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 概述
在本书第3章中分析了常用有色金属(铜、铝、钛、镍)及其合金的性质、分类和用途及其自身同种金属的焊接性后,再讨论异种有色金属组合的焊接就容易多了。表4-1是常用有色金属铜、铝、钛、镍及铁等金属元素的物理性能及化学性能,表中列入铁元素只是为了作个参考。
表4-1 常用有色金属铜、铝、钛、镍及铁等金属的物理性能及化学性能
由表4-1可知,铜、铝的物理性能与铁相比,其最大的特点和优势是导热性和导电性极好。因此,铜、铝最大的用途是作为导电材料和散热材料。与焊接有关的是作为导电材料的铜和铝,金属材料的导电性和导热性是相互关联的,导电性好的金属其导电性也必然好。
纯铜(紫铜)与纯铝的导电性及导热性最好,铜、铝中分别加入了不同的合金元素,则成为铜合金(黄铜、青铜、白铜)、铝合金(铝-铜合金、铝-锰合金、铝-硅合金)之后,其导电性和导热性逐渐变差,甚至不如低碳钢(如白铜等)。当然这些合金可获得其他优异的力学性能或耐蚀性。因此作为导电、散热材料,纯铜和纯铝是首选的最佳金属材料。银的导电、导热性比铜、铝更好,但银的资源有限,价格比较昂贵,而且力学性能较差(强度低),不可能作为工程结构材料来使用。
所以本节中只介绍铜与铝组合的焊接,只限于工业纯铜(紫铜)与工业纯铝组合的焊接,即两种导电金属材料的焊接。
铜与铝都是制作导电的材料,因为铝的密度仅为铜的1/3,价格也便宜很多,而且资源丰富,所以从降低成本、减轻重量及合理利用资源等方面考虑需要以铝代铜。但铝的导电性比铜差,电阻率比铜大60%左右,而且抗拉强度σb很低,仅为80~100MPa,而铜的抗拉强度σb在392~492MPa之间,因此以铝代铜又有一定制约条件。在实际生产中,为了充分发挥铝和铜各自的优点,谋求最好的技术经济性,常常是铝、铜共用,制成铝、铜复合结构,这就经常遇到需要将铝和铜牢固地连接起来的问题。铝的表面极易氧化,所形成的氧化膜也十分牢固,且电阻率非常大,可见铝与铜之间采用机械连接是不可靠的,所以在生产中广泛应用焊接方法来实现其连接,以提高铜与铝焊接接头的综合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