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7  掩密分析的框架及方法

4.17 掩密分析的框架及方法

信息隐匿技术安全性的攻击框架如图4-12所示。将信息隐匿的安全性攻击框架分为学习过程和决策过程。该框架也可看成掩密分析和框架。学习过程包括从学习样本中进行数据分析、建立特征滤波器提取特征、建立假设和进行假设检验等。学习样本指信息隐匿前掩护信息和相应的隐匿信息后的含密信息。如果有此类的学习样本,即使在不知信息隐匿原理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对学习样本的比较和数据分析,观察出由于隐匿信息而带来的数据特性变化,从而构建出表征变化的特征滤波器。特征滤波器的这种由学习样本找出特征的过程称为学习过程和特征提取。提取的特征还需要在以后的判断结果中进行反馈加以修正。提出特征之后,需要根据此特征建立判断。包括建立假设和假设检验。

决策过程是利用学习过程中建立的特征滤波器及其相应的检验对数据进行检测和判断。公开通信中的数字媒体通过特征滤波器后,针对不同的特征进入各自的检验模块中,计算出隐匿信息的概率,最后通过融合决策判断有无隐匿信息。这样通过对隐匿信息的攻击达到掩密通信的目的。

978-7-111-42346-1-Chapter04-68.jpg

图4-12 信息隐匿技术的安全性攻击框架图

a)学习过程 b)决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