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 达契亚战争与多瑙河大桥
被涅尔瓦选中的继承人是图拉真(Trajan,98—117年在位)。图拉真皇帝对内是一位贤明公正、精力充沛、能干有为的行政首长,被当时的人们赞誉为“最好的元首”;对外方面,图拉真致力于采取积极进取、先发制人的国防政策。
达契亚战争(公元101—106年)
早在图密善在位的时候,位于今天罗马尼亚一带的达契亚人(Dacia)就曾经越过多瑙河侵入罗马帝国境内。图拉真决心彻底消除来自这个方向的烕胁。公元101年,他集结了11个军团大约15万人的兵力——这是迄今为止罗马人在一次战役中所动员的最大力量,跨过多瑙河对达契亚人发起进攻。战争持续了五年。
第一次跨越多瑙河的时候,罗马人是通过架设浮桥走过去的。
图拉真纪功柱上所表现的罗马军队通过多瑙河浮桥的情景
为了更便利地打击敌人,公元103~105年,亦兵亦工的罗马军人在多瑙河流经喀尔巴阡山所形成的铁门峡谷出口不远的地方,就在今天罗马尼亚与塞尔维亚的界河上,在杰出的建筑工程师阿波罗多努斯(Apollodorus of Damascus)的指导下,建造了一座长度超过1000米的常规大桥。
箭头所指为图拉真多瑙河大桥桥墩遗迹
罗马军团建造多瑙河大桥(作者:R.oltean)
图拉真多瑙河大桥桥墩遗迹
大桥在水中一共建有20座混凝土桥墩,桥墩间的最大跨度有33米,用木拱结构支撑桥面。桥面宽度12米,完全是按照罗马大道的标准宽度设计的,在中央双向行车的同时,两侧还留有宽敞的步行道。桥面距离水面的高度约为27米,桥下可供船只正常通行。这是罗马人建造过的最长的大桥。在那个遥远的年代,要在大江大河中间建造桥墩和大桥,其难度是不言自知的,实实在在是罗马工程技术的杰出代表。
公元106年,罗马军队从这里烕风凛凛地第二次跨过多瑙河。达契亚国王战败自杀,达契亚全境被并入罗马疆域。不肯臣服的达契亚人被驱离,而一些原本生活在周边的愿意臣服的民族则被允许迁入。大换血之后,罗马人开始在该地普及罗马的语言文化。这个地方从此以后就变成了拉丁语系的罗马尼亚。千百年后的今天,罗马尼亚的四周几乎都是斯拉夫语系民族,仅有他们是拉丁语系。这就是那一次图拉真征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