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拌和机的主要性能指标是( )。

A.工作容量

B.工作效率

C.工作进度

D.工作时间

2.拌和机的工作容量,应以( )计。

A.升

B.毫升

C.立方毫米

D.立方分米

3.鼓筒式拌和机的鼓筒为( )。

A.圆锥形

B.圆形

C.圆柱形

D.正方形

4.双锥式拌和机的鼓筒为( )。

A.双柱形

B.双锥形

C.圆柱形

D.圆形

5.对沟槽路堑地形,拌和机数量多,可采用( )布置。

A.单排相向布置

B.双排同向布置

C.双排相向布置

D.双排同向布置

6.加入水泥,开始拌和,在砂石表面裹上一层水泥浆膜,其水灰比控制在( )。

A.0.15~0.25

B.0.15~0.20

C.0.15~0.30

D.0.15~0.35

7.二次投料法与一次投料法相比,混凝土强度可提高( )。

A.15%

B.19%

C.20%

D.25%

8.每台拌和机的小时生产率可用( )来确定。

A.每台拌和机每小时平均拌和次数与拌和机出料容量之积计算

B.每台拌和机每小时平均拌和次数与拌和机出料容量之和来计算

C.每台拌和机每小时平均拌和次数与拌和机出料容量之差来计算

D.每台拌和机每小时平均拌和次数与拌和机出料容量之商来计算

9.下列关于拌和设备生能力确定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拌和设备生产能力主要取决于设备容量、台数与生产率等因素

B.拌和设备的小时生产能力可按混凝土月高峰强度计算确定

C.确定混凝土拌和设备容量和台数,必须适应施工进度,有利于分批安装,分批投产,分批拆除转移

D.拌和机的容量与骨料最小粒径相适应

10.下列关于缆机运输方案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缆机的塔架常安设于河谷两岸

B.当河谷较宽、河岸较平缓,可让缆机控制建筑物的主要部位,用辅助机械浇筑坝顶和边角地带

C.根据不同的条件,辐射式缆机运输浇筑系统只有一种布置方式

D.在深山峡谷筑高坝,且要求兼顾枢纽的其他工程,则可分高程设置缆机轨道,组成立体交叉浇筑系统

11.下列关于混凝土运输浇筑方案的原则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运输效率高,成本低,转运次数少,不易分离,质量容易保证

B.起重设备能够控制整个部位

C.主要设备型号要多,性能良好

D.在保证工程质量前提下能满足高峰浇筑强度的要求

12.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不包括( )。

A.浇筑前的准备作业

B.浇筑后的辅助作业

C.浇筑时入仓铺料、平仓振捣

D.浇筑后的养护

13.混凝土入仓铺料多用( )。

A.平铺法

B.侧铺法

C.正铺法

D.展铺法

14.为避免砂浆流失、骨料分离,此时宜采用( )。

A.高塌落度混凝土

B.低塌落度混凝土

C.中塌落度混凝土

D.高低塌落度混凝土相结合

15.采用高效外加减水剂可节约水泥用量约( )。

A.10%

B.20%

C.30%

D.40%

16.混凝土的一般龄期为( )。

A.28天

B.29天

C.30天

D.31天

17.碾压土的干湿度一般用( )值表示。

A.DC

B.UC

C.FC

D.VC

18.若VC值太小则表示( )。

A.拌和太干,振动碾不易沉陷

B.拌和太湿,振动碾易沉陷

C.拌和太湿,振动碾不易沉陷

D.拌和太干,振动碾易沉陷

19.碾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时,为了减少混凝土分离,卸料差不应( )。

A.小于2m

B.大于2m

C.大于3m

D.小于3m

20.每一个碾压层至少在( )不同的地点,每2小时至少检测一次。

A.5个

B.4个

C.6个

D.7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