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多项选择题

二、多项选择题

1.拌和机可分成( )。

A.自落式

B.强制式

C.半落式

D.自制式

E.双锥式

2.拌和机的主要性能指标是工作容量,以( )计。

A.毫米

B.立方毫米

C.升

D.立方米

E.立方分米

3.拌和楼常按工艺流程分层布置分为( )。

A.进料层

B.储料层

C.配料层和拌和层

D.出料层

E.拌料层

4.下列关于拌和方式叙述正确的有( )。

A.拌和方式分为一次投料法和二次投料法,还有水泥裹砂法

B.二次投料法与一次投料法相比,混凝土强度可提高20%,也可节水泥10%~20%

C.水泥裹砂法中砂子先经砂处理机,使表面含水率保持在1%左右

D.水泥裹砂法中加入水泥开始拌和,在砂石表面裹上一层水泥浆膜,其水灰比控制在0.15~0.35的范围内

E.水泥裹砂法与一次投料法相比,混凝土强度可提高20%~30%

5.拌和设备生产能力主要取决因素是( )。

A.设备容量

B.台数

C.生产率

D.设备类型

E.生产时间

6.下列关于拌和设备生产能力的确定叙述正确有( )。

A.每台拌和机的小时生产率可用每台拌和机每小时平均和次数与拌和机出料容量的乘积来计算确定

B.拌和设备的小时生产能力可按混凝土月高峰强度计算确定

C.拌和机的容量与骨料的最小粒径相适应

D.拌和机的容量与运载重量和装料容器的大小相匹配

E.适应施工进度,有利于分批安装,分批投产,分批拆除转移

7.垂直运输设备主要有( )。

A.门式起重机

B.塔式起重机

C.缆式起重机

D.履带式起重机

E.斗式起重机

8.下列属于门式起重机优点的有( )。

A.运行灵活

B.操作方便

C.可起吊物料作径向和环向移动

D.定位准确,工作效率高

E.控制面积大

9.混凝土运输方案包括( )。

A.立体交叉运输方案

B.辐射式缆机运输方案

C.门、塔机运输方案

D.缆机运输方案

E.辅助运输浇筑方案

10.栈桥布置方式有( )。

A.单线栈桥

B.双线栈桥

C.多线多高程栈桥

D.多线栈桥

E.多高程栈桥

11.常用的辅助运输浇筑方案有( )。

A.履带式起重机浇筑方案

B.汽车运输浇筑方案

C.皮带运输机浇筑方案

D.辐射式运输浇筑

E.立体交叉运输方案

12.选择混凝土运输浇筑方案的原则是( )。

A.运输效率高,成本低,不易分离,质量容易保证

B.主要设备型号多,性能良好,配套设备能使主要设备的生产能力充分发挥

C.起重设备能够控制整个建筑物的浇筑部位

D.在保证工程质量前提下能满足高峰浇筑强度要求

E.在工作范围内能连续工作,设备利用率高,不压浇筑块,或不因压块而延误浇筑工期

13.混凝土浇筑的施工过程包括( )。

A.浇筑后的准备作业

B.浇筑前的准备作业

C.浇筑时入仓铺料、平仓振捣

D.浇筑前的养护

E.浇筑后的养护

14.下列关于入仓铺料的叙述正确的有( )。

A.混凝土入仓铺料多用侧铺法

B.层间间歇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会出现冷缝,使层间的抗渗、抗剪和抗拉能力明显降低

C.为了避免砂浆流失、骨料分离,此时宜采用低塌落度混凝土

D.分块尺寸和铺层厚度受混凝土运输浇筑能力的限制,若分块尺寸和铺层厚度已定,要使层间不出现冷缝,应采取措施增大运输浇筑能力

E.倘若设备能力增加,则应考虑改变浇筑方法,将平铺法改变为斜层浇筑或台阶浇筑,以避免出现冷缝

15.混凝土施工质量常用的检查和监测方法有( )。

A.物理监测

B.化学监测

C.钻孔压水检查方法

D.大块取样进行试验

E.原型观测

16.在质检过程中发现质量问题处理正确的是( )。

A.对坝内裂缝、空洞可采用水泥灌浆

B.对细微裂缝可采用化学灌浆

C.对于表面裂缝可用水泥砂浆或双氧砂浆涂抹处理

D.对质量十分低劣又不便灌浆补强处理的,一般需要整块炸掉重新浇筑

E.对细微裂缝可用物理灌浆

17.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有( )。

A.表面裂缝

B.贯穿裂缝

C.深层裂缝

D.侧面裂缝

E.垂直裂缝

18.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主要有( )。

A.减少混凝土的发热量

B.降低混凝土的入仓温度

C.升高混凝土的入仓温度

D.加速混凝土散热

E.减慢混凝土散热

19.骨料预冷的方法有( )。

A.冰冷

B.水冷

C.风冷

D.真空气化冷却

E.地冷

20.卸料、平仓、碾压的质量要求与控制措施是( )。

A.要避免层间间歇时间短,防止热缝发生

B.防止骨料分离和拌和料过干

C.入仓混凝土及时摊铺和碾压

D.为了减少混凝土分离,卸料落差不大于2m,堆料高不大于1.5m

E.每一碾压层至少在6个不同的地点,每2小时至少检测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