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大学生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大学生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时间:2023-04-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四) 大学生就业后流失率过高大学生的稳定性、忠诚度和职业化程度不高,这成了部分企业拒绝他们的理由。企业接收大学生后一两年内流失率在30%以上的达到被调查企业总数的半数以上。对此,一些高校大学生表示,就业必须吃苦只是用人单位提出的苛刻条件,一些用人单位为了节约成本,脱离毕业生所学本职,这也是导致大学生另谋职业的原因之一。

大学生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就业心理准备不足

1.自我角色转换不够及时

对于80%的学生来说,大学阶段过的是一种单纯而有保障的生活,学习、生活、交际都较有规律,这样的生活与现实社会自然存在一定的距离。在大学生活结束之际,踏上岗位之前,大学生最需要做的就是能够迅速完成自我角色转换,做好就业心理准备,就是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客观、冷静地进入求职状态,认识社会,了解社会,以自身的实力,积极主动地去适应社会需要。

2.自我认识、自我了解不够准确

个性是个体统一的心理面貌,是指人的心理活动中那些稳定的、具有个人特色的心理特征与心理倾向组合成的有层次的动力整体结构。它是以个体稳定的行为模式与态度体系表现出来的。能力、特长应包括教育培训的程度,因为教育和培训可以转化为能力、特长。能力是求职择业以及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能力包括的内容很多,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思维能力;二是工作能力。求职择业时必须正确认识到自己性别、年龄、身体健康、胖瘦、高矮,甚至面貌的丑俊等生理方面的因素。对自己充分的了解,是每一个求职者进行职场定位的依据与前提,而大学生在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时,往往很少能真正做到全面了解自己。

(二) 职业能力不足

大学生在就业时表现出的职业能力不足主要反映在知识结构不健全,专业知识不系统、不扎实,综合技能水平不高 (尤其是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低),缺乏一专多能的水平等方面。具体表现在:

(1)没有很好的自我认知,缺乏对自我客观、系统、科学的认识,常出现高估自己能力的现象。

(2)在选择就业单位的过程中,明显表现出被动和随意性,缺乏科学性和主动性。

(3)获得职业信息的能力和职业目标的筛选能力还不强,虚荣心和侥幸心理往往使他们改变原有的目标而采取不切实际的从众行为。随着社会就业竞争压力的日益加剧,就业的“门槛”越来越高,“知识不够用”和 “能力不足”已经成为导致大学生工作不适应的主要因素。面对这种形势,大学生应充分认识知识结构在求职择业中的作用,根据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发展自己,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以增加自己在就业时的筹码。

(三) 应聘前对公司了解不够

大多数大学生并不了解自己想要进入的公司的发展前景、用人制度、企业文化人际关系等,有一部分学生对以后自己即将在一个什么样的平台上迈出职业生涯第一步只有模糊的概念,甚至根本没有目标。不了解企业的状况,是目前大学生的求职障碍,即便找到了工作,也会有一个不短的适应企业的过程。企业需要有价值的人,一些企业人事经理表示,现在企业评价大学生已经不完全看重学校和专业了,关注的焦点是个人的能力和素质,以及能否为企业做出成绩、带来价值。

(四) 大学生就业后流失率过高

大学生的稳定性、忠诚度和职业化程度不高,这成了部分企业拒绝他们的理由。当竞争越来越激烈,当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时,“先就业后择业”就成了社会和媒体广泛宣扬的理念,而随之形成的毕业生忠诚度问题也浮出了水面。麦当劳的代表说,他们接收的大学毕业生都必须经过基层锻炼,在实习期就要安排最难的活给他干,如先到前厅去端盘子、刷厕所等;但往往是实习三天后就有人因为吃不了苦而被淘汰,淘汰率高达50%。一些企业表示,每年真正招收的应届毕业生人数只占计划招工的1/5。企业接收大学生后一两年内流失率在30%以上的达到被调查企业总数的半数以上。对此,一些高校大学生表示,就业必须吃苦只是用人单位提出的苛刻条件,一些用人单位为了节约成本,脱离毕业生所学本职,这也是导致大学生另谋职业的原因之一。

实训项目一: 个人能力调查

一、 实训概述

【目的及要求】

做职业规划首先要清楚自己的能力,做到知己,这样才能够有的放矢,起到规划能够命中目标的作用。

二、 实训内容

【项目内容】

探索活动:我能做什么?

在此项活动中,自己想想:我会做哪些事情? 请用10个陈述句来描述自己的能力。只要是你会做的,都把它写出来,不一定要和工作有关。例如:“我能和别人相处得很好”或“我能骑自行车”,再或者 “我能操作电脑”等。

【训练步骤】

十件会做的事中,按能够做得最好到最差的顺序进行排列,表现最好排第一,表现最不好的排最后。

三、 实训结果

完成职业规划中对能力的思考。

(1)我有哪些能力?

(2)我是如何运用自己的能力的?

(3)有哪些能力是我所欠缺而有待充实的?

(4)我是否还有一些能力尚未被发掘、启发?

(5)我能力的强弱与自己未来生涯的发展有什么样的关系?

(6)与我自己能力有关的职业有哪些?

实训项目二: 能力测试

一、 实训概述

【目的及要求】

客观地对自己的能力进行评量,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

二、 实训内容

【项目内容】

总结活动:自我能力的评量。

通过前面的活动,你也许已经发现你本身已具备了许多能力,可是很多时候却忽略了它的存在及价值。接着,我们将更仔细地思考自己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情形,并评量所具备的程度水准,给予自己最正确的评量。

【训练步骤】

以5表示 “非常好”的能力,大约胜过80%的人;以4表示 “很好”的能力,大约胜过70%的人;以3表示 “还可以”的能力,大约胜过50%的人;以2表示 “不好”的能力,大约胜过30%的人;以1表示 “很不好”的能力,大约胜过5%的人。请根据自己各项能力的实际表现情形,在该项能力的前方填上适当的数字。

( )……用语言或文字影响别人 (说服能力)。(www.daowen.com)

( )……领导或指挥别人 (领导能力)。

( )……帮助别人解决问题 (助人能力)。

( )……设计各种图案 (美术能力)。

( )……唱歌、演奏或欣赏乐曲 (音乐能力)。

( )……发明或制造新的事物 (创造能力)。

( )……鼓动同学买自己或亲戚朋友家里所卖的物品 (销售能力)。

( )……和同学 (同事)的相处情形 (社交能力)。

( )……操作或修理机器 (机械能力)。

( )……看房子的蓝图,脑中就浮现出这栋房子盖好之后的形状 (空间能力)。

( )……和他人沟通思想,交换意见 (沟通能力)。

( )……缝制或编织衣物 (手巧能力)。

( )……快速精确地处理数字 (算数能力)。

( )……快速正确地阅读文章 (阅读能力)。

( )……利用图书馆或书店的书解答疑问 (研究能力)。

( )……在运动上的表现 (运动能力)。

( )……把自己所具备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别人 (教导能力)。

( )……将资料加以整理、分类、存档 (文书能力)。

( )……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方法 (书写能力)。

( )……表演戏剧 (表演能力)。

( )……适当地安排每天的生活 (规划能力)。

( )……正确地区分事物间的差异 (分辨能力)。

( )……处理突发事件 (应变能力)。

( )……注意周围的事物 (观察能力)。

( )……分析事件中的因果关系 (逻辑思考能力)。

( )……策划辞旧迎新的活动 (企划能力)。

三、 实训结果

通过上述计分的结果,你可以看出哪些能力较强,哪些能力比较欠缺。能力的评估结果可以帮助你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

下面简单列举几种能力对应的特点及适合的职业,以供参考:

1.言语能力:语言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善于清楚而正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向别人介绍信息。

适合职业:教师、律师、营业员、咨询人员等。

2.算术能力:迅速而准确的运算能力。

适合职业:会计、统计、建筑师、工业药剂师等。

3.空间判断能力:能够识别物体在空间的运动中的联系,解决几何问题。

适合职业:建筑师、制图人员、数学家裁缝等。

4.形态知觉能力:对物体或图像相关细节的知觉能力。

适合职业:生物学家、医生、测量员、画家、无线电修理员等。

5.文秘能力:对言语或表格细节的知觉能力。

适合职业:文秘、编辑、打字员、财会等。

6.眼手协调能力:眼手准确,迅速而协调地做出精确动作的运动反应能力。

适合职业:驾驶员、运动员、网络游戏玩家、舞蹈演员等。

7.手指灵活能力:手指迅速、准确、和谐地操作小物体的能力。

适合职业:纺织工、打字员、裁缝、画家、音乐家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