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  参

海  参

相传,有一天华佗游历到一个沿海的小村子,虽然村子落后破败,民风却十分淳朴。华佗十分喜爱这里,决定多留几日。一日,一位渔民打鱼回来不慎受伤,流血不止,便请华佗医治。华佗见一旁放满鱼的鱼筐里夹杂着黑黑的像虫子一样的东西,和海参长得极为相似,便拿起来仔细观察,旁边的渔民看到了说:“我们这的海里有很多这样的海虫,也没什么味道,一般我们捞到就直接扔掉了。”华佗笑而不语,把“海虫”倒悬,不一会儿“海虫”的口中就流出白色的线状黏液。华佗把黏液抹到渔民的伤口处,血很快就止住了。渔民们见了啧啧称奇,这不起眼的虫子还有这样的功效,华佗笑着说:“此乃海参,是不可多得的宝物,不仅止血效果好,还可养血润燥,对身体大补呢。”渔民们这才知道海参是个宝。后来渔民们把打捞的海参晒干拿到外面去卖,从此整个村子富裕了起来。

img

海参,又名刺参、刺海参。体呈圆柱状,一般长20~40cm,宽3 ~6cm,背面隆起,具4~6行圆锥形大小不等的肉刺,腹面管足较密,排成不规则的纵带。口在前端,后端为肛门。口偏于腹面,皮内的骨片主要为桌形体。幼小个体的桌形体塔部细而高,底盘较大,周缘平滑;老年个体的桌形体塔部变低或消失,只剩下形体小的穿孔盘。产卵季节在5月底至7月初。生活时体色通常为栗褐色,亦有绿色、黄褐色、灰白色等,随生活环境不同而异。多栖息于水深3~15m的浅海中,喜波流静稳、海藻繁茂的岩礁底或细沙泥底。我国分布于辽宁、河北、山东沿岸浅海。现已人工繁殖进行放养。

img

海参 [hǎi shēn]

【基 原】本品为刺参科动物刺参、绿刺参、花刺参(去内脏)等的全体。

【性味归经】味甘、咸,性平。 归肾、肺经。

【功能主治】补肾益精,养血润燥,止血。用于精血亏损,虚弱劳怯,小便频数,肠燥便秘,肺虚咳嗽咯血,肠风便血,外伤出血。

【注 意】脾虚不运、外邪未尽者慎服。

【采收要求】捕后除去内脏,洗净腔内泥沙、血污,在盐水中煮约1小时,捞起放凉。经曝晒或烘焙至八九成干时,再加入蓬叶汁略煮,至颜色转黑时取出晒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