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序
翻开这部“历史书”,你就会像书中那些早期移民一样,踏上了探索、发现与认识美国的漫长旅程。然而,与早期移民及在美洲大地上为宗教信仰和美好生活而努力奋战与抗争的其他旅者不同的是,你将会穿梭在作者笔下生动、有趣而又感人的历史故事之中。希望你也像踏上“五月花”号的早期移民那样,以期待的心情开启这场探索与发现之旅。
美国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国度,也不是影视作品以光影的形式展现给我们的国家,更不是好莱坞大片中制造出来的艺术形象。她是一个真实的、活生生的存在,有其渊源,有其历史,更有其未来。认识真实的美国,体悟真正的美国精神,要从了解美国的发展历程开始。作为一部系统介绍美国这一具有独特发展历史的移民国家的作品,本书给我们展现出这个国家立国前后所经历的各种重大历史事件,并以历史人物把这些事件串联了起来。透过这一个个历史的“橱窗”,我们可以一窥历史进程中的美国及美国人。
本书是作者写给美国孩子了解自己国家历史的读物,但它也完全可以胜任世界其他国家的孩子开启了解和理解美国之旅。只有了解他者,才能更好地认知自己。这正是本书翻译之目的。基于这一目的,译本在处理原作时,特别关注了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关于作者的写作态度。正如上文所言,本书是写给美国孩子了解自己国家历史的书籍,而且要让孩子们以向“星条旗敬礼”而自豪,以自己的祖先为自豪。因此,作者是站在美国人的视角来观看这些历史人物及事件的,在叙述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明显的“西方”思维模式。譬如,书中以大量篇幅描绘了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殖民活动”及由此引发的各种战争,作者对此采取的是默许甚至有些美化的态度,有种“应该的”和“理所当然”的意味。对印第安人亦是持有歧视的态度。可以说,美国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也是殖民地人民的抗争史、印第安人的血泪史,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对外扩张和侵略。在此提醒小读者要培养甄别能力,对此类内容要抱有正确的接受态度。
其次,关于书中出现的历史人物及事件。本书以历史人物贯穿历史事件的形式展现出美国历史的宏大画面。如此大量的历史内容对孩子的阅读能力来说着实是一大挑战。为了使小读者能够轻松并正确理解行文中的内容,译者采取了加注的形式,对文中涉及的重要历史人物、事件或者理解上可能有难度之处加以解释。这些注解作为对正文的补充,将会有助于小读者更好地理解相关历史信息。此外,还在文后补充了重要历史事件年表,以使孩子对本书中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具有较为明晰的认识。
再次,关于译文中保留的英文词语。本书是关于美国历史的系统梳理,读者对象是孩子。无论是生活阅历还是知识储备,这些小读者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此外,鉴于当前越发全球化的文化趋势,译文保留了一些对于理解十分必要或重要的英文词语,使小读者能够拓宽视野,并把中西文化中的某些文化因素联系起来,有助于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进一步探索相关的内容,丰富他们对本书内容的理解和诠释。
最后,关于译本的可读性。本书是写给孩子们的美国历史,读者对象是特定的儿童或者青少年群体。原作行文流畅,语言风格适合孩子的审美和阅读习惯。在作者的笔下,历史教科书中的刻板事实和生硬数字变成了潺潺流水般的行文表述,并且在各历史事件之间体现出了内在的连贯性,使客观的历史事件成为一个个生动鲜活的小故事。考虑到中文小读者的阅读兴趣和习惯,译文尽量照顾原文的这些写作特点,在语言表述方面尽可能符合孩子们的接受能力。在能够体现作者语言风格的前提下,对译文使用的语言结构和措辞进行了适当调整。
历史总有惊人的巧合与缘分。2007年的炎热夏天,我踏上了奔赴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访学之旅,似乎就与这个可爱又神奇的国家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十年后的凉爽秋天,我继续着我的这一美国之旅,但这次是以翻译这个国家的历史的形式来继续我的探索与发现。
也请你开启自己的美国探索与发现之旅吧!
杨彩霞
2017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