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蟹法

画蟹法

写意画蟹历代大家并不多见,明代徐渭可算高手;近代齐白石在此基础上略有发展,但因受职业画家之束缚,虽画蟹作品笔墨浑厚、生动,却并未总结出指导画蟹的理论性文章,使后学者难以理解和学习,此为憾事。

我跟随白石先生大弟子李苦禅恩师22年,在学习齐派绘画过程中,逐渐总结出一些写意画蟹、画竹鸡、画菊花、画八哥、画石头、画荔枝、画牵牛花、画荷花、画松鼠、画青蛙、画芙蓉花、画梅花、画老鹰等绘画方法。根据“六法”以及书法中的“永字八法”之规律,写出写意花鸟画的具体内容与题材,与大家共同切磋研究,把中国写意花鸟画更好、更全面、更系统地传承下去,让其具有更广泛和深远的影响。

这里我先讲述的是“画蟹法”。

我在深研书法中的“永字八法”后,根据“书画同源”之理论,将画蟹分解成六个步骤,这样既能有序地表现出蟹子的外形和动态,又可体会中锋、侧锋、顺锋、逆锋等用笔的方法,使作品达到书法与绘画的和谐统一。

花鸟画具有5000多年光荣而辉煌的历史,因此我们在学习花鸟画时,一定要严格遵循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以“六法”为纲领,以“六要”“六长”为基本指导方针去进行创作。(六法——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写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六要——气韵兼力一也,格制具老二也,变异合理三也,彩绘有泽四也,来去自然五也,师学舍短六也;六长——粗卤求笔一也,僻涩求才二也,细巧求力三也,狂怪求理四也,无墨求染五也,平画求长六也。)用此类方法创作的绘画作品,独具中华民族特色,可彰显中国画的伟大和璀璨。

1.用大白云笔,先蘸适量的水(要求笔含墨饱),再在毛笔的三分之一处蘸墨,在调色盘中稍做运动,然后用侧锋画出螃蟹盖中间的第一笔。

2.在第一笔的左右两边,用同样的方法各画一笔,共画三笔组合成略像梯形的长方形,即为螃蟹盖的形状。

3.再于蟹盖的上方左右部位画上椭圆形的蟹钳。先用淡墨画出蟹钳的形状,半干后用深墨在蟹钳的上方集墨一次,这样不仅用笔浑厚,层次分明,而且质感较好。

4.用中白云笔,先蘸水,后蘸适量的墨(墨的深浅与画蟹盖的墨相似,或者略淡一些),在蟹盖左右的中间位置由下向上依次画出四条腿的第一节。

5.再于四条腿的第一节后,依次画出第二、三节小腿,这样蟹盖、蟹钳、蟹腿就基本画完了。

6.然后用淡墨画出蟹钳的末端,再用浓墨画上蟹的眼睛和嘴巴。

通过以上六步方法即可完成画蟹的全部过程。当然在进行创作时,除临摹古今名家的作品外,更重要的是要观察生活,通过“外师造化”和“六法”中的传移模写、应物写形去探索画的章法与造型,从而完成想要创作的作品。

《六蟹闹江图》谷宝玉/作

作这幅画时,画家先用大白云笔蘸水,再在笔头三分之一的位置蘸深色的墨,在调色盘里略加调和,按照早已设计好的章法,画出这六只蟹不同方向的不同动态。落款钤印。画的时候要注意疏密关系和深浅墨的色彩变化,方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菊黄蟹肥》谷宝玉/作

这幅画是“S”形构图。作这幅画时,画家先用白云笔,蘸深墨,勾勒出菊花的各种形状(“六法”中的骨法用笔);再用花青加藤黄调成绿色,“没骨法”画出菊花的叶子,待叶子半干时,勾勒叶脉,再画出枝条;然后勾画出菊花的花蕾,等线条的墨干后,用藤黄渲染菊花花瓣,概括花的前后层次关系,有些花瓣可调加适量的赭石,显得层次更加分明;最后画上两只蟹。要在画前设计好落款字的位置和数量,字画要统一和谐,加盖图章即成之。

《蔬香图》谷宝玉/作

画家在农贸市场体验生活,通过写生收集的素材,创作了这幅《蔬香图》。

作这幅画时,画家先用大白云笔画出红萝卜;再用大白云笔蘸浅墨画出白菜帮,用中号斗笔蘸深浅墨画出白菜菜叶,半干时勾叶筋;然后用深墨画菊花,墨线干后染黄色,菊花叶子可用花青调藤黄点画、勾筋;最后用大白云笔蘸深淡墨画蟹、蛤蜊、蘑菇。落款钤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