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活中的各类用水水质要求
什么是水质
水质是水体质量的简称。它标志着水体的物理(如色度、浊度、嗅味等)、化学(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含量)和生物(细菌、微生物、浮游生物、底栖生物)的特性及其组成的状况。为评价水体质量的状况,规定了一系列水质参数和水质标准。如生活饮用水、工业用水和渔业用水等水质标准。
水质污染原因
未经人类活动污染的自然界水的物理化学特性及其动态特征:物理特性主要指水的温度、颜色、透明度、嗅味。水的化学性质由溶解和分散在天然水中的气体、离子、分子、胶体物质及悬浮质、微生物和这些物质的含量所决定。天然水中溶解的气体主要是氧和二氧化碳;溶解的离子主要是钾、钠、钙、镁、氯、硫酸根、碳酸氢根和碳酸根等离子。生物原生质有硝酸根、亚硝酸根、磷酸二氢根和磷酸氢根离子等。此外,还有某些微量元素,如溴、碘和锰等。胶体物质有无机硅酸胶体和腐殖酸类有机胶体。悬浮固体以无机质为主。微生物有细菌和大肠菌群。
天然水评价指标
天然水评价指标一般为色、嗅、味、透明度、水温、矿化度、总硬度、氧化-还原电位、pH值、生化需氧量和化学需氧量等。天然水中的大气降水水质与当地的气象条件和降水淋溶的大气颗粒物的化学成分有关;地表水水质与径流流程中的岩石、土壤和植被有关;地下水水质主要与含水层岩石的化学成分和补给区的地质条件有关。
水质归类
(1)饮用水类:
饮用水I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质未受污染。
饮用水II类——较清洁,过滤后可成为饮用水。
饮用水III类——过滤清洁后可用作普通工业用水。
(2)污水类:
IV类——普通农业用水,灌溉用。
V类——普通景观用水。
劣V类——无用脏水。
水质的划分标准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限值单位:毫克/升。
序号Ⅰ类Ⅱ类Ⅲ类Ⅳ类Ⅴ类
①水温(℃)人为造成的环境水温变化应限制在:周平均最大温升≤1周平均最大温降≤2
②pH值(无量纲)6~9
③溶解氧≥饱和率90%(或7.5)6532
④高锰酸盐指数≤2461015
⑤化学需氧量(COD)≤1515203040
⑥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334610
⑦氨氮(NH3-N)≤0.0150.51.01.52.0
⑧总磷(以P计)≤0.02(湖、库0.01)0.1(湖、库0.025)0.2(湖、库0.05)0.3(湖、库0.1)0.4(湖、库0.2)
⑨总氮(湖、库,以N计)≤0.20.51.01.52.0
⑩铜≤0.011.01.01.01.0
锌≤0.051.01.02.02.0
氟化物(以F-计)≤1.01.01.01.51.5
硒≤0.010.010.010.020.02
砷≤0.050.050.050.10.1
汞≤0.000050.000050.00010.0010.001
镉≤0.0010.0050.0050.0050.01
铬(六价)≤0.010.050.050.050.1
铅≤0.010.010.050.050.1
氰化物≤0.0050.050.20.20.2
挥发酚≤0.0020.0020.0050.010.1
石油类≤0.050.050.050.51.0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0.20.20.20.30.3
硫化物≤0.050.10.20.51.0
粪大肠菌群(个/升)≤20020001000020000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