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屈原与《楚辞》:王逸与洪兴祖的得出与补注

屈原与《楚辞》:王逸与洪兴祖的得出与补注

更新时间:2025-09-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王逸《楚辞章句》是楚辞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此书为补正王逸《楚辞章句》之作。王逸以后的旧注,如郭璞《楚辞注》、徐邈《楚辞音》等,今多亡佚,而在此书的征引中尚可见一斑。《楚辞补注》外,洪兴祖尚撰有《楚辞考异》 1卷。据《直斋书录解题》,知《楚辞考异》原系单行,但今已散入《楚辞补注》中的“补曰”之前。又据《郡斋读 书志》,知《楚辞补注》原有自序,今本也已亡佚。

王逸《楚辞章句》所依据的底本,就是刘向所整理出来的本子。《汉书·艺文志》说屈原有二十五篇作品,而王逸《楚辞章句》中归到屈原名下的二十五篇,是《离骚》、《九歌》(十一篇)、《天问》、《九章》(九篇)、《远游》、《卜居》、《渔父》。另外,还收入了宋玉和一些汉代作家的作品:《九辩》、《招魂》、《大招》、《惜誓》、《招隐士》、《七谏》、《哀时命》、《九怀》、《九叹》、《九思》。其中《九思》是王逸自己的作品,而且也有注,所以有很多人认为这不合情理,由此怀疑这一篇是后人增入的。

王逸注释《楚辞》的体例是,逐句作解,着重训诂,大多言之有据。他其实是完成了当时的一个集大成的工作。这部书中所凝结的,除了他个人的勤奋努力之外,其实还有在他之前或与他同时的很多汉代学者的辛勤与智慧。刘向、贾逵、班固、马融等前辈大家的遗说,就有一些是靠《楚辞章句》才得以保存。王逸虽然很有自己的见解,但是并不囿于一己之见,他常常用“或曰”来引用别人的观点。

《楚辞章句》的每篇前都有序文,另外在《离骚》、《天问》之末还各有一序。这些序文的内容是说明各篇的作者和写作时间,并阐释题意和作者的创作意图。这些序文集中体现了王逸对《楚辞》的理论认识。王逸用汉代儒家经学的研究方法来研究楚辞,将屈原独特的人格精神和诗歌艺术都儒学化了。在《楚辞章句序》的末段,他提出了自己的理论:

夫《离骚》之文,依托《五经》以立义焉:“帝高阳之苗裔”,则“厥初生民,时维姜螈”也;“纫秋兰以为佩”,则“将翱将翔,佩玉琼琚”也;“夕揽洲之宿莽”,则《易》“潜龙勿用”也;“驷玉虬而乘翳”,则“时乘六龙以御天”也;“就重华而陈词”,则《尚书》咎繇之谋谟也;“登昆仑而涉流沙”,则《禹贡》之敷土也。故智弥盛者其言博,才益多者其识远。屈原之词,诚博远矣。自终没以来,名儒博达之士著造词赋,莫不拟则其仪表,祖式其模范,取其要妙,窃其华藻,所谓金相玉质,百世无匹,名垂罔极,永不刊灭者矣。

这样,通过把《离骚》中的诗句内容与儒家五经相比附,王逸把《楚辞》完全纳入了儒家思想体系。这虽然并不完全符合事实,但在那个儒家经学一统天下的时代,客观上却对楚辞的保存和流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王逸《楚辞章句》是楚辞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在王逸之后,很长时间内都没有再出现优秀的《楚辞》注本。晋代郭璞有《楚辞注》,南朝梁刘杳有《离骚草木虫鱼疏》,但是都已经失传。隋朝释道骞有《楚辞音》,今天还有敦煌抄本的残卷。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编订的《文选》在唐代极为盛行,其中就选有许多《楚辞》代表作。唐初李善为《文选》作注,但是关于《楚辞》的篇目全是用的王逸旧注。其后又有吕延济、刘良、张铣、吕向、李周翰共注的《五臣注文选》,其中关于《楚辞》的部分,每节都是先引王逸注,然后再加上自己的注释。唐代还有陆善经《文选·离骚注》,比较有价值,可惜也已经残缺了。

洪兴祖,字庆善,丹阳(今属江苏)人,南宋初曾官秘书省正字。此书为补正王逸《楚辞章句》之作。其体例为先列王逸注,再标“补曰”以申述己说,既补足王逸所未详,兼纠正王逸的疏误。补注中除训诂名物而外,还大量征引历史传说、神话故事,颇为详赡。另外,《楚辞章句》征引典籍,多不言书名,而此书所引,则必举出处。

王逸以后的旧注,如郭璞《楚辞注》、徐邈《楚辞音》等,今多亡佚,而在此书的征引中尚可见一斑。如《七谏》补注引郭璞说:“鹅,野鹅也。”《离骚》补注“求索”的“索”字下引徐邈读作“苏故切”等。综观全书,虽错误疏漏之处难免,但态度谨严,辨析精密,所以《四库全书总目》称它“于《楚辞》诸注中,特为善本”。故此书行世之后,《楚辞章句》的单行本逐渐稀少。

《楚辞补注》外,洪兴祖尚撰有《楚辞考异》 1卷。 据《直斋书录解题》,知《楚辞考异》原系单行,但今已散入《楚辞补注》中的“补曰”之前。又据《郡斋读 书志》,知《楚辞补注》原有自序,今本也已亡佚。此书现存较好的版本有汲古阁重刊宋本17卷;比较通行的有《四部备要》本,2025年中华书局曾据以重印出版,80年代,中华书局又有新版排印本。

楚辞补注卷第一 离骚经第一

王逸序

班孟坚《离骚赞序》

刘勰《辨骚》

楚辞补注卷第二 九歌章句第二

楚辞补注卷第三 天问章句第三(https://www.daowen.com)

楚辞补注卷第四 九章章句第四

楚辞补注卷第五 远游章句第五

楚辞补注卷第六 卜居章句第六

楚辞补注卷第七 渔父章句第七

楚辞补注卷第八 九辩章句第八

楚辞补注卷第九 招魂章句第九

楚辞补注卷第十 大招章句第十

楚辞补注卷第十一 惜誓章句第十一

楚辞补注卷第十二 招隐士章句第十二

楚辞补注卷第十三 七谏章句第十三

楚辞补注卷第十四 哀时命章句第十四

楚辞补注卷第十五 九怀章句第十五

楚辞补注卷第十六 九叹章句第十六

楚辞补注卷第十七 九思章句第十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