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利比亚驻利比亚使馆发出一条短信

利比亚驻利比亚使馆发出一条短信

时间:2023-05-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政府利比亚撤侨2011年2月发生了利比亚事件,整个利比亚局势极度混乱,子弹嗖嗖地从眼前、头顶上飞过。在那种危难的时候,利比亚中资企业项目部经理黄细林收到了一条短信:各位领导,据王大使通知,中共中央国务院对利比亚形势变化非常关注,并向驻利比亚使馆和中资企业全体人员致以亲切慰问。一条短信来自身后强大的祖国,给了大家足够的信心、希望和安慰。最终将35860名中国公民平安撤出利比亚,并护送他们安全回家。

利比亚驻利比亚使馆发出一条短信

家庭与国家的兴盛休戚相关。国家为家庭提供了基本的生存条件,体现有国才有家的基本道理。国家由家庭组成,家庭参与国家建设的同时,也促进了自身的发展。国家最重要的是要有共同的目标和方向,维护统一是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国家有效运行的基本前提。一个人爱国有多种表达,可以为国家的建设成就感到自豪,也可以参加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建设,还需要自觉维护国家的重大利益。

(一)有国才有家

家庭的生存和发展,有赖于良好的社会秩序、基本的社会保障以及和平的国际环境。这些仅仅靠家庭、单位或者社会是不能完成的,需要通过国家的力量来实现。

社会秩序。社会秩序是家庭生活的基本前提。国家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组织经济、文化生活,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和社会管理,开展多种公共服务,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为家庭生活创造良好的社会秩序。国家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依法打击和惩治黄赌毒黑拐骗以及其他违法犯罪活动,镇压国内敌对分子的破坏和反抗,维护社会治安,保护人民人身权、财产权和人格权。国家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体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社会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

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是家庭发展的基本依靠。增进民生福祉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国家建立粮食储备,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国家建立义务教育制度,推动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国家建立多种形式的医疗保障制度,大幅提高人民健康医疗卫生水平;国家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形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国家设立失业保险制度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解决失业和困难人群的基本生活;国家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的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和平环境。和平环境是家庭生存的必要条件。国家全面推进和平外交,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为我国发展营造良好外部环境。国家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进一步提高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新的贡献。国家加强军队和国防建设,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防御国家外部敌人的颠覆活动和可能的侵略。国家严密防范和坚决打击各种渗透颠覆破坏活动、暴力恐怖活动、民族分裂活动、宗教极端活动,保护国内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

【链接】

中国政府利比亚撤侨

2011年2月发生了利比亚事件,整个利比亚局势极度混乱,子弹嗖嗖地从眼前、头顶上飞过。在那种危难的时候,利比亚中资企业项目部经理黄细林收到了一条短信:各位领导,据王大使通知,中共中央国务院对利比亚形势变化非常关注,并向驻利比亚使馆和中资企业全体人员致以亲切慰问。外交部商务部和民航总局,正在商讨运输方案,并与联合国等机构进行协调。请大家放心,努力维护内部稳定团结,早日渡过难关。

在炮火纷飞的时候,祖国没有放弃,也没有忘记大家。一条短信来自身后强大的祖国,给了大家足够的信心、希望和安慰。当时中国人举着红旗从工地一直到港口。当到达港口时,看到国家接侨的军舰已经早早停留在那里,大家从心底里涌现出来的那种激动,确实很难用语言表达。遇到那样的情况,国家想方设法帮助侨民撤离,中国护照就是一张回家的船票。

从2月22日至3月5日,中国政府协调派出91架次民航包机、12架次军机,5艘货轮、1艘护卫舰,租用35架次外国包机、11艘次外籍邮轮和100余班次客车,通过海陆空三种途径进行撤侨。最终将35860名中国公民平安撤出利比亚,并护送他们安全回家。当大家踏上祖国的土地时,都发自肺腑地呼喊“祖国万岁”。人们常说只有国家强大了,你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才能扬眉吐气。生活在祖国的土地上,也许这样的感觉并不强烈。但是,当你遇到了利比亚那样的危机,你就会真正感受到这句话的含义。

以利比亚撤侨为原型的电影《战狼2》,再现了当时的过程和场景,感动了很多人。利比亚撤侨让大家认识到,不管你身在何方,我们都有一个强大的后盾——祖国。

(二)参与建设(www.daowen.com)

国家推动经济政治建设、民主法治建设和道德文化建设。家庭和个人作为国家的组成部分,一方面应当在工作生活中积极参与国家建设,另一方面也可以从国家的建设中直接受益,促进家庭和个人的全面发展。简单地说,国家的治理、发展方向,也就是家庭和个人的努力方向。

经济政治。国家大力推进经济建设,转变发展方式,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不断优化经济结构。“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等战略规划的实施,不仅需要社会各经济主体的参与,也给家庭和个人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国家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程序化。个人作为国家公民,需要提高政治权利意识,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等政治事务,不断完善政治制度模式,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民主法治。人民当家做主是国家的本质要求和特征。国家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扩大人民有序参与政治,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完善基层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保障人民有效治理国家。个人作为国家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需要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依法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国家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深入推进科学立法、公正司法、严格执法、全民守法,促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不断增强全社会法治观念和规则意识,并内化为人们对规则秩序的普遍信仰与遵守。法治社会已经是当前的全民共识,家庭和个人需要积极参与国家的法治建设,推动相关的立法活动,用法治的思维和方法解决身边的问题,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

道德文化。国家加强社会道德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良好风尚,普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思想,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并通过在城乡的群众中制定和执行各种守则、公约,强化道德、纪律和法治教育。家庭中的道德教育构成社会道德建设的基础和重要内容,诚实、信用、爱国、敬业、和善等基本道德要求,需要从小在家庭环境中熏陶和培养。

文化建设可以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保证经济建设的正确发展方向。国家加强社会文化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不断增加民族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家庭承担着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社会文化的重要载体家风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在社会文化建设中发挥基础性作用,是推动和加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力量。

(三)维护统一

国家统一是国家安全、国家利益的根本保证,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国家统一主要是政令统一、法制统一、领土统一,维护国家统一既是各族人民不可动摇的意志和庄严神圣的使命,也是每个家庭和个人应尽的义务。

政令统一。政令统一是安邦定国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基石,是落实国家安全战略和国家安全政策,维护国家安全的基本前提。国家在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等方面需要政令统一,各级政府在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等方面实现步调一致,优化国家管理结构、管理资源和管理措施,推动经济社会的统筹协调发展。国家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机制,确保国家大政方针的执行不打折、不走样。各级国家机关要增强民主意识,发扬民主作风,接受人民监督,全面落实国家战略布局,完成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国家政令统一,国家政权才能坚强有力,国家统一局面才能稳固。维护国家政令统一,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党的领导。

法制统一。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坚持立法统一,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坚持司法统一,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制定司法解释和司法政策,统一案件裁判尺度,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坚持执法统一,建设法治政府,推进依法行政,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维护宪法权威。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逐利违法、徇私枉法。国家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形成人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领土统一。领土作为国家的基本要素,构成了国家的历史、文化、宗教等记忆的一部分,是人民自我认同和互相联系的纽带。祖国统一是全国各族人民长期愿望和根本利益所在。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国家把维护中央对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全面管治权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有机结合起来,确保“一国两制”方针不会变、不动摇,确保“一国两制”实践不变形、不走样,保持了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争取和平统一台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必须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持“九二共识”,深化两岸经济合作和文化往来,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携手两岸同胞共同反对一切分裂国家的活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