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生子女有很大的成长劣势吗?

独生子女有很大的成长劣势吗?

如何从心理学角度解析「独生子女家庭」和「多子女家庭」的利弊?


问题补充:在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了 36 年后的今天,生与不生二胎,又在这一夕间成了主流媒体、社交网络、学术团体以及大众茶余饭后的讨论热点。有人说,这是个喜大普奔的消息;有人说,政策放开了也养不起。在众说纷纭之中,徘徊在要不与不要之间的父母,又该如何做决定?说白了,这终究是单个家庭的决定,是个私事。不过我们不妨来看看科学研究怎么说,这或许能够给我们很多年轻的父母一些启发和帮助。


Dr.Song


独生子女的辩护方


在 19 世纪末,美国有学者提出,「只有一个孩子的家庭,本身就是一种疾病」。当然,这言过其实,过度地夸张了独生子女在成长发展中的劣势。但纵观中西方,民众普遍认为,独生子女比有兄弟姐妹的孩子,更具有攻击性强、更加自我中心、依附性更强、与人合作性较差、任性骄横,等等。


但是,美国研究人员于 1987 年在《婚姻和家庭》学术杂志上发表的研究,却强有力地对独生子女进行了辩护。这项研究对以往上百个研究的结果进行综合量化分析,发现独生子女和多子女家庭的孩子,在人格的十六个特质上并没有显著的区别,其中包括领导力、成熟度、外向性、社会融入度、受欢迎度、慷慨、合作、灵活性、情绪稳定性等。不仅如此,这个研究还发现,独生子女在某些方面的发展甚至超越了多子女家庭的孩子。比如,他们在成就动机和智力水平上,得分都比多子女家庭的孩子高。除此之外,这些孩子还展现出了更高的自尊水平。


有人可能会质疑,这项研究发表于 28 年前,是否对现在社会仍然有指导意义?后来,相当多的西方学者也不断地发现了独生子女的成长优势。独生的孩子,他们的父母会有更多的时间陪伴他们,把更多的关注和关心给他们。这些孩子,也因为父母对他们情感需求更为迅速地回应,而产生更高的安全感,更加的自信。此外,与有兄弟姐妹的孩子相比,独生子女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大人的活动中去,和父母以及其他大人有更多的言语交流,因此他们成熟得比较快。还有的研究表明,独生子女得到更多的家庭资源,比如更多的玩具和图书,更好的幼儿园学校等。他们平均智力水平要比多孩家庭的孩子高 3%左右,他们在校的学习成绩也更好。


兄弟姐妹之间,对父母的关注和家庭资源的争夺,会在孩子之间产生紧张的关系。特别当孩子们感觉到父母喜爱他们程度不同的时候,这种紧张关系会加剧。有时,这种恶化的关系有可能持续到成年,对他们的生活产生深远的负面影响。还有很多研究者关注出生顺序对多子女家庭孩子的影响。家庭中的第一个孩子,要承担弟弟妹妹出生后的失落和被忽视,并且被迫承担起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三个孩子的家庭,一般老大独立坚强,老三备受爱护,而中间孩子的发展也一直有争议。上有老大压头,下有老三收尾。中间的孩子,在不断地和其他孩子争夺父母的时间和注意力等资源的过程中,很可能变得非常自我中心。更有甚者,那种心理上的资源短缺的贫乏感,往往持续到成年,会影响到成年后工作和婚姻等的方方面面。


多子女家庭的支持者


2013 年,澳大利亚的研究人员,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以实验证据抨击了独生子女的人格缺点。参与研究的 500 左右个被试来自北京,他们出生在 1979 年(计划生育正式实施)前后 5 年内,并且成长于北京市。这些被试在实验室的环境下,被要求进行了一系列的简单游戏,这些游戏涉及和陌生人有金钱上的往来。研究发现,生于计划生育政策严格实施之前的被试,也就是家里有兄弟姐妹的人,他们倾向于更相信别人,也更值得别人信赖,他们的自省能力比较强,他们在游戏中表现得更加积极乐观,更愿意冒险且竞争意识较强。这些观察的结果,在控制了被试性别、教育程度、母亲的教育程度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后,仍然成立。


关于多子女家庭的孩子的成长优势,笔者曾和美国的一个专业的家庭咨询师聊过。在他咨询过的 100 多个家庭中,孩子们一致觉得,虽然他们有时候会讨厌自己的兄弟姐妹,也会发生这样那样的冲突,但他们最密切的最为可靠的伙伴始终是他们的兄弟姐妹。兄弟姐妹的关系,不仅仅是简单地陪伴,他们更是对方的镜子。孩子从这面镜子中,看到了自己,学会了从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从而培养了学习解决人际冲突的能力。而这些能力,对他们日后的婚恋关系、朋友关系以及普通的人际关系,都大有裨益。


研究还表明,兄弟姐妹的存在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大有好处。因为这种血缘的连接,可以在个体面临重大压力生活事件时,降低事件对个体的伤害,包括减少抑郁焦虑等。这也是独生子女家庭的一个明显弊端,当父母年老的时候,独自照顾父母的辛苦和压力,会让个体不堪重负身心憔悴。


独生的子女的父母,往往不自觉间对孩子过分关注。这种关注,一方面养成了孩子自恋自我中心的个性。另一方面,无形之中传递了高期望,给孩子施加了过多的心理压力。更有甚者,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期望他们完成自己没有实现的愿望和梦想。以爱的伟大名义,控制了孩子的人生,因此造成了很多畸形的亲子关系。


——————


以上内容首发于「云端心理实验室」公众号(cpsylab)


2015-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