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畜禽病防治三效益-畜禽常见病防治实用技术

畜禽病防治三效益-畜禽常见病防治实用技术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笔者认为除禽类及小动物外,猪、牛、羊等畜类应采用口服或肌肉注射方法,驱虫效果较好。阿维菌素、伊维菌素因使用量过大而发生中毒时,可用硫酸阿托品注射液急救。因而,两者之间并无严格的界限,通常将此类药统称为消毒防腐药。但现有的消毒防腐药均无法达到以上标准。防疫、驱虫、消毒这三项工作是疫病防治的核心。

畜禽病防治三效益-畜禽常见病防治实用技术

三、向防疫、驱虫、消毒要效益

1.防疫 采用疫(菌)苗为畜禽免疫接种,药物预防是控制畜禽疫病大流行的得力举措。根据当地及其毗邻地区畜禽常发生的疫病,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做到头头注射,个个免疫,场不漏舍,舍不漏畜。为保证免疫接种的安全和效果,接种前应对预定接种的畜禽进行了解及临诊观察,必要时进行体温检查。凡体质过于瘦弱的畜禽,妊娠后期的母畜(要求产前接种的疫苗除外),未断奶的幼畜(要求断奶前接种的疫苗除外),体温升高者或疑似病畜,均不应接种疫苗。对这类畜禽以后应及时补漏接种。接种后应加强饲养管理工作,勤观察,常检查:采食、饮水、排粪尿、休息、被毛、精神等是否正常,如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对策。免疫接种时,容易造成畜禽应激反应,应在接种前2~3天使用电解多维、黄芪多糖等类抗应激药物饮水,接种后再用1~2天左右即可。

影响免疫接种效果的原因比较多:尤其是天气的变化,如阴天、刮风、下雨等。当然天气晴朗,气候温和,有利于预防接种工作的顺利进行,能收到免疫接种的良好效果。但天有不测的风云,气候在不断的变化中,如遇到三四十天的连阴雨,预防接种工作停止,这是很危险的。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畜禽最容易引发疫病,一旦发生疫病,后果不堪设想。笔者认为天气对免疫效果有影响,但影响不大。只要在畜禽健康无病的情况下,混饮一些抗应激药物,提高免疫力的药物,预防接种工作照常进行,依然可收到良好的免疫效果(详见第五章拉稀腹泻症候群的主要防治措施之预防部分)。

2.驱虫 驱虫是指驱杀畜禽体内外寄生虫。畜禽寄生虫具有传染性,并有其特殊的发病规律。畜禽寄生虫病对畜牧业的发展危害较大。许多寄生虫能引起大批畜禽的死亡,能使大量畜禽的内脏、肉等无法利用而废弃。慢性寄生虫病能引起肉、毛、皮革、乳、蛋等畜禽产品的质量变坏和数量减产,幼畜生长发育受阻,形成“僵猪”。防治畜禽寄生虫病应制定以“预防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加强饲养管理,注意畜禽圈舍及环境卫生,加强厩粪的无害处理,消灭传染媒介和中间宿主,同时应用药物驱除或杀灭寄生虫。驱虫药物应选择具备高效、广谱、低毒、价格低廉、适口性好等特点,同时应防止耐药性的产生,避免药物残留,保证人体和环境安全。

相当一部分养殖户,喜欢把驱虫药预混剂拌入饲料中,由畜禽采食,这样做虽很方便、省事,但是采食量大的没有发生中毒,采食量小的没有排虫。笔者认为除禽类及小动物外,猪、牛、羊等畜类应采用口服或肌肉注射方法,驱虫效果较好。现以猪为例:幼猪35日龄时,可进行第一次驱虫,用驱虫灵(阿维菌素透皮溶液),口服,按每千克体重0.1毫升计算药量,可与预防接种,或割骟工作同时进行。第二次驱虫工作可于100日龄左右进行,瑞虫清或长效虫净(两药均为伊维菌素注射液),肌注,按每千克体重0.1毫升计算药量。口服或肌注后,约18小时寄生虫排出体外。种公猪,种母猪每年春、秋两季各驱虫一次。如发现体外寄生虫,要及时采取驱杀措施。

阿维菌素、伊维菌素在说明中,明确规定泌乳期禁用,但在泌乳期体内外寄生虫十分严重,不仅影响到对仔猪、羔羊有虫感染的威胁,还会造成产乳量减少,乳汁质量下降。笔者认为在非驱虫不可的情况下,果断驱虫,同时饲料中加入催奶王、活菌宝等下奶药物,或使用下奶、催奶的注射剂类药物更好。否则,驱虫后泌乳减少或无乳(停乳)。

阿维菌素、伊维菌素因使用量过大而发生中毒时,可用硫酸阿托品注射液急救。用量为每千克体重:马、牛、猪、羊为0.5~1毫克;犬、猫为0.1~0.15毫克;禽为0.1~0.2毫克。病情严重者,可重复使用。(www.daowen.com)

蛋鸡一般驱虫也是两次。第一次驱虫60日龄左右,第二次驱虫在120日龄左右,也就是说在产蛋前必须作完预防接种和驱虫工作。蛋鸡的主要驱虫药是盐酸左旋咪唑片或杀虫一坝(阿维菌素粉),按说明用药;鸡球虫防治见鸡病部分之球虫病。

3.消毒 消毒防腐药是用于畜禽体表或周围环境,以杀灭病原微生物或抑制其生长繁殖作用的一类药物。消毒药是指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药物,防腐是指抑制病原微生物生长或繁殖的药物。两类药物的差异在于药物的浓度和作用时间,消毒药在低浓度时,只有抑制病原体生长或繁殖的作用,而防腐药在高浓度时也有杀菌的作用。因而,两者之间并无严格的界限,通常将此类药统称为消毒防腐药。

消毒防腐药应用时,应注意物理性或化学性配合禁忌,理想的消毒防腐药应具备:①杀菌性强,作用快;②对人与畜禽无害,无污染,无残留;③性质稳定,易溶于水,无易燃易爆;④无腐蚀性、无刺激性、无色无味;⑤价格低廉,使用方便。但现有的消毒防腐药均无法达到以上标准。在临床上,应根据实际状况,药物的消毒防腐效果,药物的化学稳定性、刺激性与腐蚀性加以选用。同时应该注意到,消毒防腐药物要交替使用,不能长期单一使用某一品种消毒防腐药,否则,容易使病原微生物产生耐药性,而失去了消毒的目的和意义。

周围环境卫生消毒工作应因地制宜。一般情况下,每周两次即可,而畜禽疫病高发季节,可每日一次或隔日一次。

防疫、驱虫、消毒这三项工作是疫病防治的核心。要舍得投资,应花大力气做好这项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