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折连转
注释
诀(一):草书将相交、相邻的撇、捺两笔折连成一笔书写。诀一至八均是此类构字的例句。
诀(二):位于部首的“人”字部件,撇捺笔画折连如图,近似直角,折角之顶点即为撇捺笔画之交点,省去了交点下部的撇画。例句中草书“泰”
、“奉
等字是
构件中三横画草书递减为一横画,加上撇捺草书折连成的
笔画而构成。
注释
诀(三):例字“矢”、“天”中的撇、捺笔画,折连如同人的腿脚弯屈状,例字“兵”、“共”底部的撇、点笔画折连如同双足相并。
诀(四):所举例字均含有撇、点或撇、捺相连或相触的笔画,当再和它画相连时,就会形 成有多处、多次折连转的草书笔画,例如左旁“采”字,草书为就是如此。并且已成为草书左旁“采”字符,可代“豹”、“彩”等左旁部件。
注释
诀(五):以“大”字为部首的例字句。例字中“奪”的“大”字头部写法是,分断为两部分,上部分折横角为大字上部分,下部分的撇捺平角相连为横,见。类似字如“庸”
中竖划一分为二。
诀(六):为以撇、点相邻的构字件,如左偏旁“示”、“衣”、“木”等。
注释
诀(七):例字“器”、“谷”、“俗”等,其中撇捺为人字构形,草书为撇捺平角相连,即连成一横线。再举例字如:“黎”、“寥”、“其”等。例字“矩”、“規”、“知”、“起”等,左偏旁撇点,撇捺由交点处省去局部撇画,和交点处左边的局部横画,折连草写如图
,草书称之为左旁走之符。
诀(八):“人”侧立,形如一佳杵站立状。草书左旁“言”、“亻”和“水”形态都可以书写成一直画,要谨慎区别之。
注释
诀(九)至诀(二十二):为横与竖笔画相交、相触的例字句。
诀(九):永字八法中称长撇画为掠,捺划为斜。(也称为磔)
诀(十):对于笔画横、竖、撇、捺、点等相交或相触处,可能即是草书使转笔画为弧线的拐点,或者是折连转笔锋的转换点。
注释
诀(十一):例字“寧”中的“丁”于横竖交点处,省去了横的局部右半边;例字“村”中的“寸”省去了横直交叉处之右上角,交点处即是连转成弧线之拐点。
诀(十二):例字如“甘”、“亭”舍弃了横竖交叉之局部的外边角。
注释
诀(十三):草书要使转必须对笔画有取舍,如草书“七”字符可代“土”“士”等。
诀(十四):所举例字“夫”、“失”、“欣”等均为多折笔画写出。清刘熙载在《艺概》中说:“草书尤重筋节,若笔无转换,一直溜下,则筋节亡矣。”草书行笔中,转偏圆,折偏方。因此,要作到使转与折连互动,随字势不断变换笔锋,才能增强草书的节奏美感。
注释
诀(十五):数学中,一直角中分两角为角①、角②,两角称互为余角。一平角中分两角为角①、角②,两角称互为补角。再举例字如“新”、“至”、“左”草书为、
、
等。“存者浓墨书”即可视为草书中筋脉与肌腱之主笔。
诀(十六):腰折扬 长撇,例如字。中间横分左长撇为两个角,可称为上折角和下撇角,两角为互补,取上折角,草书为
。例字“虞”与“雲”草书字首相似。
注释
诀(十七):再举例字如“虜”、“慮”、“處”,草书为等。其中“慮”,简缩了中间横弯钩笔画。
诀(十八):例字“廣”字头之“广”为真书左上包结构。永字八法中长撇称为掠,意即左长撇可沿横线下方左右移动,改变横与撇之间的掠角大小,方便于书写,见下图。
注释
诀(十九):例字“府”草书,其中单人旁左外移变点;“辱”草书字头点代表中间省略部分,其內是草书“寸”字;“庵”字草书,其中两横画一表示“人”,一表示“田”字草写。
诀(二十):例字“常”中的“吊”构件,用形称减半法取右半边,形同右耳朵旁,中间直画缩为一点,放在字之右下方如图
。
注释
诀(二十一):同一部件在构字的不同形位处,草法会大不相同。综述这两诀,如独体对称“吊”字、右偏旁“邑”、包括“”“
”等其中的直画,草书均多是缩写成点与上一笔画相折连。再如例字“即”
、
“邱”等
诀(二十二):真书笔划的汇交点称为字之结点,草书采用简省笔划,多个笔划连写等,结点自然会减少。
注释
诀(二十三)至诀(三十):主旨为点画连通。此处点画连通大意是:具体一个字中笔划类同、走向也相同,但不在同一构字部首中,为提高书写速度常将两笔画连通,例字如“官”字,草书宝盖头上点与下部分的竖画连通。还如“雙”字,真书两个佳字构件并排,四横画不相连,但走向相同,草书简省部分笔画,连通书写如草书
。再举例字如“某”、“交”、“遺”,草书为
、
、
等。
诀(二十四):同字异写,规律可循。
注释
诀(二十五):例字中有横向和纵向不同的连通方式,如草书“麗”,主要为横向连通;“聚”草书
,主要是纵向连通。
诀(二十六):草书的流畅多变,需要多维度连通书写。例如“麗”字的两种不同草写法、
,这就丰富了草书的笔墨艺术变化。
注释
诀(二十七):草书要突破真书结构上
的偏旁部首概念,常用草书符号和真书字的本体草法(如行草书)相结合方式来书写,回避疑似字的出现。
诀(二十八):草书主要特点是流畅,要求有气势、节律,要通篇连贯、一脉相承,要有气贯长虹之雄强,学会折连转用笔法,是写好草书的基础。
注释
诀(二十九):中国书法艺术,先辈们以碑、帖各种形式代代传承,得以发展。
诀(三十):先贤们的书法艺术之美如金如玉,数千年也会放出温韫之光辉。
例字“千”、“年”、“崋”,其中的中直画,草书为和它画组合相连而形成向左折弯勾,而不是直画延伸。再如例字“平”、“半”
、“早”
等。《草书百韵诀歌》中有“皋崋脚豫施”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