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堂·夹塘·仁久村

经堂·夹塘·仁久村

五乡镇仁久村东与宝幢雅庄村相接,南至后塘河,西靠五乡镇政府,北达双峰山林区。村中心坐落在329国道南北两侧。全村以徐、吴两大姓为主,分居在经堂、夹塘两个自然村。

从前,该村不叫仁久村,习惯上都叫“经堂”、“夹塘”。由于经堂、夹塘两个自然村村小,人口不多,在划行政村时,便合二为一,并取村名为“仁久”。村名的来历出于村里的那座“仁久桥”,此桥名意为“仁义长久”,即人生在世,重在仁义道德。后两村合并,经村民推荐,便以桥名为村名。

经堂、夹塘两个自然村都各有一段来历。原来经堂的祖上姓徐,来自本镇李家洋村徐氏族姓的一个分支。据传因这里依山傍水风水好,徐氏一位先祖遵母之意,在这里建造一间经堂以供其母念佛诵经安度晚年。后因探望不便又思母心切,就合家迁居到此。天长日久,便繁衍了一个徐姓大族,于是就有了经堂这个自然村。

另一个自然村夹塘的形成则另有其因。传说中他们的吴姓祖宗是500年前因饥饿与贫穷,从安徽逃荒来到这里定居的。先是在这里开荒造田,再是为创造一个蓝天碧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生存环境,在村南筑起了防洪的堰塘,并建造了一座堰塘桥,桥名为“夹水桥”,起村名为“夹塘”。继而又在村中挖河,村民居住在河东河西两岸。为行走方便,吴氏第64代孙又在两岸之间建造了一座“碧环桥”,为碧水环村之意。碧环桥小巧玲珑,为单孔石拱桥。桥宽2.4米,东西二堍各有踏阶10级,各长4.5米,桥边有浮雕荷叶栏板10块,栏板间有柱12根,柱头雕有荷花,形状不一,有双层复莲、双层仰莲及各色莲花等,桥侧有长形桥额,横刻“碧环”两个大字,上款为“嘉靖癸巳”,下书“仲冬鼎记”。据此推算,此桥迄今已有近500年历史。由于碧环桥历史悠久,保存基本完好,已被评为宁波市“十佳名桥”。

江南水乡多桥,桥为文武百官造福乡里之一大景观。仁久村则更甚,村里村外有桥13座,除了碧环桥,村中还有一座下驾桥。据传明时过碧环桥,官员到此要下马。由此推断,吴姓上代是有人做过大官的。更有趣的是离村不远有一座“斗门桥”,是因邻村有一座“九升桥”,升总是斗大,于是便有了“斗门桥”。不过传说中的“九升桥”便是现在的“九星桥”。

整理者:严惠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