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南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览:《抬判》舞蹈的历史与发展

南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览:《抬判》舞蹈的历史与发展

更新时间:2025-01-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抬判历史沿革及分布情况民间舞蹈《抬判》作为通州市最具特色的民间舞蹈由来已久,它融舞蹈和杂耍于一炉,是将旧时迎神赛会菩萨出行时表演的《跳判官》、《钟馗嫁妹》、《童子扑蝶》等舞蹈综合加工提炼而成。《抬判》的音乐表现形式较为简单,伴奏乐器只有板鼓,大锣、小锣、钹共四件。近几年来,我市民间文艺工作者积极开展地区间民间舞蹈交流观摩活动,博采众长,不断创新,使《抬判》更臻完美。

抬 判

历史沿革及分布情况

民间舞蹈《抬判》作为通州市最具特色的民间舞蹈由来已久,它融舞蹈和杂耍于一炉,是将旧时迎神赛会菩萨出行时表演的《跳判官》、《钟馗嫁妹》、《童子扑蝶》等舞蹈综合加工提炼而成。

清末,通州市石港、刘桥、五总、骑岸、兴仁、余西等地寺庙众多,庙会频繁,如“灯会”、“都天会”、“太阳会”、“药王会”、“地藏会”等,几乎每月都有一至两次小祭。每次庙会的“巡行出辕”活动中,《抬判》作为不可或缺的主要节目,深受群众喜爱。当时有一位诨名“盖七灶”的艺人缪柏林之表演最为出名,能在一米五高的杠子上表演九九八十一个动作。现在的《抬判》就是在缪柏林表演的基础上经过艺术加工而成的。

民间迎神会上表演的原始《抬判》

基本内容及艺术特征

舞蹈《抬判》由六名演员为一个组合(一名手执蝴蝶道具的村姑、四名抬轿杠的小鬼以及钟馗),整个舞蹈表现的是阴司判官钟馗在巡行途中,巧遇蝴蝶相戏,钟馗不禁童心大发,饶有兴趣地在宝座上上下翻腾,与蝴蝶嬉戏的情形。整个舞蹈塑造了一个顽童般纯洁可爱的钟馗形象,与人们常见的那个手执青锋、面目狰狞的判官形象截然不同,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意境美和人性美合二为一的艺术形象。

《抬判》的音乐表现形式较为简单,伴奏乐器只有板鼓,大锣、小锣、钹共四件。音乐速度根据演员的表演而灵活掌握。音乐曲调分为住头收点、长锣、七字锣、撕边、长锤、走马等。

《抬判》中判官表演的“诱蝶”、“引蝶”、“扑蝶”等谐趣而又惊险的高难度舞蹈动作,均要求在四小鬼抬的、离地面一米五左右高度的、两根滑溜溜的轿杠上完成,整个舞蹈贯穿了腾、越、翻、扑等极为灵活惊险的舞蹈动作。因此要求扮演钟馗和蝴蝶的演员,既具有较高的舞蹈素质,还要具有杂技表演技艺的功底。

经过改编的民舞《抬判》剧照

传承关系及代表人物(www.daowen.com)

胡松山(1889—1959)刘桥镇闻桥村民间老艺人,自幼就在父亲胡玉龙亲授下学习技艺,12岁登台演出,擅长舞狮子、舞龙灯、耍拳术等。15岁随父亲表演的《抬判》,深受当地群众喜爱,在他熏陶下,其子胡夕平(1928— )14岁时便经常被各地庙会邀去表演《抬判》,观众动辄成千上万,常常被围堵得水泄不通。在挖掘整理民间舞蹈《抬判》的过程中,胡夕平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原始素材

主要价值

《抬判》作为植根于人民生活沃土中的民间舞蹈,经过数百年的传承演变,融会了杂技、舞蹈等表演形式,在长期的创造、传承和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风格独特、形式多样的文化结构,作为庙会娱神娱人的祭祀节目,其表演形式、风格特色、服饰及其内容所折射出的文化内涵涉及宗教信仰、风土民情、审美情趣等各个方面,为研究南通地区宗教艺术的嬗变提供了依据。

《抬判》作为南通地区民间歌舞的精品之作,溯源于庙会娱神娱人的祭祀节目。由于民间舞蹈的形成、发展离不开当地文化土壤,作为南通地区流行的《抬判》,不可避免地对本地区傩戏傩舞的形成和发展有所影响,因此研究《抬判》对探究南通民舞与傩舞的渊源关系具有一定的价值。

经过改编的民舞《抬判》剧照

目前保护情况

《抬判》融会了杂技、舞蹈等表演形式,对演员本身的表演技能要求较高,需要演员在舞蹈的基础上必须有一定的杂技功底,节目表演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节目的传承难度也就相应加大。而其主要传承人因年龄关系,有的已经谢世,有的也正逐步退出文艺舞台,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一独特的民间舞蹈,经通州市文艺工作者搜集、整理、加工,1988年,《抬判》被收入由中国舞蹈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江苏卷》。

近几年来,我市民间文艺工作者积极开展地区间民间舞蹈交流观摩活动,博采众长,不断创新,使《抬判》更臻完美。1985年《抬判》正式搬上舞台的当年,便获得南通市首届民间艺术节一等奖;1986年春节刚过,《抬判》随着南通市民间艺术团一行去上海电视台录像,播出后反响强烈。以后一路走红,场场演出赢得如潮掌声,从大江南北一直演到了北京中南海,获文化部、农林部颁发的“丰收奖”。1987年起,《抬判》又以友好使者身份,出访过东欧四国和日本

为了使这一舞蹈得到传承,自1986年起通州市经常举办民间舞蹈培训,请老艺人传授舞蹈《抬判》的基本技能,让《抬判》这一民间舞蹈在普及的基础上深深扎根、薪火相传

(陆晓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