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人物的三维空间:故事工程中的核心技能

人物的三维空间:故事工程中的核心技能

时间:2024-01-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或者你可以设计人物,赋予他们三个与众不同且引人注目的层次,这样经过精心雕琢,故事就会因为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而变得生动活泼、充满活力。人物的一维空间——外表特征、怪癖和习惯把它看作是人物的外部特征,是他们的个性。在二维空间里,作者会尽力展示故事背景,展现事件发生的过程,揭示隐藏在一维空间背后问题的意义。我们把人物的一维空间(克尔维特轿

人物的三维空间:故事工程中的核心技能

在写作的道路上,你肯定知道单维人物的说法。也许是出自一篇评论,也许是从刚刚看过的一部电影或者小说里发现。或者更糟糕的是,从经纪人那里听说,而你刚把自己的作品交给他。

这里暗含的意思是,你在刻画人物时,还要运用其他维度。但那是什么? 为什么我们从未听说过把人物描述为二维的?什么是另外的维度?它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三维人物只出现在电影屏幕上或迪士尼巡游中?

在虚构人物里,术语“一维”是指平面、老套、让人一眼看到底的人物,就如同《宋飞正传》中,那种跑龙套的人。或者,你的前姐夫……像你所称呼的那样。

人物的更深层次维度

鉴于那句话隐含的意思,即要努力创造一些多维人物,特别是英雄人物和恶棍,我们有必要先了解其他维度指的是什么。

从故事结构看,你可能仅凭直觉就能拼凑出一个直觉型人物,实际上这是塑造人物的常见方法(仅凭感觉或直觉而非科学方法)。你也许是对的,也许是错的。若你是对的,可能只是一个巧合,或许你的直觉敏锐,可以达到斯蒂芬·金那样的水平:在创作前不需要任何构思,故事就从脑子里蹦出来……而且完美无缺。

祝你好运。

这就是故事创作的任何一个阶段都需要面对的直觉风险。如果你不知道自己在干吗,或者你只是在瞎编故事,而不做任何事前考虑,这样做可能一无所获。事实上,除非你有斯蒂芬·金的创作水平,否则这样一定不会奏效。至少要等到你写另一个故事时,它才会有用,那需要你不断创作故事才可以。

如果你这样做了,实际上你只是在边构思故事,边进行创作。这需要花费数月甚至数年,没有标准、时间表和比较基准,什么时候能写完,你自己也无从得知。

再次祝你好运。

或者你可以设计人物,赋予他们三个与众不同且引人注目的层次(即三维空间),这样经过精心雕琢,故事就会因为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而变得生动活泼、充满活力。

真实的生活展现在三维空间里

是的,故事里的人物应当如此。

这三个维度的领域各自独立存在,但总会有重叠的部分。人类就是这里描述的所有三个维度的总和。世界是什么样,即使它是一片黑黢黢的烟幕,背后隐藏着很深的秘密,依然有好有坏。有时,正是那些黑暗和深深隐藏的秘密使你创作的人物格外引人注目。为什么需要隐藏那些秘密?这些原因就成为故事必须解开的谜题的一部分。

在上一章中,我们介绍了人物发展的七种变量。不过有一点需要明确,它们不是特定的维度。换句话说,这七类与人物的三个维度可以共存,或至少相互影响。

实际上,这七个变量可以转化为二十一种不同的可能性,每一种可能都深邃无限,变化无数。

把这七个变量当成调料

把人物刻画的三个维度当成一顿饭中的三道菜。沙拉有某种调料,开胃菜有某种调料,汤有某种调料……我们甚至还没有上主菜。这些调料有些是一样的,有些撒在菜上就能使菜品具有特殊的味道。

人物分析需要全面思考。让我们遵守最简法则。作为一名作家,你应该时刻思考与你的人物有关的两个方面:你运用的变量,以及清楚认识到展示那些变量的维度。

正是这两方面之间的关系成为作家创作的舞台。

世界观为例,让我们看看一个单一的变量如何体现人物三维中的每一个维度。有人可能会呈现非常虔诚的人物角色,在一定程度上,这是为其他人而设定的角色(一维表现)。其所做的选择和掩饰可能源于这样一个事实:这个人和一位坚定地致力于宗教事业的虔诚信徒结婚(人物二维空间的来源),目的是维持长久婚姻。但私底下,或许在出差的旅途中,他乱搞男女关系(不管是哪种方式,三维空间问题源于他做出的选择),这与他给人的印象形成直接对比。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概念,让我们更仔细地观察一下这三个维度,看看它们如何能同时在一个人物身上存在。事实上,为了让人物具有深刻内涵和复杂性,同时为了引起观众注意,他们也应该那么做。

人物的一维空间——外表特征、怪癖和习惯

把它看作是人物的外部特征,是他们的个性。这是我们所看到的,它被赋予的意义,或者相反。有时候,拥有这些表面怪癖的人与对其赋予的意义或人物的本意完全相反。想象一下,一个48岁、身材走样的家伙戴着棒球帽……走在人行道上。故事有很多关于他的描述,这些描述可能不是可怜的想当然者想要听的。

一维空间展示了人物的外貌和行为……她的头发,使用的化妆品,座驾车型,衣橱里的衣服,常去的地方,音乐品味,喜欢吃的食物,某些态度和偏见,等等。在很大程度上,这是两种情况的组合:她如何看待自己以及希望别人如何看待自己。有时,这些因素相互矛盾,它产生于第二个维度,我们后面很快就会谈到这一点。

比如,有人会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来,目的是为了让每个人都注意到他是品酒的行家,这是刻画人物的第一个维度。实际上是否如此并不重要。问题在于,在探究三维中究竟哪一维在起作用时,被刻画的那些人物都拼命给自己戴上一个面具来掩盖公开的身份。在一定程度上,每个人都这样做,这意味着如此做并不总是让人无法接受或是感觉被骗,这只是人类的本性。

为了清楚起见,让我们先暂时跳到下一个话题,讨论人物的其他维度,并做一对比。这些表面选择(一维空间)和另外两个维度有何区别?

●在人物的一维空间里(包括上面列出的内容),你向读者展示的人物非常简单朴素。你给读者留下空间,让他们赋予人物意义。如果一个人物选择开一辆车龄15年的雪佛兰克尔维特轿车,而且车的真皮座椅破烂不堪,读者有可能不会赋予这一人物任何意义,也有可能会联想到其他意义,因为它本身实在没有任何意义,当然也可能有。而后,你务必要向读者展示隐藏在一维空间背后的那些花边新闻,这样你就跨入了二维空间。

●在人物的二维空间里,读者会了解到人物为何要做出这样的选择、有这样的行为,这一方面决定了读者的看法,另一方面也让读者了解到人物这样做是付出了努力的,可能符合读者自己赋予人物的意义,也可能不符。在二维空间里,作者会尽力展示故事背景,展现事件发生的过程,揭示隐藏在一维空间背后问题的意义。在前面所举的例子中,那辆克尔维特轿车可能是主人公的父亲给他的礼物,主人公因为念及父亲而不忍丢弃。由此,可能表明他们的父子关系不错,当然也可能不是这样。这辆车也可能属于一个总是想耍酷的辍学男生,他觉得驾驶一辆克尔维特轿车甚至是一辆老爷车能显得自己很酷。我们把人物的一维空间(克尔维特轿车)扩展一下,就提升到了二维空间的层面。

●在人物的三维空间里,所有基于一维空间做出的选择,都是为在危急关头做出更重要的选择及行为而服务的。比如,如果主人公为了避免撞上一只狗,而不得不撞坏他的克尔维特轿车,不论这对他意味着什么,这都是三维空间的变量,即使不涉及道德判断,也完全显示了主人公的内心和灵魂。一维空间和二维空间的指标吸引我们赋予人物意义,但并不总是与三维空间的选择相匹配。此外,故事后半部分中三维空间的选择成为展现人物成长的主要方法,这就是著名的人物弧线。在先前那个欺骗信徒妻子的例子中,选择通奸行为发生的那一刻,决定了主人公最深刻、最真实的一面,而这恰是三维空间传达给读者的信息。在这个例子中,读者从三个角度观察了这个人,每个角度正好是人物三个维度中的一个。

眼见可能为实也可能为虚

回到人物的一维空间,表面上的选择(性情怪异、面部抽搐、特殊习惯)并不总能有效地表达出意义和目的,因此,也体现不出人物的真实性。它可能只是一个障眼法、一个掩饰、一个假面具,或者是一个让你放松警惕的手段。它甚至可能只是一个文化标签,比如并不是所有文身的人都是时尚的、健壮的或是爱找麻烦的,他们可能只是喜欢这种图案而已。但如果作者不另外提供读者可见的维度,就无法来解释这些选择,读者也将永远无从得知真相。你身为一名作家,应该给读者展示一个更深层次的维度,而不是把它留给读者,让读者去给它赋予含义并附加价值,因为读者对你塑造的人物的感受也许是你在写作故事时最强大的变量,你不应该将结果随机处理。

每次你到公共场合,一维空间中人物的那些选择就会围绕着你。你仅仅通过衣着打扮就可以把笔下的那些人物变成你自己。作家要时不时停下来留意一下现实世界中一维空间的范围,努力分析预期的信息是否符合真实的感觉,或者说是否有任何隐含的意义。这种实践和研究将非常有助于作家讲述故事。

也就是说,即使我们停止了打字,离开了自己的住宅,我们仍然可以做作家做的事。

我们该做到什么程度

在我们的故事中,那些次要人物通常都是一维的,他们也应当这样。事实上,只为增加文章深度而过度在次要人物上着墨是错误的。你可以随时把这一点告诉某个刚在人物研讨会上崭露头角的作家,她试图刻画一个送比萨外卖的家伙,想增加该人物的深度。

这样做不好。你需要集中精力来刻画你笔下的英雄人物和反派人物以及其他主要人物,在配角身上则不要着墨太多。我们真的没必要去了解那个送外卖的家伙有过什么样的童年经历,也没必要知道他为什么要从事餐饮服务业。

也就是说,如果你给故事中的配角赋予那些老套的怪癖和性格特点,结果只会给人一种陈词滥调的感觉。当描写一个跑龙套的次要人物时,一般的方式是让她第一眼看上去就有吸引力,换一种表达方式,不要陈词滥调,让读者看一眼就对她有感觉。即使那种老套的描述适合这一刻,那也选择前者。配角的最大用处在于给读者展示更重要的人物与她之间的关系,或者是感受她在一维空间中留下的鲜明烙印。

举个例子,假如这个送外卖的家伙住在波士顿,戴着一顶扬基棒球队的帽子,可能表明他有自杀倾向,或者至少有孤僻的倾向。只向我们展示那顶帽子就足够了。但如果合适的话,你可以做得更多。如果你塑造的男主角注意到了这一点,甚至评论了这顶帽子,你可能会抓住这个机会来描写男主角的另一种形象——多亏了跑龙套人物在一维空间中怪异的着装:那顶帽子。

经验法则:不要为了强化次要人物的个性特征而在他身上过多着墨。让他自然出场,给他以适当的时间,在一带而过的同时赋予他一定的吸引力。这样的人物是为情节展开这一目的服务的,不过在某些情况下,也会有利于加强对主角的刻画。除此之外,如果你笔下有一个跑龙套人物,让他静静离开就是。

至于你笔下的主要人物和反面人物,你还需要深入挖掘他们的形象。在刻画一个伟大人物时要冒的一个最大风险就是,对人物过度深化,而没有同时加强故事结构,没有增强阅读感受。换句话说,为了深入挖掘而深入挖掘不是一个好方法。

无论你高中时代的语文老师曾告诉过你什么。

为了离奇而离奇是愚人的把戏

某地警察分局有一位中尉,他好发牢骚,不苟言笑,总是把咖啡洒在自己廉价的衬衫上,这是一维空间的人物形象。一位虚伪谄媚的政治家在晚间新闻上大放厥词,进行说教,而后在回家的路上进了一家妓院,这是一维空间的人物形象。伺候这位政治家的妓女是否为人善良?这也属于一维空间的人物形象。

为什么这些人物是这样的形象?这些变量是如何集合在一起掩盖了人物的本性,或者反而刺激了他们采取行动和做出决定的?最起码要等到对这些事情了解更多,才能知道其中的原因。

为什么呢?因为读者并不知道隐藏在那些离奇古怪的行为举止背后的是什么(假如有的话)。我们需要知道这个人物是一个英雄还是一个恶棍。

回顾上述所举的例子,从主人公行动的那一刻起,你就有责任把读者带到二维空间,从而消除与一维空间和三维空间之间的差距。这就涉及人物刻画的问题:需要深入挖掘人物的本质。

对于新手作家来说,这个问题通常是一个很大的陷阱,他们往往赋予人物离奇古怪、异于常人的各种行为。他们想通过这些设计使笔下的人物既酷炫又奇特,而且还很迷人。但是,如果你提供给读者的只是这些怪癖和奇想,希望读者来填补所有空白,那么很可能你创建的是一维空间的人物。

要是你创造的这些人物性格太过离奇古怪,那简直比陈词滥调更加糟糕。

一个最新的电影预告片展示了一系列的剪辑片段,其中包括一名年轻男子和他对晚餐约会的浪漫爱好。女孩在用餐前点了甜点说,“这是我的一贯做法。”除非作者告诉我们原因,而且这个原因讲得通,或是能以某种方式得到证实,否则这就会成为一个为了离奇而离奇的典型例子。通常,评论者会将其斥为流于表面。不过,如果那种离奇古怪只是为了说明更加复杂的人物性格中的一个方面,可能还是有用的。

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不惜一切代价避免这种不必要的人物细节刻画。这意味着,如果需要细节刻画,要有理有据、有实际意义。

在托尼·斯科特执导的电影《壮志凌云》中,主人公马弗里克特立独行,喜欢挑战权威。他曾驾机低空掠过机场塔台,也曾做出一些糟糕的决定,包括追求火辣的飞行教官,在空余时间和她去唱卡拉OK 。

除非我们知道人物为什么会做如此的选择,以及他们将来会发展成什么样子,否则,他们仍然是一维空间里的人物。

二维空间人物——故事背景与心魔

如果说一维空间是你所看到的,那么二维空间是你所了解的吗?

还不是。二维空间解释了你在一维空间为什么看到了你所看到的。也就是说,你所了解的恰恰是人物想让你了解的,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如此。(www.daowen.com)

只有在三维空间,我们实际上才是通过一维空间看到人物的外貌、装扮和二维空间的原因理由,来真正理解一个人物的……有时,直到故事的结尾,你才会获得这样的感觉。

比如说,你创作了一个人物,他刚刚得到了一份新的工作。因此,他脸上是一副春风得意的样子:面带微笑,热情地打着招呼,衣着考究,善于团队合作,乐观进取。所有这些都是一维空间的。

在这个例子中的二维空间是什么样的呢?他所做的这一切,都是因为他曾被解雇了四次。因为态度恶劣,缺乏团队合作能力,表里不一……所有的一切,都源于他童年时期所遭遇的诚信问题。

现在出现了二维空间的解释说明和一维空间的行为怪癖之间复杂的界面。仅仅因为有人在童年时期有问题,并且这些遗留问题驱使他做出了糟糕的选择和行为,甚至人为地制造假象来掩盖问题……还并不能说明这个人物在内心深处就是这样一个人。不过,这是可能的。

如果只有这两个维度,那么你要么按照一维空间(他是一个非常好的、很酷的家伙),要么按照二维空间(他实际上是一个不懂装懂、无人肯用的傻瓜)来赋予人物意义。在关键时刻,人物的哪个层面会呈现出来?

直到人物在三维空间出现,我们才能真正知道。换句话说,他在紧要关头做选择时,其真实的性格才会最终浮现出来。

窥视一下内在的人生阅历

无论你是如何给人物包裹上一维空间的外貌和个性,在二维空间,我们还是能看到,甚至清晰地观察到人物的内在本质。

这个人物来自哪里,他受过的创伤、记忆和破灭的梦想给他带来的怨恨,他的恐惧、生活习惯、弱点和爱好,都与他是如何成为这样一个人的有关。这些都是二维空间的力量,促进、鼓励和解释了一维空间人物身份的选择,实际上,那些怪癖不过是障眼法。

一个极度害羞的人,一旦你了解她,就会知道她其实是一个有趣的人,不是吗?融入到人类的痛苦、恐惧和心理创伤的复杂舞蹈之中,这是一维空间和二维空间交错的棘手界面。转换到情节网络中,舞步呈现出一定的节奏和不断加速的步伐,直到人物无法再隐瞒她的真实自我,或许迫使她选择自己即将成为什么样的人。

这是有效进行故事讲述的动力所在。

窥见人物内在本质能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人物,这是引发共鸣的关键。共鸣是故事的主要成功点——读者的共鸣越多,在阅读时就越投入,故事就成功。正因为如此,一些有着看似平淡无奇情节的故事,才成为了传奇性的成功故事。

在《壮志凌云》中,当马弗里克在F-14战斗机的驾驶舱内炫耀,而将队友们置于危险之中时,我们不喜欢他。他是一个自命不凡、爱慕虚荣的人。但同时他的感情丰富,极具感染力,形成了对更深层问题的弥补,这让我们给予他理解和同情,并最终为他喝彩。

当我们终于窥见那种桀骜不驯背后的东西——他父亲在军队中失败的经历和他摆脱阴影的需要——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他这个人,还可能用一种更真切的方式体会到这一点。突然间,即使你仍然不喜欢他,你也会用不同的方式来审视他。因为现在你很可能与他产生了共鸣,对他你就不那么苛刻了。

也许你会被这个人物迷住,因为你知道他为了实现目标,克服了自己的弱点,从而扭转了局势。

想想你喜欢看的书以及书中的主要人物。你之所以喜欢这些故事,可能与里面的人物或情节有关,可能更多是因为人物。确实是这样,因为你感受到人物,理解他,与他产生共鸣,在阅读中全身心地投入自己的情感。但是如果没有情节,人物就没有舞台来向读者展示自己外在的一面和真实的自己。任务和情节这两个元素结合起来,共同决定了读者的阅读体验。

回到你喜欢读的那些书上。你欢呼、哭泣,你咬着手指甲沉迷其中,你觉得失落,你分享快乐,你经历恐惧,也曾满怀希望。你知道了这个人物成功和救赎的后果是什么。

你关心这个主人公,因为你和他产生了密切联系,和他产生了共鸣。

培养读者这种反应的最肥沃的土壤是主要人物的内在情感。经过一段时间,这些东西会聚集在一起,促使人物做出表面的一维空间选择,无论他是否喜欢这样选择。

不管有没有借口,二维空间才是故事讲述的真正内容,因为它播下了让读者产生共鸣的种子。

但是你还没有完成故事。你必须要加上三维空间,如若不然,即使你对故事的意图理解得最好或最充分,也不能创造出性格丰满的英雄或恶棍。

决定、行动和行为则可以做到。

人物的三维空间——行动、行为和世界观

以人物为中心——他到底是谁,这是人物在三维空间的核心内容。在紧要关头,如果需要做出重要决定,人物会表现出哪些特征?一维空间出现的假面人物?二维空间中伤痕累累的失败者?还是另一个人?

就像三维空间的人物所展示的那样,如果出现了另外一个人,那就形成了所谓的人物弧线——主人公战胜了心魔,表现得像另外一个人一样,这个人在战胜心魔后做出了更恰当、更勇敢的决定。或者,在他的假面被剥下之后,在他过去的戏份被摒弃后,他也许只是向我们展示了他真实的一面。其实,另外一个人才是真正的他。

或者都不是。也许他只是在故事里做出了更好的选择,这是一种救赎的方式,他只想愉快地度过这一天。一旦转危为安,他就可能恢复原先在二维空间驱动下一维空间里的那些行为方式,就像毒贩呼吁人们从他凶恶的同伙手中救出一个孩子一样。从总体看,对于挑战以及关键性时刻来说,他是一个英雄,然而本质上他仍是一个毒贩,尽管表面上多少有点社会良知。

换言之,他是一个刻画深入的人物,一个性格复杂的人物,一个三维人物。

在刻画人物方面有几条原则,对这些三维人物的理解,决定了选择什么样的手段、什么样的方法。

一个英雄人物立场坚定,勇对风险、果敢决断、胆大心细(或相反)、执行力强。即使他有问题,比如从外表看似乎并不那么讨人喜欢,或者不太可能作为一个正面英雄出现,但是他这样做了,克服了困难,战胜了恐惧,击败了心魔,提升了自我,并且跨越了重重外部阻碍——体现出了三维空间人物的深度。

恶棍也有情感

另一方面,恶棍的行为也要合理化,对公认的社会准则或麻木不仁,或拒不承担责任。或者仅对那些给他带来麻烦的准则给予一定的关注。他确实有评判是非的权利——这本身恰是主要人物复杂性的一面,而他往往犹豫不决,做出自私的选择,有时调侃自己(相信这一点),说为了更大的利益,损失和邪恶也可接受。在多数情况下,恶人总是率先考虑自己的财富、地位或是享乐之事。

极恶之人拥有复杂的二维性格,使之形成其道德标准和世界观。在他们的内心,这样的性格允许他们(若不是驱使他们)做出自己的决定。如果对那种二维性格未加注意,我们就只能看到连环画中捻着胡子的纯粹恶棍了。

在丹尼斯·勒翰的小说中,好人与坏人之间的界限常常是模糊或者摇摆的。在道德栅栏的两侧,我们总是能够清楚地瞥见故事背景,它们内容清晰、引起共鸣,能让人了解到促使人物行动的原因。勒翰曾是一位社会工作者,尽管我们并不真正了解他的人生经历中是否包含童年阴影,但这种阴影几乎贯穿他所有的作品,或许这解释了他为什么能够让读者深入到他所塑造的人物的内心中,给他们提供真实复杂与引人入胜相结合的场景。

真实的人物,或者是面具后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说,可定义为道德的化身,或是缺失道德——通过故事背景可以得到解释。除非是由人物来决定做某事,否则一般不会由故事背景或心魔来揭示,除了极端的情况。那些决定以及行为展现了三维空间的人物,相应地既表现了人物的内在真实性格,也表现了人物的性格弧线。

作家几乎总是利用他们自己的人生阅历来塑造人物。有时在生活中,你可能会怒不可遏,甚至想杀掉某人,或者至少揍得他两眼发青。然而你却没有这么做。为什么呢?这是你的性格所致,它决定了你不会那样做。

现在,假设你已向那种冲动妥协。同样的故事背景,同样的内心骚动,同样的时间表,同样的煽动性事件,同样的情绪……但是一个不同的决定,导致了完全不同的结果。不同的结局形成了不同的故事。那个决定本身也会决定你的命运。

当你纠结于人物刻画的多维层面时,记住一点,你的目标并不总是要去刻画英雄人物的美德,或是表现恶人的恶行。美德只是一个选择。

三维层面给了你很多选项,这些选项都是深入刻画人物的手段和方法。

以一个人物为例

想想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这个人是谁,他的真实性格是什么样的?

这很快就能使人想起人的不同性格侧面:在某一领域,可能是成功与美德的杰出典范;在另一方面,却不是这样。

比尔·克林顿才华横溢吗?相当超群。他英俊潇洒且充满魅力吗? 这是毫无争议的。他十分关心自己的国家吗?完全如此。他是一个很好的朋友、团队成员和好丈夫吗? 仅凭他展现出来的这几个维度性格特点的选项,我们对此不太确定。

他的性格特征在一维空间展现出来的是聪明睿智、风度翩翩以及坚强、迷人的个性,游走于上流社会,令人叹服。

他的二维性格有些让人琢磨不透,因为我们仍不太了解形成他这种性格的心理和背景。我们了解的,是他对自己所作所为负责时明显表现出的犹豫不决,直到遭受沉重的惩罚;而当他妻子的事业稳步上升时,他的职业生涯却遇到了很大的麻烦。在现实生活中,这些神秘事件经常悬而未决,然而在小说中,我们可以受益于对形成一维空间和三维空间人物刻画的故事背景以及心魔的更深层次的理解。

你可以对此人做出判断,最终他的三维性格显现在公众监督的平台上。关于他的说法很多,诸如:他是怎样的人,有什么样的特权,处在巨大风险(包括岌岌可危的声誉)的压力下会如何反应。

请注意,这些事情与一维性格特征无关,例如他怎样梳头,如何操着讨人喜欢的南方口音,拖腔拉调地说几句俏皮的评论。正如有人对法律不甚了解,以二维性格为借口来逃避检举一样,二维性格同样对此不负责任。

无论怎样,最终决定人物性格特征的是三维空间,其他的一切都只是铺垫、烟幕弹或者解释。

整合三个维度人物性格的艺术

尽管我们清楚一维空间和二维空间有可能决定三维空间,或者可能决定不了三维空间,但这并不影响前两个维度的价值。事实上它们是塑造多层次人物的关键因素。真实的生活展现了全部三个维度人物刻画的特点,因此我们的故事应高于现实。

这三个维度是作家的工具,可以用来分层创造引人入胜、错综复杂、令人畏惧、讨人喜爱又能引起同情心的角色。许多作者只是勉强接受一维空间,更多的作者关注到了二维空间,却全然排斥三维空间。

还有更多作者无法以令人信服的方式将这三者整合起来。

这个整合的过程就是讲故事的艺术。除了掌握这些基本原则之外,并无其他指导方法。正如二十名棒球投手参加春季训练,他们都掌握了相同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但是只有五个人能够首发出场,只有一人(若是可能)才能进入全明星队。

某种程度上说,任何艺术事业上的成功都是无法量化的,甚至都具有一定的神秘性。

但是要清楚:假如你是想推销自己作品的作者,你必须在所有这三个维度空间范围内,塑造出有血有肉的英雄人物和恶棍,否则你的作品就不完整。

就这样做,而且把它做好,三个维度之间的关系既具有可信性,又引人入胜,这样,你将再也不会听到别人关于你笔下人物太扁平或太肤浅的批评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