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看点

精彩看点

利西马科斯家族的情况——王位继袭制——王位承袭的难点——例子——回到马其顿的历史——关于利西马科斯力量与勇气的故事——利西马科斯被囚到地牢与狮子共处——阿玛斯特里斯和她的两个儿子——阿尔西诺埃——托勒密家族中的不和——不和的由来——家族的描述——托勒密·塞劳努斯——矛盾从埃及转移到马其顿——利桑德拉——阿尔西诺埃嫉妒和憎恶——阿加索克利斯遭囚禁——危及孩子——利桑德拉逃走——集结兵力——殊死决斗——托勒密·塞劳努斯——鲁莽的性格——费拉德尔普斯与塞琉古的联盟——塞琉古的计划——托勒密·塞劳努斯考虑叛变——阿尔戈斯——托勒密·塞劳努斯赶往马其顿——托勒密·塞劳努斯的对手和仇敌——各自的主张——托勒密·塞劳努斯与安提柯一世的较量——阿尔西诺埃和她的孩子——撤回卡桑德拉——托勒密·塞劳努斯提议娶阿尔西诺埃——托勒密·塞劳努斯大获成功——外敌入侵的威胁——托勒密·塞劳努斯自卫——托勒密·塞劳努斯惨死

读者们也许还记得,皮洛士出征意大利之前曾出兵马其顿。当时与他对战的是利西马科斯。皮洛士离开马其顿后,利西马科斯统治马其顿多年。后来,利西马科斯在一次政变中被迫让位。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古代权力分配制度的特点——古代盛行王位世袭制,并且君主的权力至高无上。

研究政治体制的学者认为,王位世袭制与选举任命制相比有绝对优势,那就是它具有确定性。在王位世袭制国家,一旦君王驾崩,国家的最高权力自然转移到君王的嫡长子手里。然而,如果在选举任命制国家,要进行选举。而选举必然产生争论,争论导致政权分化,最终形成党派。党派之间还要立论争辩,争辩完才有结果,而争辩的结果不一定服众。因此,王位世袭制更简单透明,更具确定性,而选举制会引发无穷的争议,甚至导致内战爆发。

从理论角度看,王位世袭制的确比选举制有优势。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发现王位世袭制也有不确定性,甚至情况会更复杂。在国王驾崩之后,仅有一名继承人的情况往往不存在。王室有很多分支,各分支之间的关系相当复杂。这些关系会因婚约而联结,也会因军事行动或变革而改变。王室成员关系错综复杂,很难理清。比如,法国王室成员的关系就是这样。波旁家族、奥尔良家族和拿破仑家族都宣称自己有权执掌最高权力,三方都宣称自己是合法继承人。争端只能凭借三方的实力解决,别无他法。即使想按照律法和平解决争端,也没有任何一条律法适用。或者是相关律法太复杂,理论上根本解决不了。因此,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用实力说话

实际上,古代王朝的历史是由不同家族或同一家族不同分支之间抗争和夺权组成的,因为每一方都会宣称自己拥有合法继承权。历史里充满了阴谋和血战。皮洛士出征意大利和西西里岛期间,马其顿就经历了这样一段血雨腥风的日子。这段日子里主要涉及利西马科斯家族及其继承人的事情。接下来我们详细来看一下。

利西马科斯在位期间发行的货币,上面的人物头像为利西马科斯

皮洛士出征意大利之前,一直在马其顿战场与利西马科斯较量。利西马科斯当时已经上了年纪,他大概七十多岁。利西马科斯曾追随亚历山大大帝多年,他是亚历山大大帝手下最杰出的将领。据说,利西马科斯年轻时力大无比,非常勇猛,军中流传着许多他的故事。比如,利西马科斯有次在叙利亚狩猎遇到一头巨大的狮子,经过一番拼杀,利西马科斯虽然伤痕累累,但他还是成功杀死了狮子。还有一个故事,讲的是利西马科斯无意中惹怒了亚历山大大帝,亚历山大大帝下令将利西马科斯处死。处死的方式极其残忍,是把他扔到狮子的洞穴里。当时盛行这种行刑方式。据说这样做可以达到两个目的:一是可以惩罚犯人;二是对狮子有益。因为给狮子投食活人,可以激发狮子的本性,让它更加残暴,这样的狮子才更具价值。然而,在惩罚利西马科斯时,这两个目的都没能达成。被投入洞穴后,利西马科斯立即对狮子发起攻击。尽管他没有兵器,但他还是成功地杀死了狮子。亚历山大大帝非常钦佩利西马科斯身处绝境时爆发出来的力量,于是赦免了他,让他官复原职。

利西马科斯一直追随亚历山大大帝,直到亚历山大大帝驾崩、几位将领瓜分完帝国。利西马科斯占据了马其顿东部的色雷斯。因此,利西马科斯也是色雷斯国王。利西马科斯娶的好几任妻子都给他招来不少麻烦。利西马科斯的第二任妻子是一位来自西西里岛的公主,她叫阿玛斯特里斯。嫁给利西马科斯时,阿玛斯特里斯是个寡妇,还带着两个孩子。利西马科斯娶了阿玛斯特里斯不久就与她断绝了关系。无奈之下,阿玛斯特里斯带着孩子回到西西里岛的一个城邦。当时,孩子尚未成年,因此,阿玛斯特里斯一直以孩子的名义执政。后来,两个孩子与阿玛斯特里斯发生冲突,为了夺权他们竟然将阿玛斯特里斯溺毙。利西马科斯觉得心中有愧,认为是自己导致了阿玛斯特里斯的死亡。为了替阿玛斯特里斯报仇,利西马科斯出兵西西里岛,占领了那座城邦,抓了阿玛斯特里斯的两个儿子,并将他们处死。

抛弃阿玛斯特里斯后,利西马科斯又娶了阿尔西诺埃二世。阿尔西诺埃是位埃及公主,她是托勒密一世的女儿,而托勒密是当时的埃及法老拉古斯的儿子。不知道是因为阿尔西诺埃太有魅力,还是因为阿玛斯特里斯脾气差、品行坏,总之,利西马科斯抛弃了阿玛斯特里斯,娶了阿尔西诺埃。

阿尔西诺埃二世

利西马科斯非常希望享受到家庭平静与和睦带来的欢乐,但娶了阿尔西诺埃后,他就再也没有享受过家庭的温暖。托勒密家族成员长期不和。阿尔西诺埃嫁给利西马科斯之后,两国又缔结了一桩婚约。从此,托勒密家族的不和转到利西马科斯的家族中,并给利西马科斯家族造成致命的打击。

事情是这样的:托勒密一世的第一任妻子是安提帕特的女儿欧律狄刻。当欧律狄刻随托勒密前往埃及时,欧律狄刻还带了贝勒尼基一世。贝勒尼基一世是一位年轻漂亮的寡妇。当时,欧律狄刻想带着贝勒尼基一世可以做伴,但她没想到,贝勒尼基一世获得了托勒密的宠爱,最后,托勒密一世竟然娶了贝勒尼基一世。从此,欧律狄刻和贝勒尼基一世成了仇敌。而利西马科斯娶的正是贝勒尼基一世的女儿。此外,贝勒尼基一世还有一个儿子,叫托勒密。托勒密一世驾崩之后,他们的儿子托勒密继承了王位。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托勒密·费拉德尔普斯,也就是托勒密二世,托勒密王朝的第二任法老。

贝勒尼基一世和欧律狄刻分属托勒密王室两大家族,关系非常敏感。欧律狄刻这一支是托勒密王室的另一分支。欧律狄刻也有一双儿女,儿子叫托勒密·塞劳努斯,女儿叫吕珊德拉。曾经,贝勒尼基一世和欧律狄刻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但现在成为仇敌,并且各自有拥护者和追随者。多年来,双方一直想削弱、消灭对方,不断地相互诋毁、陷害、争吵。利西马科斯娶的是贝勒尼基一世的女儿。因此人们觉得,贝勒尼基一世所属分支会对利西马科斯政权产生比较大的影响。但后来,两家族之间又缔结一桩婚约。利西马科斯的儿子阿加索克利斯娶了欧律狄刻的女儿利桑德拉。从此,家庭关系更加复杂了。作为国王利西马科斯的妻子,阿尔西诺埃代表母亲贝勒尼基一世这一分支,而利桑德拉作为国王的儿媳,代表着欧律狄刻这一支。贝勒尼基一世和欧律狄刻之间的仇恨转到阿尔西诺埃和利桑德拉身上。阿尔西诺埃和利桑德拉长期不和,她们都想灭掉对方,这使利西马科斯非常困扰。

右图为贝勒尼基一世

左图为托勒密二世

在阿尔西诺埃和利桑德拉的较量中,阿尔西诺埃必然占上风。因为阿尔西诺埃是王后,而利桑德拉只是国王的儿媳。但利桑德拉的地位很高,影响力也非常大,这是因为阿加索克利斯为利西马科斯开疆拓土,屡建战功,深受百姓的尊敬和喜爱。不管是城中百姓还是军中将领都看好他,认为他是国家的希望和骄傲。

阿加索克利斯响亮的名声势必会激起阿尔西诺埃的恨意。阿尔西诺埃和利桑德拉本是同父异母的姐妹,但她们母亲之间的仇恨注定了她俩生来就是敌人。阿尔西诺埃想方设法削弱阿加索克利斯的影响力,每一次都被阿加索克利斯小心避开了。后来,阿尔西诺埃撺掇利西马科斯,让他觉得阿加索克利斯要篡位夺权。真相不得而知,重点是,利西马科斯相信了。他下令逮捕阿加索克里斯,将他捉拿入狱,随后又下令将其毒死。利桑德拉得知此事既愤怒又伤心。她非常担心自己以及孩子和哥哥的安危。此时,哥哥托勒密·塞劳努斯正好陪在她身边。马其顿已经不是安全之所,于是,利桑德拉带着孩子和哥哥以及一些忠仆开始逃亡。他们一直逃到亚洲,得到了叙利亚国王塞琉古一世的庇护。

塞琉古一世也曾追随过亚历山大大帝,他是除了利西马科斯外,当时还活着的唯一一位大将。塞琉古也上了年纪,大概有七十五岁左右。一般来说,人到了这个年纪就会放下从前的恩怨纠葛安度晚年。但事实正好相反,塞琉古非常欢迎利桑德拉来到自己身边,这样他就有仗可打了。利桑德拉到达叙利亚不久,马其顿许多贵族和首领紧随其后也来到叙利亚。因为,此时,利西马科斯采取了极端措施将这些人赶出了马其顿。这些人聚集在塞琉古一世的朝堂上,在利桑德拉和托勒密·塞劳努斯面前,谋划进军马其顿,他们发誓要为阿加索克利斯报仇雪恨。很快,塞琉古一世就同意了计划,他正式向马其顿宣战。

利西马科斯没有坐以待毙,他很快集结军队,并率军穿过达达尼尔海峡,进入小亚细亚,迎战塞琉古一世。两军在佛里吉亚交战。经过激烈的战斗,利西马科斯战败被杀。

利西马科斯死后,塞琉古一世率军穿过达达尼尔海峡,进军马其顿。他准备将占领包括色雷斯在内的各个王国。在此过程中,托勒密·塞劳努斯一直同行。读者们应该还记得,托勒密·塞劳努斯是埃及法老托勒密一世的儿子,他的母亲是欧律狄刻。从表面上看来,托勒密·塞劳努斯并没有权利当马其顿国王。但他的母亲欧律狄刻是安提帕特的女儿。而在亚历山大大帝驾崩后,安提帕特曾在马其顿摄政多年。因此,安提帕特在马其顿的名声非常好。直到现在,马其顿的百姓还是很敬重安提帕特。因此,托勒密·塞劳努斯认为,安提帕特是亚历山大大帝的继承人,而自己是安提帕特的孙子和继承人,那么他比任何人都有权登上马其顿的王位。

塞琉古一世的头部雕像

此前,托勒密·塞劳努斯在马其顿生活过一段时间,他当时住在利西马科斯宫中。托勒密·塞劳努斯性格比较鲁莽,行事冲动。当初,托勒密·塞劳努斯与托勒密二世的族人发生口角时,他因无法忍受父亲对贝勒尼基一世及其孩子的偏爱,一气之下离开埃及去了马其顿。实际上,托勒密一世让贝勒尼基一世的孩子继承法老位置的重要原因就是托勒密·塞劳努斯的脾气过于暴躁。不论实际情况如何,总之,托勒密·塞劳努斯与父亲争吵后,就去马其顿投奔妹妹利桑德拉了。托勒密·塞劳努斯到马其顿之后,参与了马其顿王国的很多事务。阿加索克利斯被毒杀后,托勒密·塞劳努斯跟着妹妹投奔塞琉古一世。托勒密·塞劳努斯以为塞琉古一世是自己的盟友。于是,在塞琉古一世向利西马科斯宣战时,托勒密·塞劳努斯错把自己当成此行的指挥官,错把此次行动的目的想成帮自己夺取马其顿的王位。

塞琉古一世的想法截然不同。他从来没有想过要为托勒密·塞劳努斯的利益而战。他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开拓疆土。至于托勒密·塞劳努斯,塞琉古一世只是把他当成一个追随者、帮手,从来没把他当成重要人物。托勒密·塞劳努斯得知塞琉古一世的想法后,认为塞琉古一世在无耻地利用自己,于是他决定找机会杀了塞琉古一世。

塞琉古一世没想过托勒密·塞劳努斯会对自己起杀心,因此,对他没有丝毫的防范。于是就率军进入了色雷斯。后来,塞琉古一世到达一个小镇,当地的百姓告诉他,这个小镇名叫阿尔戈斯。听到这个名字,塞琉古一世变得非常紧张。原来多年前,塞琉古一世曾收到神谕,警告他要小心提防阿尔戈斯,因为命中注定他在阿尔戈斯会有危险。之前,塞琉古一世一直以为阿尔戈斯指的是希腊的阿尔戈斯城,但他从来不知道色雷斯也有一个地方叫阿尔戈斯。如果知道,他一定会避开这里。现在,塞琉古一听到阿尔戈斯这个名字就觉得有坏事要发生,于是他立即下令撤退。但还没等他行动,厄运就降临了。托勒密·塞劳努斯悄悄走到年老的塞琉古一世身后,用匕首刺向塞琉古一世。很快,塞琉古一世就倒地身亡。

托勒密·塞劳努斯立即组织了一批人赶往马其顿。在那里,托勒密·塞劳努斯为自己加冕,自立为王。这时,托勒密·塞劳努斯发现,马其顿的政权已分为多个派别,每个派别都有自己的主张。托勒密·塞劳努斯没有处理这些党派纷争,而是尽力拉拢安提帕特的旧友故交,并不断宣称自己是安提帕特的孙子和继承人。此外,托勒密·塞劳努斯还不断安抚利西马科斯的拥护者,宣称自己已经为利西马科斯报仇了。某种程度上,托勒密·塞劳努斯的这一说法是对的,塞琉古一世杀了利西马科斯,而他又杀了塞琉古一世。托勒密·塞劳努斯的说法虽然合情合理,但他偏偏是靠武力稳固自己的统治,使他看起来像是用武力征服马其顿,而不是顺应民意继承王位。

安条克一世

托勒密·塞劳努斯很快就树敌无数,其中最主要的三位对手是安条克一世、安提柯一世和皮洛士。安太阿卡斯是塞琉古一世的儿子,他认为父亲攻下马其顿,拥有马其顿的统治权。托勒密·塞劳努斯杀死了塞琉古一世,但他无权统治马其顿。安太阿卡斯作为塞琉古一世的儿子,他有权夺回父亲打下的江山。安提柯一世是德米特里厄斯的儿子。在利西马科斯进攻马其顿之前,马其顿一直处于德米特里厄斯的统治之下。安提柯一世认为,德米特里厄斯是继安提帕特之后世人公认的君王,自己作为德米特里厄斯的继承人,有权统治马其顿。皮洛士也宣称自己拥有继承权,因为在利西马科斯统治马其顿之前,皮洛士已经征服了马其顿。利西马科斯既然已经驾崩,那么皮洛士有权收回马其顿。总之,这四个人都想当国王,要么宣称自己有合法继承权,要么强调自己曾征服过马其顿。他们的争执太激烈了,一时之间谁也说不好究竟让谁登上王位。最后,只能看谁的实力最强。

托勒密·塞劳努斯最先对抗的是安提柯一世的进攻。安提柯一世率海、陆两军同时进攻马其顿。经过激烈的战斗,安提柯一世的军队双线败落。托勒密·塞劳努斯获胜,他的地位也通过此次战斗得以巩固和提高。紧接着,在继承马其顿国王王位后,托勒密·塞劳努斯分别与其他两方缔结了和平协定。托勒密·塞劳努斯答应皮洛士,只要皮洛士不再插手马其顿事务,他愿意提供五千步兵、四千匹战马以及五十头大象支援皮洛士在西西里岛和意大利的战事。

这样一来,托勒密·塞劳努斯只有一件事情还没有解决——利西马科斯的妻子阿尔西诺埃还活着。读者们应该还记得,阿尔西诺埃是利桑德拉同父异母的姐妹,正是她的嫉妒才导致阿加索克利斯惨死和利桑德拉的逃亡,也正是利桑德拉的逃亡引发了塞琉古一世的出征和后来的一系列事件。利西马科斯死后,阿尔西诺埃没有立即向新政权投降,而是带着儿子,也就是色雷斯王国的继承人,逃到了一个经济富裕、防御工事坚固的小城卡桑德拉。阿尔西诺埃很清楚,她已经没有办法扶植儿子登上王位了,但她不能向敌人投降,她应该守住卡桑德拉城,直到国家形势转变。当然,托勒密·塞劳努斯也认为,阿尔西诺埃是一个强劲、危险的敌人。战胜安提柯一世、与皮洛士和安太阿卡斯和解之后,托勒密·塞劳努斯立即向卡桑德拉进军。在路上,托勒密·塞劳努斯一直在思考拿下阿尔西诺埃和她儿子的办法。

最终,托勒密·塞劳努斯决定,在使用武力之前,他要先用诡计骗阿尔西诺埃一下。托勒密·塞劳努斯派人送信给阿尔西诺埃,说与其彼此争夺,不如团结起来。托勒密·塞劳努斯提议阿尔西诺埃嫁给自己。托勒密·塞劳努斯还说,他愿意娶她,愿意将她的儿子视如己出。这样一来,所有的问题都迎刃而解。

阿尔西诺埃接受了托勒密·塞劳努斯的建议。阿尔西诺埃虽然是利桑德拉同父异母的妹妹。但当时阿尔西诺埃是可以嫁给托勒密·塞劳努斯的。接受建议后,阿尔西诺埃打开了城门。托勒密·塞劳努斯进城之后立即杀了阿尔西诺埃的两个儿子,而阿尔西诺埃趁机逃走了。实际上,很有可能是托勒密·塞劳努斯故意放走了阿尔西诺埃,毕竟她的儿子已经死了,她手中没有了威胁王权的筹码,这时候就没有必要对她赶尽杀绝了。如果她真被杀了,反而会给托勒密·塞劳努斯招来麻烦。总之,阿尔西诺埃逃走了。最终,经过艰苦跋涉,她回到了亚历山大港。

阿尔西诺埃逃走后,托勒密·塞劳努斯很满足。目标已经达成,他也彻底拥有国家的统治权。托勒密·塞劳努斯给埃及的托勒密·费拉德尔普斯写了一封信。读者们应该还记得,埃及法老托勒密一世特别宠爱自己的妻子贝勒尼基一世,因此将法老之位传给了贝勒尼基一世的儿子托勒密·费拉德尔普斯。托勒密·塞劳努斯在信中提到,他允许托勒密·费拉德尔普斯继承埃及法老的位置,因为他自己在马其顿得到了一个更好的王国。紧接着,托勒密·塞劳努斯兢兢业业进行建设,他革新政治机构、招募新兵、修缮城池。做完这些之后,托勒密·塞劳努斯认为从此可以高枕无忧了。但,他的美梦很快就破碎了。

多瑙河边有一个半开化的民族——高卢人。他们由几个部落组成,他们居住地点在现在的法国。他们用自己的族名给国王命名。高卢人主要在马其顿和色雷斯北部的多瑙河沿岸活动,他们在那征兵、练兵,势力不断壮大。托勒密·塞劳努斯一直没有留意高卢人。突然有一天,一位高卢代表团出现在马其顿,他们告诉托勒密·塞劳努斯,他们准备进攻马其顿,他们此次前来是想问托勒密·塞劳努斯愿意出多少钱来换取马其顿的和平。当时,托勒密·塞劳努斯正为自己的成就沾沾自喜,于是他对高卢人嗤之以鼻。他让使者回去转告他们的首领:“我托勒密·塞劳努斯不屑于求取和平,我建议你们即刻回去,乖乖把你们的高级将领送来当人质,否则,我让你们永无宁日。”可以想象,这种对话之后,双方自然会立即开战。

托勒密·塞劳努斯集结了马其顿所有兵力北上迎敌。自此,两军开战。托勒密·塞劳努斯亲自带兵,他骑着大象冲向战场。在战斗过程中,托勒密·塞劳努斯不小心受伤了。因为他骑的大象受伤了,大象不受控制,将托勒密·塞劳努斯摔倒在地上。此时,高卢人立即将他擒获,并毫不犹豫地将他的头颅砍下,用长矛挑着他的头颅在战场穿行,庆贺战斗胜利。这一场景吓坏了场上的马其顿人,军中大乱,将士四下逃散。高卢人取得了胜利。

一尊高卢人的雕像

托勒密·塞劳努斯的驾崩预示着新一轮夺权大战即将开始,马其顿再次陷入混乱。同时,高卢人在马其顿北部进行了更大规模的破坏活动。在夺权大战中,安提柯一世最终险胜,成功登上马其顿王位。听到马其顿的情况后,皮洛士认为自己比安提柯一世更有资格登上马其顿王位,于是按耐不住,打算立即对安提柯一世发起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