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看点

精彩看点

皮洛士为远征做准备——皮洛士的计划——希腊人的恐慌——皮洛士的大军逼近斯巴达——使臣——皮洛士率军到达斯巴达——推迟进攻——斯巴达人的计划——先让城里的女人撤走——女人派代表前往元老院——恭迎克利奥尼穆斯——克利奥尼穆斯的妻子——斯巴达人决定第二天一早进攻皮洛士——挖壕沟——建防御土墙——妇女们参与——开始挖掘——斯巴达百姓忙了一夜——女人们帮忙——壕沟的效果——马车——皮洛士的儿子托勒密将马车移开——皮洛士的梦想——现实情况与梦境相反——皮洛士制定了另一个计划——战斗——斯巴达的女人们的角色——皮洛士指挥军队发起总攻——皮洛士的战马受伤——皮洛士陷入险境——大军撤退——阿克罗塔图斯和阿利乌斯——阿利乌斯率军援助——皮洛士接到新的邀请——阿尔戈斯——皮洛士离开斯巴达——前往阿尔戈斯——托勒密之死——伊瓦库斯——皮洛士复仇——皮洛士遇到敌军——计谋——带象进城——阿尔戈斯城的百姓惊慌失措——士兵们辨别不清——皮洛士等待天亮——铜像——古老的预言——皮洛士惶惶不安——皮洛士决定从阿尔戈斯城撤退——皮洛士发现城里拥堵——可怕的混乱——大象倒在城门口——皮洛士大惊——他摘掉羽毛——他被一块瓦片砸中——皮洛士之死——皮洛士的人物性格分析——结论

皮洛士接到克利奥尼穆斯的邀约,立即开始大规模备战。他把伊庇鲁斯和马其顿的兵力集结到一起。为了筹集军用物资,皮洛士向百姓征收各种赋税。此外,皮洛士还安排了其他各项准备工作。这些准备工作耗时耗力,等到万事俱备,一年过去了。最终,皮洛士集结了两万五千名步兵,两千匹战马及二十四头大象。当时,皮洛士的两个儿子托勒密和赫勒诺斯还小,他们还无法在皮洛士征战期间接管马其顿和伊庇鲁斯,因此皮洛士决定让他们随军同行。那个时候,皮洛士已经五十五岁了。

克利奥尼穆斯一直以为,皮洛士出征斯巴达的目的是协助自己将阿利乌斯赶下王位并扶植自己登上王位。但皮洛士却不是这么打算的。皮洛士的目的是以克利奥尼穆斯的名义进攻斯巴达,推翻国王的统治,占领斯巴达。皮洛士当然不会把这个计划告诉克利奥尼穆斯。

皮洛士的军事指挥才能世人皆知。现在,皮洛士率大军压境,斯巴达的百姓非常紧张。但他们没有惊慌失措,他们立即开始准备防御。斯巴达人甚至派出使者求见皮洛士,询问他此行的目的。皮洛士给了一个模棱两可的回复,他说自己针对的不是斯巴达,而是伯罗奔尼撒半岛的其他几个城市。皮洛士说这几个城市一直处在其他国家的控制之下,现在他是来帮他们驱逐他国势力的。但斯巴达人并没有相信皮洛士的话。皮洛士知道瞒不了多久,他这么说只是为了争取备战时间。

皮洛士执政末年发行的货币,上面的人物头像为皮洛士

皮洛士的大军不断向斯巴达开进,他在沿途不断攻占劫掠斯巴达境内的小城。斯巴达人再一次派出使臣,谴责皮洛士不遵守邦国间的契约,在没有宣战的情况下就开始行动。

皮洛士回复道:“难道你们斯巴达人在行动之前会把作战计划告诉别人吗?”其实,这种回答间接承认出征目标就是斯巴达。使臣们意识到后,开始挑衅皮洛士。

使臣们说:“想攻打斯巴达,尽管放马过来。不管你们是神还是人,我们都不怕。倘若你是神,那你就不会想伤害我们,因为我们之前从未冒犯过你;倘若你是人,那你绝对伤不了我们,因为我们斯巴达的将士足以将你们打得落花流水。”

然后,使臣们返回斯巴达,立即加紧备战。

皮洛士率军继续前行,傍晚时分终于到了斯巴达城下。克利奥尼穆斯非常了解自己的对手,因此不断催促皮洛士立即进攻,如果晚一天行动,城内的防御工事就会更加坚固,但皮洛士却想在第二天发起攻击。他相信自己一定可以攻下斯巴达,所以一点都不着急。其实,皮洛士不想在晚上进攻是因为晚上攻城士兵们一定会趁机抢掠战利品,这样战利品就不属于自己了。但,如果是白天作战的话,士兵们就会有所收敛,也更愿意听从指挥。因此,皮洛士决定安营扎寨,稍作休息,第二天一早再行动。

在皮洛士下令休整时,斯巴达城内则十分繁忙。斯巴达元老院内人头攒动,议员们正在紧急商议对策。众人一致决定让城中的妇女先撤离,以防第二天皮洛士率军攻城时她们遭遇灾难。人们打算让妇女悄悄地从斯巴达城的后门撤离,然后去岸边乘坐船只或战舰到不远处的克里特岛。这样一来,无论斯巴达的将士面临何种局面,他们的妻女都可以存活。很快,这一决定就传遍斯巴达城。然而,城里的妇女们坚决反对这一计划。她们信誓旦旦地说她们绝对不会在遇到这种险境时抛弃自己的父亲、丈夫和兄弟而苟活。这些妇女委托公主阿基达米娅将她们的想法转达给议员们。于是,阿基达米娅手里握着一支拔了鞘的剑,她勇敢地闯入了元老院打断议员们的讨论。她大声质问议员们:“你们怎么能想出这种办法呢?如果国破家亡,爱人尽失,我们独活又有何意义?”她还说:“我们不稀罕这种活法,要活就一起活,要死就一起死。让我们留下来为保家卫国献上一份力量吧!”元老院的人同意了阿基达米娅的请求,不再坚持送她们离开。于是,他们开始商议具体的防御策略。

在元老院里众人忙到焦头烂额的时候,斯巴达城中的一个地方却是截然不同的景象。这个地方就是克利奥尼穆斯的宫殿。克利奥尼穆斯宫里的人都急切地盼望主人回城。他们相信,克利奥尼穆斯和皮洛士的大军当晚一定会发起进攻,而且一定会获胜。他们甚至想到,一旦主人占领了斯巴达,他就会第一时间带着盟友回宫。因此,克利奥尼穆斯的宫殿里显得十分繁忙,人们在抓紧时间收拾、装饰房间,他们甚至提前安排了各种娱乐节目,他们想到时候好好招待克利奥尼穆斯和他的朋友。

此时,年轻漂亮的切力多尼斯并不在克利奥尼穆斯的宫殿里。她很久以前就离开了,此刻,听到克利奥尼穆斯即将回城的消息后,切力多尼斯感到非常不安。她很清楚,如果克利奥尼穆斯攻下斯巴达城,那么她一定会落入克利奥尼穆斯的手中。她已经想好了,如果事情真的发展到那一步,她绝不苟活。她回到房间,在脖子上系了一根绳子,坐等攻城的消息。她想,一旦皮洛士顺利攻下城池,她就立即自尽。

与此同时,斯巴达的将领们也在加固防御工事,积极备战。而且,他们不想一直守在城里等待皮洛士进攻。斯巴达人本就英勇无畏,因此,在发现皮洛士并没有打算在夜里进攻时,他们决定第二天趁早主动开战。

斯巴达人十分勇猛。斯巴达城不同于希腊的其他城邦,斯巴达周围没有建造城墙等防御工事。因为斯巴达人守卫城邦依靠的不是堡垒和哨塔,而是力量和勇气。但斯巴达人也并不小看防御工事的重要性。此刻,趁着夜色,他们准备在敌军的必经之路上建防御墙。准备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当然,人们不会让军中将士做这份差事,因为他们第二天要战斗,必须保存体力。于是,城中的小孩、老人、妇女纷纷卷起袖子挖壕沟,建防御墙。读者们千万不要把体态优美、举止优雅、胆小脆弱等形容普通女性的词用到斯巴达妇女身上,这些斯巴达妇女从小就接受训练,她们不仅吃苦耐劳,而且极其勇敢。她们从小就被大人带着参加摔跤比赛及其他活动,所以能忍受辛劳,不屑无谓的礼教。因此,无论从外貌还是行为举止来看,斯巴达的女性都很像男人。正如阿基达米娅持剑进入元老院勇敢地站到议员们面前表达斯巴达女性不同意从城中撤离那样,这种举动才是在斯巴达妇女中常见的。总之,斯巴达的女性非常勇敢,她们意志坚定,像男人一样坚不可摧。

斯巴达的百姓忙了一整晚。小孩和老人进进出出,忙着运送挖壕沟的工具,或是为挖壕沟的人送水送饭。城里的将士则尽职尽责地守在岗位上,等待第二天一早出城迎敌。斯巴达人挖的壕沟又宽又深,足以困住敌军的大象和战马。斯巴达人在壕沟的两端都用了马车加固,他们将马车的一半埋入土中来确保壕沟牢固。所有的防御工事都是这样安安静静地完成的。夜间,皮洛士没有带人偷袭斯巴达城。到清晨时分,斯巴达城里一切准备就绪。

天蒙蒙亮时,皮洛士的营地里有了动静。同时,斯巴达城内也忙碌起来。城内的将士们拿起兵器列阵迎敌。在这个时候,斯巴达妇女聚集到队列周围,她们一边助将士们整理兵器,一边用话语鼓舞将士们。她们说:“守卫斯巴达城是你们无上的荣耀,我们在这里见证你们的荣光。在战场上,即使你们倒下了,你们的母亲和妻子也会立即来到你们身边,给你最大的抚慰和支持!”

斯巴达士兵出城应战,战斗开始。很快,皮洛士就发现,斯巴达人的壕沟严重延缓了攻城进度。战马和大象根本跨不过壕沟,军中将士即使能成功地越过壕沟,也无法越过壕沟旁的防御墙。因为防御墙那里土质松软,坡度很大,将士们没有支撑点。皮洛士绞尽脑汁想把壕沟两端的马车挪开,然而,努力了很久都没有成功。最后,皮洛士的儿子托勒密想了一个办法。他采取迂回策略,带领两千高卢士兵,绕到另一侧占据了有利地点。斯巴达人拼死抵抗。然而,高卢人逐渐占了上风,成功地把数十辆马车从土里拽了出来,最后,他们将马车拖离壕沟,扔到河里。

读者应该还记得,阿利乌斯离开斯巴达去克里特岛时,将斯巴达的统治权交给了儿子阿克罗塔图斯。此刻,阿克罗塔图斯看到托勒密带领士兵将马车移开了,他立即决定去阻止。阿克罗塔图斯带了一支两、三千人的队伍,从壕沟另一侧绕出斯巴达城。他也采取迂回策略,他绕到托勒密身后对正在处理战车的高卢人发起猛烈进攻。高卢人拼尽全力对付前方的斯巴达人,没想到此刻后方又有敌军来袭。战局迅速反转,高卢军很快陷入混乱。阿克罗塔图斯大获全胜。他率军返回斯巴达城时,浑身是血、气喘吁吁,他已经精疲力尽了。看到阿克罗塔图斯凯旋,斯巴达的百姓纷纷列队欢迎,他们高声欢呼着。斯巴达的妇女们围在阿克罗塔图斯身边,不停地表达感激之情。她们还说:“回去找切力多尼斯吧!她是你的,你值得拥有她。我们都很羡慕她有你这样的爱人!”

战事持续了整整一天。夜幕降临时,皮洛士发现自己的攻城计划没有取得明显的进展。于是,他不得不将其他的作战计划推延到第二天。皮洛士像往常一样去休息,但第二天早上他醒得特别早,而且他看起来精神饱满。他把几位将领召来,对他们说自己昨晚做了个梦,他觉得这个梦预示着第二天的战斗一定会取得胜利。皮洛士说他梦见飞镖如闪电般从天而降,斯巴达城成了火海。皮洛士认为,这个梦是一种预兆,预示着当天在战斗中会大获全胜。于是,皮洛士命各位将领立即回去集结队伍。他准备再次攻城。

我们不确定皮洛士是真的做了这样的梦,还是为了鼓舞士气编的谎言。无论这个梦是否是真的,反正最后现实情况与梦境相反。皮洛士的将领们说这个梦不吉利,因为肠卜僧的学说里有这样一个说法——闪电所到之处皆能成圣。霹雳闪过的土地,人们不能踩踏。将士们认为,皮洛士梦到闪电落入斯巴达城,预示着斯巴达城有神的庇佑。这个梦是警告皮洛士不要去骚扰斯巴达人。皮洛士发现将士们对梦境的解读和自己的不一样,连忙换了说辞,声称这个梦与此次战事无关。皮洛士还说,肠卜僧的话只能骗无知和迷信的人,完全骗不了真正聪明的人。他说:“你们应该相信可靠的东西。你们手中有兵器,你们还有我,这就能保证获胜了。”

我们不知道皮洛士的话给了将士们多少安慰,但战事的确偏离了皮洛士的预期。战事开始时,皮洛士占上风,斯巴达城好像要落入皮洛士的手中了。皮洛士的计划是把斯巴达人的壕沟填平。他命将士将土、石块、木头、树桩等东西填到壕沟里,甚至还将战死将士的尸体也扔进壕沟。尽管手段残忍,但最后把壕沟填平了。于是,皮洛士再次率军攻城。防御墙上的斯巴达人拼死抵抗。在对抗的过程中,斯巴达的女人们也没闲着,她们将水和干粮源源不断地送往前线,使斯巴达将士可以随时补充体力,同时她们还将那些受伤、濒死的将士带回去,并把死去将士的尸首也运回城里。

皮洛士进攻斯巴达城,斯巴达城的女人和孩子前来助阵

终于,皮洛士率领军队顺利地从防御墙的缺口处冲进城。进去后,士兵们开始大声欢呼,他们兴奋地往前冲。一切似乎已成定局,斯巴达军队好像落败了。但一件突如其来的事迅速扭转了局势。一个斯巴达人朝皮洛士射了一箭,利箭射中了皮洛士胯下的战马。由于战马伤得很重,突然间战马前腿跪地,将背上的皮洛士摔倒在地。这一幕让皮洛士身后的大军停了下来。骑兵营的将士赶紧冲过去解救皮洛士。这给了斯巴达人喘息的机会,他们迅速整顿队伍。马其顿将士带着皮洛士再次冲了上去。等稍微恢复过来后,皮洛士发现将士们的士气低落、冲劲不足,他不知道这是久攻不下斯巴达城还是自己意外摔下马造成的。皮洛士预测,当天肯定攻不下斯巴达城,与其让将士们在战场上进行无谓的战斗,还不如保存实力。于是,皮洛士下令撤回军营。

皮洛士还没来得及发动第三次进攻,战局就完全逆转了。读者们应该还记得,皮洛士出发攻打斯巴达时,斯巴达的国王阿利乌斯去了克里特岛,他把军权交给儿子阿克罗塔图斯。同时,斯巴达的另一位国王也因为其他的原因不怎么参与政事,史书都很少提到他。听说皮洛士要攻打斯巴达,阿利乌斯立即带大军返回斯巴达。皮洛士第二次攻城失败后,阿利乌斯率领两千精兵抵达斯巴达城。与此同时,还有一支援军正离开科林斯赶往斯巴达,这支军队主要由伯罗奔尼撒半岛北部的斯巴达人组成。援军让斯巴达城内的百姓高兴得手舞足蹈,他们感到特别踏实、安心。城中的老人和女人看到斯巴达的兵力充足后,就安心地退出战场,回家休息。

尽管如此,皮洛士却没有放弃。敌军援兵的到来激起了皮洛士的斗志。他下定决心要攻下斯巴达。于是,皮洛士接二连三进攻。不幸的是,每次都以失败收场。最终,皮洛士不得不放弃攻城。他撤到斯巴达城不远处,在那里建立了长期作战基地。期间,皮洛士的军队物资严重不足,他就命人在周边地区不断地烧杀抢掠。他始终不肯撤军,因为皮洛士咽不下这口气。对他来说,兵败斯巴达简直是奇耻大辱,因此他一直伺机报复。

当皮洛士进退两难时,阿尔戈斯向皮洛士发出了参战邀请。阿尔戈斯是伯罗奔尼撒半岛北部的一座城市。此时,阿尔戈斯爆发内战。一名阿尔戈斯将领十分了解皮洛士,知道皮洛士热衷于应邀参战,因此请求皮洛士出兵援助。皮洛士本就攻不下斯巴达,阿尔戈斯的邀请恰好给了皮洛士从斯巴达撤军的理由。因此,皮洛士立即决定离开斯巴达,率军北进,但斯巴达人不会允许皮洛士全身而退。斯巴达人无法在战场上打败皮洛士,他们就调集全部兵力阻挠皮洛士行军。斯巴达人在皮洛士必经的峡道伏击皮洛士的军队,他们还拦截了皮洛士的小分队,抢夺、破坏辎重。皮洛士不堪其扰,于是派遣自己的儿子托勒密率军抵抗。托勒密英勇无敌,率军与斯巴达人展开斗争。激战中,一位力大无比、身手敏捷的克里特人骑马奔向托勒密。在接近托勒密时,他挥动手中的兵器奋力一击,托勒密随之倒地。看到托勒密从马上摔落,部下非常害怕,赶紧掉转方向,快马加鞭回去向皮洛士禀报。

可想而知,听说儿子战死的消息后,皮洛士快气疯了。为了给儿子报仇,他立即率领一支骑兵原路返回。到达斯巴达人的驻地后,皮洛士就大开杀戒,他身后全是斯巴达人的尸体。皮洛士的处境相当危险。当时,皮洛士与一名叫伊瓦库斯的斯巴达人打斗。伊瓦库斯挥动兵器攻击皮洛士的头部,但没有击中,兵器从皮洛士的眼前划过,切断了战马的缰绳。就在此时,皮洛士用手中的矛刺穿了伊瓦库斯的身体。皮洛士无法驾驭战马,于是,赶紧从马上跳下来继续战斗。其他斯巴达人则涌上来解救伊瓦库斯。双方再次陷入激战,死伤无数。最终,皮洛士率兵撤退,斯巴达人也撤军。皮洛士报仇后,心里痛快多了,于是继续前往阿尔戈斯。

抵达阿尔戈斯前,皮洛士就碰到了安提柯二世率领的敌军。他们在阿尔戈斯城外的小山上等皮洛士来。一路走来,皮洛士打了不少败仗,经历了太多扫兴的事。皮洛士的心中压抑了太多怒火,他无处发泄。现在,他看起来已经不像正常人,他更像一头蓄势待发的猛兽。皮洛士派使臣前往安提柯二世的营地不断挑衅,他想让安提柯二世走出营帐与自己决斗。但安提柯二世淡然地说,时间和刀剑都是他的武器,此刻他还没准备好。安提柯二世还说,如果皮洛士实在等不及,他可以替皮洛士想办法。

安提柯二世执政期间发行的货币,上面的人物头像为安提柯二世

皮洛士在阿尔戈斯城外待了一段时间。在此期间,阿尔戈斯城的百姓以及城里各个党派进行了多次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要提防强劲的外人攻占城池。最后,城外的两支军队答应同时撤军。但皮洛士并不打算遵守承诺。皮洛士趁阿尔戈斯人放松警惕,他在夜色的掩护下率兵悄悄来到阿尔戈斯城门口。城内有皮洛士的同伙,他打开城门,让皮洛士的大军进入阿尔戈斯城。皮洛士下令要求全军保持安静,悄然前行。一大批高卢兵力驻扎在阿尔戈斯城的广场上,期间他们没有发出任何声响,没有惊动当地的百姓。为了让这个故事显得更真实一些,我们猜想阿尔戈斯城的哨兵和门卫都已经归顺了皮洛士一方。

等步兵进城后,皮洛士命人将大象带进城。大象被牵到城门口时,人们才发现城门太低了,如果不把大象身上的箭塔取下来,大象就进不去。于是,将士们只好卸下大象身上的箭塔,等大象进城后再把箭塔安回去。卸除和安装箭塔都需要悄悄进行,比较麻烦。最后,安装弄出的声响惊动了周边的居民。很快,全城的人都醒了,城中将士赶紧集合。皮洛士也迅速赶往阿尔戈斯城广场,把那里当成暂时的营地,他分别安排好象群、战马以及步兵,力图做好防御措施。阿尔戈斯城的百姓纷纷涌到护城向安提柯二世求援。安提柯二世的军营立即展开行动。安提柯二世派了几支分队火速赶往阿尔戈斯城。一切都是在黑夜中进行的,惊醒的阿尔戈斯百姓茫然失措,他们非常害怕。与此同时,斯巴达国王阿利乌斯一直率兵跟在皮洛士后面,最后也到达阿尔戈斯城。之前阿利乌斯一直密切关注着皮洛士的一举一动,此刻,阿利乌斯也率军闯入阿尔戈斯城,不断攻击城里的马其顿士兵。无论在哪儿,斯巴达士兵只要遇到了马其顿士兵就绝不手软。一时之间,阿尔戈斯城里到处都是哭声、尖叫声以及咒骂声,整个城市陷入混乱。

斯巴达人突袭带来的恐慌只是暂时的,他们很快就发现在夜间战事进行不下去。夜色太浓,士兵们无法分清对方是敌是友。到处都是尖叫声,士兵们听不清将领的指挥,无法按命令行事。兵力太过分散,有的士兵在窄巷中迷路了,有的掉进了阴沟里。他们都指望着将领们发现并解救他们,但等待他们的只有无尽的黑暗。最终,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地停止作战,一起等黎明到来。

当清晨的第一道曙光出现,能看见周围的环境时,皮洛士惊恐地发现阿尔戈斯城的城墙上已有重兵把守。再环顾四周,皮洛士发现自己的劲敌也到城内了。天渐渐亮了,皮洛士终于能看清广场了,他发现广场上有各种各样的雕塑。当这些雕像映入眼帘时,皮洛士感到非常惊讶、恐惧。他看到一座狼与公牛交战的铜质雕像。很久以前,有一个占卜师告诉他,如果哪天他看到了狼对战公牛,就说明他的死期近了。皮洛士一直以为,要看到这样的画面,也应该是在密林或山间等人迹罕至的地方。皮洛士从来没把那个预言放在心上,也从来没想过真的会看到这个场景。看到雕像时,他想起了之前的预言。又想到目前的处境,皮洛士顿觉惶惶不安。皮洛士害怕死期真的到了,于是打算尽快从这个危险的地方撤出。

但撤退特别麻烦。城门很窄,而皮洛士率领的军队人数众多。在撤退过程中,他们会遭遇附近敌军的攻击。将士们撤退心切,到时候大军一定会陷入混乱,城门也会被堵住。突然,皮洛士想起,自己的儿子赫勒诺斯还率大部队驻扎在阿尔戈斯城外。于是,他立即派人给赫勒诺斯送信,命他率军摧毁城门附近的城墙,这样他就可以率兵从缺口撤到城外。在此期间,皮洛士一直待在广场附近。时间慢慢过去,皮洛士觉得赫勒诺斯应该收到信了,此刻应该已经开始行动了。从早上开始,敌军发起总攻,形势已变得十分危急。混乱中,皮洛士率军向城门方向撤。皮洛士军中所有人都以为,等他们撤到城门时,赫勒诺斯应该已经摧毁了城墙,他们到时就会看到一个特别宽敞的缺口,就可以轻松地撤离战场了。但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的。当皮洛士率军到达城门时,他们看到无数士兵涌向阿尔戈斯城,将出城的道路死死封住。赫勒诺斯似乎误会了皮洛士的意思,他以为皮洛士是想让他进城支援。马其顿士兵涌入城里让战局更加混乱。皮洛士手下的将领们大声呼喊,他们想让赫勒诺斯退出城外。但在混乱喧嚣的战场上,声音再大也听不到。即使听见了,将士们也执行不了,因为往城里涌的士兵身后还有不计其数的将士在拼命往里面冲。混乱的局面让皮洛士手下的将士们十分恐慌,他们开始疯狂地往城外冲。接下来就出现了更混乱、血腥的场景。人们开始相互推搡甚至踩踏,人群中不时传来撕心裂肺的哭喊和嚎叫。士兵、战马以及大象混在一起,现场混乱不堪。如果此时从上空往下看,就会看到人和牲畜混在一起,到处都是疯狂的扭打和踩踏的现象。实际上,现场已经完全不是战场了。如果此时有人拔出剑或举起长矛,那么他的兵器很快就会被周围的人压住,完全动不了。人们受伤,要么是由于推搡挤压,要么就是被大象或战马踩到了,要么就是被人踩伤了。

象群让场面更加混乱。一只大象倒在城门口站不起来,一直发出恐怖的叫声。驾驭大象的人不知是被飞镖还是长矛伤到,从象头摔到了地上。大象不想失去主人,变得非常狂躁,转身去救主人。它用自己的身躯把挡住它去路的人撞到两边,然后小心翼翼地用象鼻将主人放到自己背上,然后冲出人群。而挡路的人全被它踩到脚下。人们为纪念这头忠心耿耿的大象,就给它取名尼肯。

皮洛士一直在大军后方,那里踩踏情况不太严重,但他要一直对付追兵。形势越来越危急,皮洛士从头盔中抽出那束象征自己身份的羽毛,然后将它交给身边的一位朋友,这样他就不会一直成为敌军穷追不舍的目标了。这时,皮洛士的部下还在抵抗追兵。后来,一位阿尔戈斯人用力将一把标枪掷到了皮洛士身上,标枪刺穿了皮洛士的护胸甲,伤到了皮洛士,但伤口并不致命。但这一举动激怒了皮洛士,皮洛士愤怒地转向那个人,想消灭他。皮洛士差一点儿就击中他了。但凑巧的是,那个人的母亲一直在房顶上观战。看到儿子身处险境,老母亲立即从房顶上取下一块特别重的瓦片,然后拼尽全力砸向皮洛士。瓦片从天而降,狠狠地砸到皮洛士的头盔上,砸掉了皮洛士的头盔,也将他砸倒在地,使皮洛士尾骨粉碎。

皮洛士被瓦片砸中,跌落马下

皮洛士手中的缰绳脱落,他从马上重重地摔到地上。但皮洛士手下的人并没有看到他倒下。现场十分混乱,皮洛士和他的朋友们分散了。皮洛士倒地后,他身边的人还在奋力往前冲,想冲出城门。皮洛士就那样孤零零地躺在地上。最后,安提柯二世手下的将领佐庇鲁斯认出了皮洛士,赶紧命人将皮洛士提起来拖到了附近的一个柱廊边。佐庇鲁斯拔出剑,想将皮洛士的头砍下来。就在这时,皮洛士突然睁开眼睛,眼球还转动这,这一幕吓坏了佐庇鲁斯。佐庇鲁斯的手不停地颤抖,使他没能一刀砍掉皮洛士的头,只是砍到了他的嘴和下颚。于是,佐庇鲁斯不停地砍,直到皮洛士身首异处。

很快,安提柯二世的儿子海尔塞尼库斯来到柱廊边。听说了事情的经过后,他立即命人把皮洛士的首级拿给他。他拿到皮洛士的首级就立即骑马去找安提柯二世。当时,安提柯二世正在和朋友聊天。海尔塞尼库斯以为他父亲见到皮洛士的首级一定会很开心,就将皮洛士的首级扔到父亲脚边。看到皮洛士的首级,安提柯二世非常震惊。他严厉批评了海尔塞尼库斯的残暴行为,然后命人将皮洛士身体取来,为皮洛士举行了盛大的葬礼。

不可否认,皮洛士是一位内心强大、能力超群的军事领袖。他天赋异禀、足智多谋,是西方历史上不可多得的旷世奇才。皮洛士并没有建立千秋伟业。他总是遵从内心,每次都毫不犹豫地冲向战场。即使不做规划,也没有明确作战目标,甚至不清楚作战对象,皮洛士也能勇敢出击,摧毁敌人。皮洛士引发了多次动荡和混乱。他杀敌无数,征服了数个王国,但他统治这些王国的时间都比较短,而且他不懂得如何管理国家,所以最后留下不少祸患。皮洛士的足迹遍布各地,他的善变的性格让他最终与“伟人”的称号失之交臂。皮洛士的军事行动掀起了无数血雨腥风,让人们的生活动荡不安,但这一切并非他的本意。事实上,皮洛士身上有一种高贵、慷慨的气质,尽管在后来的岁月中,他历经沧桑,这种气质消磨殆尽。但他的初衷从来不是为世间带来疾苦,而是为了向人们证明他有成就伟业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