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5-16  施工图审查内容

图5-16 施工图审查内容

978-7-111-49035-7-Chapter05-25.jpg

造价员小经验:

工程量审查注意问题

(1)土方工程:

1)平整场地、挖地槽、挖地坑、挖土方工程量的计算是否符合定额计算规定和施工图样标示尺寸,土壤类别是否与勘察资料一致,地槽与地坑放坡、带挡土板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有无重算和漏算。

2)回填土工程量应注意地槽、地坑回填土的体积是否扣除了基础、垫层所占体积,地面和室内填土的厚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3)运土方的审查除了注意运土距离外,还要注意运土数量是否扣除了就地回填的土方。运土距离应是最短运距,需作比较。

(2)打桩工程:

1)注意审查各种不同桩料,必须分别计算,施工方法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或经设计院同意。

2)桩料长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桩料长度如果超过一般桩料长度需要接桩时,注意审查接头数是否正确。

(3)砖石工程:

1)墙基与墙身的划分是否符合规定。

2)按规定不同厚度的墙、内墙和外墙是否是分别计算的,应扣除的门窗洞口及埋入墙体各种钢筋混凝土梁、柱等是否已经扣除。

3)不同砂浆强度的墙和定额规定按m3或按m2计算的墙,有无混淆、错算或漏算。

(4)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

1)现浇与预制构件是否分别计算,有无混淆。

2)现浇柱与梁,主梁与次梁及各种构件计算是否符合规定,有无重算或漏算。

3)有筋和无筋构件是否按设计规定分别计算,有无混淆。

4)钢筋混凝土的含钢量与预算定额的含钢量发生差异时,是否按规定予以增减调整。

(5)木结构工程:

1)门窗是否分别不同种类,按门、窗洞口面积计算。

2)木装修的工程量是否按规定分别以“延长米”或“m2”计算。

(6)楼地面工程:

1)楼梯抹面是否按踏步和休息平台部分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2)细石混凝土地面找平层的设计厚度与定额厚度不同时,是否按其厚度进行换算。

(7)屋面工程:

1)卷材屋面工程是否与屋面找平层工程量相等。

2)屋面保温层的工程量是否按屋面层的建筑面积乘以保温层平均厚度计算,不做保温层的挑檐部分是否按规定不作计算。

(8)构筑物工程:

当烟囱和水塔定额是以座编制的,地下部分已包括在定额内,按规定不能再另行计算。审查是否符合要求,有无重算。

(9)装饰工程:

内墙抹灰的工程量是否按墙面的净高和净宽计算,有无重算或漏算。

(10)金属构件制作工程:

金属构件制作工程量多数以“t”为单位,在计算时,型钢按图示尺寸求出长度,再乘以每米的重量;钢板要求算出面积,再乘以每平方米的重量。审查是否符合规定。

(11)水暖工程:

1)室内外排水管道、暖气管道的划分是否符合规定。

2)各种管道的长度、口径是否按设计规定计算。

3)室内给水管道不应扣除阀门、接头零件所占的长度,但应扣除卫生设备(浴盆、卫生盆、冲洗水箱、淋浴器等)本身及所附带的管道长度,审查是否符合要求,有无重算。

4)室内排水工程采用承插铸铁管,不应扣除异形管及检查口所占长度。审查是否符合要求,有无漏算。

5)室外排水管道是否已扣除了检查井与连接井所占的长度。

6)暖气片的数量是否与设计一致。

(12)电气照明工程:

1)灯具的种类、型号、数量是否与设计图一致。

2)线路的敷设方法、线材品种等,是否达到设计标准,工程量计算是否正确。

(13)设备及其安装工程:

1)设备的种类、规格、数量是否与设计相符,工程量计算是否正确。

2)需要安装的设备和不需要安装的设备是否分清,有无把不需安装的设备作为安装的设备计算安装工程费用。

以上是施工图预算工程量审查应注意的问题,也是施工图预算编制中工程量计算应注意的问题。

施工预算审查的步骤

(1)做好审查前的准备工作。

1)熟悉施工图样。施工图是编审施工图预算分项数量的重要依据,必须全面熟悉了解,核对所有图样,清点无误后,依次识读。

2)了解施工图预算包括的范围。根据施工图预算编制说明,了解施工图预算包括的工程内容。例如配套设施、室外管线、道路以及会审图样后的设计变更等。

3)弄清施工图预算采用的单位估价表。任何单位估价表或预算定额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应根据工程性质,收集资料相应的单价、定额资料。

(2)选择合适的审查方法,按相应内容审查。

由于工程规模、繁简程度不同,施工方法和施工企业情况不一样,所编施工图预算质量也不同,因此需选择适当的审查方法进行审查。

(3)施工图预算调整。

综合整理审查资料,并与编制单位交换意见,定案后编制调整后的施工图预算。审查后,需要进行增加或核减的,经与编制单位协商,统一意见后,进行相应的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