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选择包括以下几个特征:
(1) 选择性。 选择性是职业选择的基本特征, 职业选择是以劳动者个体为主体、 以职业为客体, 属于自由择业的性质。
(2) 心理挑选过程。 这是职业选择的深层次活动。 任何职业选择行为的发生, 都必须经过心理选择过程。 要选择哪一种职业, 首先就要在心理上确定哪一种职业与自己的兴趣、爱好相同或相近。
(3) 职业比较过程。 职业选择过程就是对职业进行比较取舍的过程, 没有比较就无所谓选择。
(4) 能力衡量过程。 职业选择是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 有些职业很适合自己的 “口味”, 但不适合自己做, 就看自己的职业能力能不能与职业要求相称。
教学案例5.2
美国 “四大” VS中国 “四大”: 你去哪里
北京某著名高校财经专业一个研二女生任某, 拿到了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聘书, 并且已经签约, 但在得到四大国有专业银行总行的聘书时, 她还是放弃了短期、 相对的高薪,选择了国有银行。
任某是从外省的一个小城镇考入北京著名学府的, 研究生学业刚刚开始时她与男朋友订了婚。 未婚夫在一家中型国企搞管理工作, 将来没有出国打算。 除了为家庭考虑之外,她主要是结合了自身条件, 从两个 “四大” 的综合条件出发做出了上述决定。
在任某和会计师事务所签约后不久又得到银行的聘书, 她心里非常矛盾。 对于她来说,进入美国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就意味着拿着小康水平的工资, 付出做牛做马的努力, 经常要晚上做到10点钟左右甚至更晚, 工作会非常辛苦。 而且近年来的市场行情告诉她, 会计师事务所存在严重的分流现象, 未来两年内她随时都面临跳槽与被炒的压力, 分流之后的去向非常不确定, 这样不稳定的工作对于一个即将成家立业的女性来讲非常不适合。(https://www.daowen.com)
反观四大国有专业银行, 同属充满吸引力的财经行业, 工作相对稳定、 有保障, 这份工作正是任某的首选。 春兰秋菊, 各有一时之秀。
会计师事务所不适合任某, 但并不表明它不能成为其他人的选择。 审计工作虽然繁忙枯燥, 审计员甚至连会计都算不上, 只是个核对数字的小职员而已, 但起码在这些公司的工作当中能够积累相关的财务、 会计知识技能, 可以说是不错的锻炼机会。 此外, 这些公司都有比较正规的培训, 公司的专业形象也都为国际上所认同, 在这样的专业公司里可以学到许多与人交流沟通等的技能, 无疑会对今后的职业生涯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美国 “四大” 这样的会计师事务所工作, 个人的发展路径通常有以下三类:
“留下来, 升上去”, 只要真心追求在这个行业中有所发展, 通过自身的努力奋斗还是有机会得到重用的, 有些人十几年如一日地奋斗, 最终坐上合伙人的位子。
“跳出来”, 有些员工跳槽进了各类企业的财务部门, 一些人还选择了业务部门, 以财务背景作为优于别人的筹码。
“走出去”, 通过两三年工作积累出国申请MBA的资历, 公司的国际名声可以为申请带来一些优势, 同时也积蓄了出国费用。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步伐日益加快, 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进入中国, 这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产物, 是中国政府鼓励的商业行为。 摩托罗拉公司带来的几十亿投资, 宝洁公司给中国消费品市场带来的营销管理理念和引导, 无疑都带动了国内同行业的发展, 使市场运作更加规范, 把许多行业由原来大打价格战的恶性竞争逐渐引入靠技术、 靠管理的良性发展上来。 竞争不仅激活了企业, 而日在促使产品价格下降的同时保证了质量不断提高, 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多的利益。 外企在中国的发展, 不仅创造了许多就业机会, 也为国内市场培养了许多高素质的本土管理人才, 这些人不论是继续留在外企工作, 还是加入中资企业,都是在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添砖加瓦。 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选择进入外企工作, 正是看重了外企的正规培训可以作为职业生涯的良好开端。
我们认为, 无论是进入中资企业或者外资企业工作, 无论是在国内读研还是出国深造,对于毕业生来讲都是很好的选择。 出国深造也是国家政策所允许的, 无可厚非, 而且越来越多的海外留学生毕业后或工作几年后选择回到中国就业, 为祖国的建设贡献了不小的力量。 各高校也有许多 “海归” 教授回国任教, 加入培养人才的队伍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