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语

结语

与SaaS打过交道的业内人都知道,美国的2 000万家企业孕育了千亿美元市值的Salesforce和Oracle,而中国拥有2 000~4 000万家企业,却尚未出现一家市值超过10亿美元的企业软件公司。

行业发展阶段、资本的涌入和流出、低成本劳动力、流程和规则意识、文化、用户习惯、信息化理解水平等不同,都可以成为理解中国SaaS服务商与国际水平仍有一段距离的原因。

但回归SaaS生意的本质,我们或许可以找到真正的原因。

众所周知,SaaS的全称是Software as a Service,由此可见SaaS的关键点:一是软件;二是服务。SaaS厂商将应用软件及数据库部署在云端服务器上,企业通过租用而非买断软件的方式获得服务。

由于企业服务的特点,SaaS软件并不像传统软件一样,简单地卖出软件后就不闻不问了,SaaS软件必须为企业用户提供后续的维护和升级服务——SaaS公司的本质是服务,寻找正确的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通过较低准入价格,让用户能够在下一个付费周期完成付费,不断累积活跃付费用户,从而提升营收。这个完整的周期循环往复,就构成了这门生意的本质。

如果抓住SaaS的“服务”,就可以明显观察到这个行业的变化。过往几年,一些SaaS服务商提供的浅层价值正在逐渐消失。例如,做着简单的OA软件,打卡,日报,简单的项目管理等,这些公司在零售业升级的背景下会很快失去竞争力。

相反,SaaS服务商提供的深层业务价值则能被企业吸收、传播。从餐饮行业就能看出这种变化:单一的餐饮服务员排班系统已经不再具有优势,在“互联网+餐饮”的背景下,门店数据、连锁管理、线上排班和线下数据的整合才是这个领域的公司需要提供的服务。

“互联网+零售”(线下线上零售打通)的大背景下,大部分行业都会部分或全部经历以下SaaS服务升级的过程:

第一阶段,公司或品牌有了IT系统,相对最原始的手写下单,这一阶段的单机操作提升了商家的效率;

第二阶段,公司出现了私有云,如门店可以把单个网点的数据汇总至总部,实现连锁化管理;

第三阶段,该行业的相关软件开始智能化升级;

第四阶段,该行业的智能软件系统与更大的平台对接。

前两个阶段,都是基于传统软件的模式,SaaS的更新速度较慢,无法满足零售商家快速变化的需求。而且,传统软件的收费多数采取一次性收费的模式,后续维护服务质量低。

第三阶段,SaaS软件开始智能化升级,数据储存在云端,零售行业开始进入数据驱动运营的阶段,相较而言,SaaS软件比传统软件在试用成本及个人消费端的流量对接上,都具有明显优势。而且在运维方面,总体成本远远低于传统软件。

通常走到第四阶段,也就是我们说的新零售智慧系统阶段,SaaS系统开始与平台对接,SaaS服务商加速整合资源,真正实现线上消费场景与门店线下消费场景融合,线上线下全渠道数据打通,零售网点真正实现实时在线。通过与平台对接,商家可以打通线上线下全渠道的用户信息与数据。在第四部分的案例访问中,多次有服务商、企业、专家提及这部分的变化。

在上一年的报告中,我们曾提及,未来三年,我们希望在新零售的背景下,探究科技为零售业带来的变革。在中国,恰恰因为SaaS服务仍处于新兴阶段,它因此成为观察新零售发展的良好契机之一——如何使用SaaS为零售品牌升级不仅是企业,同时也是服务商现在和未来几年的重要课题。

我们衷心希望,本书可以为各行各业的中小型企业主、SaaS服务商提供一份有力的参考,协助大家更好地迎接新零售,面对数字化挑战做好更充足的准备,同时也能为大家带来更多新的启发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