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我还没来得及给您搓澡呢

13.爸爸,我还没来得及给您搓澡呢

2009年12月2日一个大雾夹杂着寒风的日子,中午还和我聊天的父亲傍晚却安详而又悄无声息地离开了热爱他的儿孙们。

当我发疯似的赶到父亲的床前时,他已经闭上了眼睛。我的脸紧紧地贴在父亲那尚有余温的面颊上,嘴里喃喃地说着:“爸爸,我还没来得及给您搓澡呢……”此时泪水不断地从我眼眶涌出,平生我还是第一次与父亲如此亲近的接触,但也是最后一次。

今天当我回忆起父亲生前对我讲起他的往事时,他的表情是那样的兴奋与满足。我努力地想象着当年一个17岁的江南少年,怀揣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和改变贫穷落后生活的希冀,毅然得跨过长江追随他的梦想,从此改变了父亲一生的命运。

10余年的军旅生涯造就了父亲刚毅的性格。父亲生性开朗,为人善良,乐于助人。“文化大革命”期间他仗义执言,不怕打击,勇敢地救助老干部。转业到地方后,他工作努力,多次得到单位的嘉奖。2009年3月当父亲被查出下咽癌后,他仍然保持着乐观的心态,经过一个夏天的放疗后,父亲的病情有了很大好转,连主治医生也说不可思议。

父亲知道我工作忙,有时我不能看望父亲时,常常打个电话问候一下,父亲为了不影响我的工作,总回答说:“我很好,不要担心。”就在父亲离开我们的前三天时,父亲对我说:“过几天我洗澡时,你给我搓搓后背。”这些天每当我想起父亲这最后的愿望儿子没能满足时,我内心总是充满内疚与不安。数次我自言自语地说:“爸爸,对不起,儿子真没用。”

20多天过去了,当我一个人坐在父亲住过的房间里时,儿时的往事不断地浮现在我眼前。在我童年的记忆里,父亲好像很少对我笑,我一直以为父亲不喜欢我,每当我看见姐姐的头上又戴上一个漂亮的发卡,身上又多了一条蓝色布裤子时,我心里总在怨恨父亲,以至于我放学后,看到父亲的那辆28自行车放在院内时,常常放慢脚步。后来我发现父亲每次买完书后常对我笑着说:“看完我提问啊。”天哪,原来这笑可不白笑呀。还好父亲买的连环画我都爱看。我在收拾父亲的遗物时,搬走了整整一大箱发黄的书籍,每本书上都清晰地记载着购买日期和地点,甚至书里还有书签。我可以告诉父亲我现在能看懂这些书了。长大了我才懂得父亲是爱我的。临出门望着他老人家的遗像,心里默默地祝父亲在天堂生活得更加精彩。(来源于《北京晨报》)

【编者点评】大家对《示儿》这首诗都很熟悉了,“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现在想起来,是那么悲伤。子欲养而亲不待,父亲啊父亲,你用你的肩膀撑起了整个家,你的身躯不再伟岸,不再挺拔,可是儿女们却总是忙,不能回家。如果你是一个有情义的人,不要等到父母去了天堂才给他们你的爱,那时候太晚了。

浙江日报上曾在网上发起过讨论:“假如你和父母分隔两地,每年你能回去几次,一次几天?除去应酬朋友、睡觉,你有多少时间真正和爸妈在一起?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是72岁,就算爸妈能活到85岁,这辈子你还能和爸妈相处多久?”

几天不到,这样一道简单的亲情计算题,在天涯、新浪、搜狐等各大论坛广泛流传,引发了无数人的共鸣。很多算过这道题的人,突然意识到,未来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竟然只能以“次数”和“天数”来计算,而且是见一次少一次,陪一天少一天。

有人曾经说过,她今年已经24岁了,从上学到开始工作,虽然空闲时间是有的,可是真正回家的时间却只有一年两次,每次只有不到十天,除去探亲访友,时间只有5天,真正能陪妈妈的时间大概只有20小时。在今后的岁月里,她能在妈妈身边的时间不超过600小时,也就是25天,还不到一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