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推翻元朝
朱元璋推翻元朝
朱元璋,原名叫朱重八,濠州钟离人。朱元璋在家里排行老四,父亲给他取名为朱重八。
当时,中国正处于元王朝残暴的统治下,统治者从不把汉人和南人当人看,不高兴时,就任意抓来他们眼中的下等人,眼睛眨都不眨一下地杀掉他们取乐。他们甚至剥夺了下等人取名字的权利,每个人只能依据自己的出生日期或家里的排行取名。他的父亲朱五四、祖父朱初一,以及兄弟们都是这样取的名。
1343年,濠州先发生了旱灾,跟着又发生蝗灾。那年,庄稼颗粒无收,朝廷却根本不打算赈灾。很快,更大的灾难——瘟疫爆发了。不到半个月时间,朱元璋就眼睁睁地看着父亲、母亲、大哥先后饿死或病死,而此时家里穷得连一副棺材都置办不起。
朱元璋痛苦无奈,只好跟二哥抱头痛哭,最后好心的邻居给了他们一块坟地,他们才找了一些破衣服,把亲人包裹起来安葬了。他也被迫和二哥、大嫂、侄儿分开,各寻生路。为了养活自己,他从十七岁开始,就进了庙里做和尚。每天要干很多活,还要被老和尚斥责,生活十分不易。
后来,庙里的粮食也不够吃了,方丈便把他们打发出去化缘。朱元璋也去了,在外面流浪了三年,一路目睹了百姓生活苦不堪言的现状和元末各地农民起义的风起云涌。他意识到,天下大乱就要来临了。
为了迎接未来的变化,朱元璋回到皇觉寺以后,每日发奋学习,广交朋友,准备在这乱世之中干出自己的一番事业来。
1352年,二十五岁的朱元璋因友人汤和的一封信,下定了反元的决心,投奔了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他还为自己改名为朱元璋,寓意着诛灭元朝。
汤和
汤和和朱元璋是同乡,从小在同一条街上长大。1532年,他加入郭子兴的红巾军,因功被封为千户,于是给儿时伙伴朱元璋写信,邀请朱元璋也加入红巾军。此后汤和追随朱元璋四处征战,战功赫赫,明朝建立后被封为信国公。
入伍后,他骁勇善战,且颇有智谋。最重要的是,他从不与郭子兴争功,有功劳也会分给同伴,在起义军中名声极好,很快得到了郭子兴的赏识和重用,还把养女马氏嫁给了他。马氏就是后来著名的马皇后。
红巾军中,郭子兴虽然是首领,可下面的五个元帅不齐心。其中,孙德崖和另外三个元帅为一派,与郭子兴这一派矛盾重重。
后来,徐州的红巾军主将芝麻李被元军杀害,他的部将赵均用、彭大率军加入郭子兴的红巾军,彭大归入郭子兴帐下,赵均用则成了郭子兴的反对派。
赵均用为了夺权,绑架了郭子兴。朱元璋得到消息,在彭大的支持下,冒死救出了郭子兴。这下,两派的仇怨更深了。
事后,朱元璋对起义军不团结的局面十分失望。1353年,朱元璋离开了郭子兴,只带着少量的部队回到自己家乡,重新招募兵马。他儿时的伙伴徐达、邓愈等人都投奔了他。后来朱元璋南下滁州,定远名人李善长主动来投奔他。朱元璋十分高兴,说自己就像汉高祖得到了萧何,从此天下可定。没多久,朱元璋的军队就扩充到了三万人。在他的训练下,队伍军容肃整、纪律严明,和其他起义军截然不同。
朱元璋走后,郭子兴少了这一大主力,在起义军的处境变得十分艰难,只好去找滁州的朱元璋。朱元璋见到他,尊他为起义军首领,十分敬重他。
此时,另一支起义军的首领张士诚的势力不断壮大,连续攻占了泰州、兴化等地,并且最后在高邮建都,自立为王,改国号为大周。
几战打下来,张士诚的名声越来越大了,后来,他连续攻克了江苏和浙江等富饶的地区。他的占地虽然不是最大,却是最富有的。徐寿辉是朱元璋的另一个对手,他占据了长江的上游,而朱元璋的兵力驻扎在下游。
1355年,朱元璋攻克了和州,有了自己的地盘。这一年,郭子兴病死,他的儿子郭天叙被红巾军名义上的共主小明王封为都元帅。朱元璋为副元帅,成了起义军实际的首领。
朱元璋先后攻占了太平、金陵、集庆以及镇江等地,到1359年,朱元璋已经占领了大片土地。于是,朱元璋采取了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没有再四处征伐,而是看着浙江张士诚、湖广陈友谅、四川明玉珍等对手互相搏杀或与元军对抗,抓紧时间发展自己的实力,等待时机。
1360年,朱元璋的强敌陈友谅率领水军从采石沿江而下,进攻应天府(今江苏省南京市),想夺取朱元璋的地盘。
陈友谅
陈友谅原名陈九四,出身渔民家庭,1351年加入红巾军首领徐寿辉的麾下,1360年杀死徐寿辉称帝,国号汉。他知道朱元璋是自己最大的敌人,于是屡次讨伐朱元璋,失败后被杀。
朱元璋和谋士们讨论过后,明白自己在水里不占优势,就把陈友谅的军队引上了岸,陈友谅中了朱元璋的埋伏,打了败仗,只得逃回了江西。
这一仗让陈友谅元气大伤,可是他不甘失败。1363年,他又造了数百艘战船,带着六十万大军,攻打朱元璋的地盘洪都(今江西省南昌市)。可这一次,陈友谅依然战败了,他也死于朱元璋大军的乱箭之下。
朱元璋提出了响亮的口号:“驱除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士兵们听到这鼓舞人心的话语,都充满了斗志。随后,他率领手下大将徐达和常遇春等人,消灭了张士诚、方国珍等一切阻碍他的势力,以席卷全国之势,把元军赶到了漠北。
1368年,一个新的王朝建立了,朱元璋如愿登上了皇帝的位置,定年号为洪武,改国号为明,定都应天。
课堂在线
智慧点评
朱元璋家境贫寒,年轻时经历了种种苦难,但他却克服重重困难,当上了明朝的开国皇帝。可见,出身、地位都不会决定一个人的成就,起决定作用的是一颗能够克服恐惧、坚毅勇敢的心。
要点掌握
1.1352年,朱元璋加入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很快崭露头角。
2.1360年,陈友谅率大批水军进攻朱元璋,被朱元璋伏击打败。1363年,陈友谅再次大举进攻朱元璋管辖的洪都,被朱元璋大军打败后杀死。
3.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称帝,建立明朝。
考点追踪
1.朱元璋是如何一步步建立明朝的?
2.朱元璋的成功可以给我们哪些启示?
课本里学不到的趣味知识
马皇后
朱元璋的皇后马氏是历史上著名的贤后。她的本名不详,民间传说名叫马秀英,是郭子兴的养女。朱元璋加入郭子兴的队伍后,郭子兴将马氏嫁给他,两人感情很好。后来,朱元璋实力越来越强,与郭子兴产生矛盾,郭子兴就把朱元璋关在空房间里,不给他饭吃。马氏借探望之名,从厨房偷来热馒头藏在衣服里送给朱元璋吃,皮肤都烫伤了。
朱元璋出征时,马氏不断劝他不要滥杀。陈友谅大军来犯时,朱元璋亲自率军前去抵抗。由于陈友谅实力非常强大,城中人心惶惶,不断有逃跑的人,马氏拿出全部积蓄犒赏士兵,稳定了军心。明朝成立后,马氏成为皇后,生活简朴。朱元璋施政严苛,马皇后总是委婉相劝,救下不少人。马皇后死后,朱元璋不再另立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