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攴(攵、支)”作偏旁的汉字
攴,作偏旁时形变为“攵、支”。以“攴(攵、支)”作偏旁的汉字,多与“打、敲、击”等手的动作有关。

牧(mù),会意字。甲骨文字形,由“牛、攴”组成。人们用手拿着鞭子或树枝,赶牛去吃草。表示“放牧牲畜”的意思。

败(bài),会意字。甲骨文字形,由“贝(鼎)、攴”组成。贝和鼎都非常珍贵,用手拿着棍子,敲击鼎或贝,表示“击毁、毁坏”的意思,后来表示“破坏、败坏”等意思。

鼓(gǔ),会意字。甲骨文字形,左边是“鼓”最初的写法,右边是支,指手拿着棒槌。表示手拿着棒槌击鼓的意思。鼓,现在也表示一种圆柱形、中空、两头蒙皮的打击乐器。

敲(qiāo),形声字,由“攴、高”组成。攴,形旁,与手里拿小棍轻击的意思有关;高,声旁,表示读音。表示“敲击、叩打”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