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常见羊病防治技术:病理剖检的重要作用

常见羊病防治技术:病理剖检的重要作用

时间:2023-12-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羊发生了传染病、寄生虫病或中毒性疾病时,器官和组织常呈现出特征性病理变化,通过剖检便可快速作出诊断。除肉眼观察外,必要时可采取将病料送有关部门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剖检前应对病羊或病变部位进行仔细检查,如怀疑为炭疽时,应先采耳尖血涂片镜检,排除后方可进行剖检。剖检时应保持清洁,注意消毒,尽量减少对周围环境和衣物的污染,并做好个人防护。

常见羊病防治技术:病理剖检的重要作用

二、病理剖检

病理剖检是对羊病进行现场诊断的一种重要诊断方法。羊发生了传染病、寄生虫病或中毒性疾病时,器官和组织常呈现出特征性病理变化,通过剖检便可快速作出诊断。在实践中,有条件应尽可能剖检病羊尸体,必要时可剖杀典型病羊。除肉眼观察外,必要时可采取将病料送有关部门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

(一)尸体剖检注意事项

剖检所用器械要预先用高压锅进行消毒。剖检前应对病羊或病变部位进行仔细检查,如怀疑为炭疽时,应先采耳尖血涂片镜检,排除后方可进行剖检。剖检时间愈早愈好(一般不应超过24小时),特别是在夏季,尸体腐败后影响观察和诊断。剖检时应保持清洁,注意消毒,尽量减少对周围环境和衣物的污染,并做好个人防护。剖检后将尸体和污染物作深埋处理,在尸体上撒上生石灰或撒上10%石灰乳、4%氢氧化钠、5%~20%漂白粉溶液等。污染的表层土壤铲除后投入坑内,埋好后对埋尸地面要再次进行消毒。

(二)剖检方法和程序

为了全面系统地观察尸体内各组织、器官所呈现的病理变化,尸体剖检必须按照一定的方法和程序进行。尸检程序一般为:

1.外部检查 主要包括羊的品种、性别、年龄、毛色、特征、营养状况、皮肤等一般情况的检查,死后变化,口、眼、鼻、耳、肛门和外生殖器等天然孔检查,并注意可视黏膜的变化。

2.剥皮与皮下检查

(1)剥皮方法 尸体仰卧固定,由下颌间隙经过颈、胸、腹下(绕开阴茎或乳房、阴户)至肛门作一纵切口,再由四肢系部经其内侧至上述切线作4条横切口,然后剥离全部皮肤。

(2)皮下检查 应注意检查皮下脂肪血管、血液、肌肉、外生殖器、乳房、唾液腺、舌、眼、扁桃体、食道、喉、气管、甲状腺、淋巴结等的变化。(www.daowen.com)

3.腹腔的剖开与检查

(1)腹腔剖开与腹腔脏器的取出 剥皮后使尸体左侧卧位,从右侧肷窝部沿肋骨弓至剑状软骨切开腹壁,再从髋关节至耻骨联合切开腹壁。将此三角形的腹壁向腹侧翻转即可暴露腹腔。检查有无肠变位、腹膜炎、腹水或腹腔积血等异常。在横膈膜之后切断食道,用左手插入食道断端握住食道向后牵拉,右手持刀将胃、肝脏、脾脏背部的韧带和后腔静脉、肠系膜根部切断,即可取出腹腔脏器。

(2)胃的检查 从胃小弯处的瓣皱胃孔开始,沿瓣胃大弯、网瓣胃孔、网胃大弯、瘤胃背囊、瘤胃腹囊、食管、右侧沟线路切开,同时注意内容物的性质、数量、质地、颜色、气味、组成及黏膜的变化,特别应注意皱胃的黏膜炎症和寄生虫,瓣胃的阻塞状况,网胃内的异物、刺伤或穿孔,瘤胃内容物的状态等。

(3)肠道的检查 检查肠外膜后,沿肠系膜附着缘对侧剪开肠管,重点检查内容物和肠系膜,注意内容物的质地、颜色、气味和黏膜的各种炎症变化。

(4)其他器官的检查 主要包括肝脏、胰脏、脾脏、肾脏肾上腺等,重点注意这些器官的颜色、大小、质地、形状、表面、切面等有无异常变化。

4.骨盆腔器官的检查 除输尿管、膀胱、尿道外,重点检查公畜的精索、输精管、腹股沟、精囊腺、前列腺、外生殖器官,母畜的卵巢、输卵管、子宫角、子宫体、子宫颈与阴道。重点观察这些器官的位置及表面和内部的异常变化。

5.胸腔器官的检查 割断前腔静脉、后腔静脉、主动脉、纵膈和气管等同心脏、肺脏的联系后,即可将心脏和肺脏一同取出。检查心脏时应注意心包液的数量、颜色,心脏的大小、形状、软硬度、心室和心房的充盈度,心内膜和心外膜的变化;检查肺脏时,重点注意肺脏的大小变化、表面有无出血点和出血斑、是否发生实变、气管和支气管内有无寄生虫等。

6.脑的取出与检查 先沿两眼的后沿用锯横向锯断,再沿两角外缘与第一锯相接锯开,并于两角的中间纵锯一正中线,然后两手握住左右角用力向外分开,使颅顶骨分成左右两半,即可露出脑。应注意检查脑膜、脑脊液、脑回和脑沟的变化。

7.关节的检查 尽量将关节弯曲,在弯曲的背面横切关节囊。注意囊壁的变化,确定关节液的数量、性质及关节面的状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