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发展是怎样的?

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发展是怎样的?

时间:2023-05-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社会的产生和发展有其自身特定的规律。在社会分工和产品交换的条件下,生产力得到快速发展,社会经济单位之间的依赖和相互作用进一步增强。分工产生于群居生活,为群居动物所特有。社会分工是劳动的社会划分,使各种劳动独立化、专业化。社会分工是人类社会的标志之一,也是出现产品交换的前提。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发展,使各个生产者专门从事某种产品的生产。

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发展是怎样的?

社会的产生和发展有其自身特定的规律。人类社会是由低等生物经过漫长的进化而来的,带有自身的生物属性;同时人类逐步演变为高等动物,创造了自身的文明,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社会分工带来了生产力快速提升,带动社会文化的多元发展。当今时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社会更加多元化,进一步促进了社会的文明和进步。

(一)生物属性

人类社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从细胞群体,到动物群体,再到人类群体,都带有明显的生物属性。

细胞群体。地球上出现单细胞后,一些单细胞逐渐形成细胞群落。随着群落内部的发展,分工逐渐明确,并逐渐产生了多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本身就是一种细胞集群。之后,这些多细胞生物逐步进化,其中有些进化为强大的掠食者,而那些进化为小型的容易被掠食的生物,为了躲避、迷惑掠食者,以及更好地生存、繁衍,形成了一个个多细胞生物群体。

动物群体。地球上出现动物以后,延续了多细胞生物的群体属性。动物们为了躲避掠食者,寻求更好的生存环境,得到更多的食物和水源,在自然进化中形成群体。随着这些群体内部等级和分工的逐步明确,母子关系和配偶关系也为形成动物群体助力。群体中个体行为的基本规则,是互不冲突、互不损害,具有互助性和利他性,有利于群体的生存和发展。

人类群体。人类是杂食性动物,继承了生物的基本属性,从一开始就过着群体生活。群体生活可以大大增加生存能力,包括对抗猛兽的侵袭,抵御各种自然灾害,开展狩猎、采摘、种植、养殖等生产活动,以及人类自身的种族繁衍。生产活动使人类渐渐形成原始部落,并因环境影响而迁居或定居,慢慢养成共同的生活方式,进而演变出语言、文字,形成独特的部落文化。部落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逐渐形成了生活圈、文化圈。当这些部落群变得人数众多时,就会在某个地方定居,建立起一个聚居区,并有了共同的生活习俗。

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在特定环境下共同生活的人群,具有独特的文化和风俗习惯,能够长久维持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从而形成社会。社会是以一定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类生活共同体,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人类社会与动物群体的根本区别。人类最主要的社会关系包括家庭关系、共同文化以及传统习俗。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细胞,是最重要、最基本、最核心的经济组织。社会是一种历史现象,按照它本身所固有的规律向前发展变化。

(二)分工合作

人类的群体生活是自然的选择,同时也带来社会分工;分工的发展,剩余产品的出现,形成了产品交换。在社会分工和产品交换的条件下,生产力得到快速发展,社会经济单位之间的依赖和相互作用进一步增强。(www.daowen.com)

社会分工。分工产生于群居生活,为群居动物所特有。人类社会为了使群体能更好地生存下去,需要提高各种活动的效率,因而产生了分工,最早的分工是自然分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在自然分工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社会分工。在早期的人类历史上,就有三次社会大分工,即畜牧业农业的分离,手工业与农业的分离,以及出现专门经营商品买卖的商人。人类社会分工的优势,是让擅长的人做自己擅长的事情,使平均社会劳动时间大大缩短,生产效率显著提高。

社会交换。社会分工是劳动的社会划分,使各种劳动独立化、专业化。社会分工是人类社会的标志之一,也是出现产品交换的前提。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发展,使各个生产者专门从事某种产品的生产。生产者或经济单位之间,彼此都需要对方的产品作为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从而产生了相互交换产品的必要。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社会上出现了专门用于交换的产品,即商品。因此,对于人类而言,没有社会分工也就没有商品交换,市场经济也就无从谈起。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产生的一般前提条件,或者说市场经济是社会分工的必然产物。

社会依存。社会是一个整体。社会分工是超越一个经济单位的社会范围的生产分工,在社会生产过程中逐渐出现具有某些相互依赖关系的生产部门,包括社会生产分为农业、工业等部门,并且这些部门可以再分为重工业、轻工业种植业、畜牧业等产业或行业。在社会分工的条件下,社会的物质生产有赖于各产业、各行业的密切协作、相互配合。与此同时,社会分工下产生的固定职业,比如农民、手工业者、工人、商人等,这些劳动者一生可能只从事一项工作。个体劳动者为维持家庭生计,在生产和生活上与社会、行业以及其他个体,形成更加密切的相互依存的关系。

(三)多元发展

社会发展带有时代特征。人类社会经过几千年的文明历史,到现在已经发展为多元社会。社会有多种行业、多种主体、多种需求,社会结构趋于多元。文化服务于社会,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并逐步形成复杂社会背景下的多元文化。多元社会提供更多的生存资源,家庭和个人有了更多的选择,也可以得到多元的发展。

结构多元。社会分工带来了生产力的不断进步,物质生产的丰富,使得一部分人完全摆脱了体力劳动,专门从事生产监督、社会管理,以及科学、艺术教育宗教等活动,从而促进社会整体结构更加完善。经过长期的发展,社会已经多元化,表现为:主体多元,包括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各类机构,以及个体经营户;产业多元,除了传统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之外,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包括科研开发、金融保险、数字经济、教育培训、仓储物流、家政服务、养老健康等;层次多元,从社区到街道,从乡镇到省市,都有各类主体相应的体现。多元社会中,不同民族、宗教或社会群体间相互尊重和容纳,在一个共同文明体或共同社会的框架下,持续并自主地参与发展自有传统文化或群体利益。多元结构是现代社会的最重要特征之一,也是科学、社会、经济等发展的关键性推动力量。

文化多元。社会发展过程中,我国文化实现了多元发展,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兼收并蓄其他国家或民族的优秀文化,从而形成以本国文化为主,外来文化为辅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局面。在多元的社会文化中,各种文化都有平等的生存权利和发展空间,互相之间平等共处、和谐发展;社会成员互相包容、彼此尊重,任何人不论年龄、性别、民族、宗教等,不会受到歧视或差别对待,其信仰、习俗、思维以及意见和观点都能得到尊重。虽然文化是多元的,但整个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主流价值观是统一的,并不是没有是非标准、没有秩序的。

选择多元。多元社会存在多种运行机制,包括经济体制、经济模式多元,社会劳动、医疗保障体制多元,社会教育就业体制多元等等。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社会科技信息越来越发达,技术进步和更新日益加快,各行各业发展均面临着不同的机遇和挑战,新的产业将层出不穷。在这样的背景下,要求各种不同的要素服务于社会的多元发展,经济单位和个人有多种机会和选择,社会进一步走向民主和法治。对于家庭和个人而言,专业发展、职业选择、工作条件、生活居住等,都有更加广阔的空间和选择的余地。当然,家庭和个人对社会的依存也进一步增加,社会属性也进一步显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