自我更新,时时为学生做出表率,对学生施以积极的教育影响,促使其以教师为榜样,愉快地沿着教师指引的方向健康成长。

学会“慎独”。“慎独”作为修养方法,就是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按道德要求行事,不因为无人监督而恣意妄行。“慎独”要求教师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能够严格要求自己,约束自己,不放纵自己。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必须要高度重视“慎独”。能够很好实践“慎独”的修养方法,就能锻炼教师在道德修养方面的自我主宰精神,从而达到较高的道德境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