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产生立体感,出现物体明暗调子的规律可归纳为“三面五调”。 物体在受光的照射以后,呈...
2025年09月26日
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产生立体感,出现物体明暗调子的规律可归纳为“三面五调”。 物体在受光的照射以后,呈现出不同的明暗,受光的一面叫亮面,侧受光的一面叫灰面,背光的一面叫暗面。 调子是指画面不同明度的黑白层次,是指面所反映光的数量,也就是面的深浅程度。在三大面中,根据受光的强弱不同,还有很多明显的区别,形成了5个调子。除了亮面的亮调子、灰面的灰调和暗面的暗调之外,暗面由于环境的影响还出现了“反光”。另外,在灰面与暗面交界的地方,它既不受光源的照射,又不受反光的影响,因此挤出了一条最暗的面,叫“明暗交界”。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五大调子”。 在APPUI设计中,无须把所有的调子绘制出来。一般而言,要表现物体的厚度,有两个部分必不可少,分别是受光部分和阴影部分。 我们需要清楚光源从哪里来,高光的位置决定了阴影的位置,如图2‑164所示。
图2‑164 光与影
影响光的因素主要是结构,其次是材质对光的反射比例。
1.透明材质
透明材质的有玻璃、宝石等。
在透明材质的物体上,如果表面光滑,光会在入射面有一个较强的反射高光。
且当光线穿过物体后,会在物体内的后方投射出一块光斑,如图2‑165所示。
图2‑165 强反光与投射光斑
在物体不直接和光源成直射角的边缘,会形成一些较深的颜色,如图2‑166所示。
图2‑166 边缘颜色深
通过透明物体可以看到后面的图像,如图2‑167所示,且会根据透明物体的造型及反射率进行一定的扭曲和折射。
图2‑167 透明物体可以看到后面的图像
2.厚实材质
厚实材质的如金属、木材、不透明塑料等。
厚实材质的高光正常,高光颜色介于照射光和物体本身的混色。光线不会穿透物体,所以“三大调”“五大面”都很明显,因此在绘制时要注意物体的明暗交界线,如图2‑168所示。
图2‑168 厚实材质
周围的光投射在地表后会反射到物体的背面,所以背面不是最暗的,如图2‑169所示。
图2‑169 背景不是最暗的
3.粗糙暗哑材质
粗糙暗哑材质如水泥、原石、磨砂橡胶等。此类表面凹凸不平,所以高光比较柔和,光影变化也不强烈,如图2‑170所示。
图2‑170 粗糙暗哑材质
4.光滑坚硬材质
光滑坚硬的材质如抛光大理石、清漆木头等。
高光强且面积小,反射的也是光源本身的颜色,如图2‑171所示。
光滑的物体会对周围的环境进行反射,并在物体表明进行扭曲和拉伸。
图2‑171 高光强且面积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