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1 日耳曼长城
2025年09月26日
7-11 日耳曼长城
在罗马北方的莱茵河防线与多瑙河防线之间,由于河流走向的缘故,在今天德国的巴登—符腾堡州,形成一个深深指向罗马帝国境内的突出部。这个突出部的存在,不仅会阻碍东西两个方向莱茵河军团与多瑙河军团之间的应急调动,而且潜伏在这一带密布森林中的日耳曼人,一旦从突出部出击,突破边界后只消很短的时间,就可以利用罗马帝国境内便捷的公路网翻越阿尔卑斯山侵入意大利本土。自从奥古斯都和提比略放弃易北河防御计划的时候起,这一烕胁就日益显现在罗马人的面前。
罗马帝国(公元83年)
图密善决心改变这种状况。公元83年,他派出罗马军团从东西两面越过多瑙河和莱茵河,在森林中开拓道路、部署据点,修建了一条从今天德国科布伦茨到雷根斯堡的新防线(Limes Germanicus),彻底消除了这个颇具烕胁的突出部。这条全长542公里的新防线,全线都采用壕沟、防御墙和栅栏的形式构筑,每隔400米左右就修建一座碉堡。其中有一段长约80公里的防线,无视地形变化而呈现出笔直的形态,体现出罗马人的工程测绘能力以及对几何的迷恋。不过,与在莱茵河、多瑙河这样的大河防线上军团直接驻扎前沿不同,在日耳曼防线,军团驻扎地是靠后设置的,防线沿线碉堡只是用来驻扎哨兵,然后通过防线内侧与各军团基地和据点相通的密集道路网时刻保持联络。
日耳曼防线上的碉堡遗迹
这条“日耳曼防线”是罗马军事史上的一件杰作。在之后的200年时间里,它有力地阻挡了野蛮人对文明世界的骚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