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鸟的故事——杜宇化鹃
“不如归去,不如归去!”一只浅灰色的杜鹃鸟,落在小船的船篷上,发出凄厉的啼叫声。小公主取出一些米粒,伸出手让它啄食。
杜鹃鸟吃完了米粒,昂首看着小公主,说:“谢谢你,好心的公主,我要给你讲个故事。”

在古蜀国,有个叫杜宇的国王,他非常爱惜自己的子民,常常亲自教导老百姓怎么种植庄稼,嘱咐他们要按时耕作,搞好生产;若是哪家有人生病了,杜宇还会亲自上门为他们诊治。老百姓也十分爱戴他,尊称他为“望帝”。
望帝有个美丽的妻子,名叫梁利,杜宇在外出巡视的时候,遇到了她,两人一见倾心,结为连理。他们虽然年龄相差很大,却特别恩爱,老百姓也都祝福他们说:“愿我们的大王和王后白头偕老。”
那时,蜀地最大的灾害就是洪水,每到降雨时节,浩浩荡荡的洪水就从江里溢流出来,泛滥肆虐,百姓苦不堪言。望帝想尽了办法,却无法根治水灾,为此每天寝食难安。
梁利劝他说:“您不应该一个人来承受这么大的压力,放榜求贤吧,也许有人能帮助您呢?”
杜宇觉得妻子的建议很好,立刻发出求贤榜,在全国征召可以治水的人才。没过多久,便有一个人前来应召,这个人名叫鳖(biē)灵。
“鳖灵”并非他的本名,大家只知道他是楚国人,曾经“死”过一次,尸体被丢到了江里,但并没有沉下去,反而逆江流而上,一直漂到古蜀国。到了都城之下,他忽然活了过来,爬上岸。人们都说他是鳖鱼成精,便叫他“鳖灵”。
鳖灵确实很有才能,在治水上颇有见识。杜宇任命他为丞相,总管天下的治水事务。上任后,鳖灵废寝忘食地工作,很快就彻底平定了水患。
见鳖灵的功绩越来越高,威信越来越盛,杜宇对妻子说:“我年纪大了,如今想把国家托付给鳖灵,和你一起过平静清闲的日子,你看怎么样?”
梁利有些担忧地说:“有才能、有本领的人未必有德行,您如此相信别人,我怕将来别人不会宽待您啊!”
杜宇不信,说:“人心类似,我以诚心待人,别人怎么会以怨报德呢?”于是,他将王位传给了鳖灵,自己和梁利搬出皇宫,过起了平民的生活。
然而,没过多久,都城里就出现了令杜宇不安的流言,说杜宇之所以让位给鳖灵,是因为自己内心有愧,他在鳖灵外出治水的时候,和鳖灵的妻子私通。杜宇听后,满腔气愤,立刻进宫去跟鳖灵解释,但鳖灵却避而不见。
又过了些日子,新的流言蜚语又出现了,说杜宇因为丑事暴露,心怀不满,想要夺回君位,杀死鳖灵。杜宇问心无愧,又要去见鳖灵解释,妻子梁利拉住他说:“您还不明白吗?这些谣言正是鳖灵想要的,这样他才能将你铲除,除去心头之患。”
杜宇不相信,他实在想不明白,自己一番光明磊落的心意,为什么换来的却是猜忌和陷害。不久,又有昔日的大臣偷偷来报信,说鳖灵正在计划杀死杜宇,霸占他的妻子。杜宇听闻之后,惶恐震惊,连夜逃亡到了城外的深山老林里面,可梁利却被赶来的追兵抓了回去。
在深山之中,杜宇懊悔不已,又思念担忧妻子,便满怀郁悒地绝食而死了。他的妻子梁利,知道自己难逃魔爪,又担忧杜宇,不久也在囚室中自杀了。
杜宇死后,灵魂不灭,化成了一只小鸟,就是杜鹃。那杜鹃想到生前之事,便不停地啼叫:“不如归去!不如归去!”直到口中啼出了鲜血。
“杜宇可真可怜!”听了故事,小公主心里十分难过,“他那么善良,为什么要有这样的遭遇呢?”
“世人常说:‘好人有好报。’可有时候并不是这样啊!太善良的人,总是觉得别人都会和自己有一样的想法,从不去怀疑别人,最后往往伤害到自己。愿您在以后的旅途中,能善用自己的善心,带眼识人,不要被那些‘美好’的假象所迷惑。”杜鹃说完就飞走了,小公主对着它的身影高喊:“谢谢你的忠告,我记住啦!”
成长启蒙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我们总是希望好人得到好报,但世上的确有些以怨报德的现象存在,要谨慎地选择自己信任的对象,不要让自己成为像杜宇那样的受害者。
看一个人,最主要的就是看他的德行,有仁慈之心、知恩图报的人才适合做朋友,托付大事。而那些有才能,却薄于德行的人,即便共事也不可深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