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我们的好老师》简介
《孔子:我们的好老师》这本书是由.刘冬颖著创作的,《孔子:我们的好老师》共有53章节
1
前言
中国古代历史,王朝更替频繁,帝王将相走马灯似的变换,你方唱罢我登场。但有一个人,从2500年前的春秋末期开始,历朝历代都受到了从官方到民间的推崇,被称为百代不替...
2
目录
目 录 前言 第一章 孔子的相貌气质 孔子的相貌 孔子的个性气质 一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二是正道直行。 三是无论穷富,皆安于道。 第二章 孔子的身世之谜 孔...
3
第一章 孔子的相貌气质
...
4
孔子的相貌
我们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认识一个人,还是从各种传媒渠道、历史书籍中去了解一个人,首先一定是想知道他的相貌。因为相貌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外在形象,还跟他的内在思想气质、...
5
孔子的个性气质
《论语》中不仅有关于孔子老师仪态举止的静态描写,还有关于他的个性气质的传神刻画: 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论语·乡党...
6
一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一次,楚国的大夫叶公向孔子的弟子子路问,孔子是什么样的人,子路没回答上这个问题。他回来之后将此事告诉孔子。在《论语》中有这样文字: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
7
二是正道直行。
孔子非常重视礼仪,可能有些朋友会认为他是不讲原则的好好先生。其实,孔子生性刚直,主张正道直行。《论语》中记录有一个人曾经问孔子:“以德报怨怎么样?”孔子说:“何...
8
三是无论穷富,皆安于道。
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在孔子心目中,“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对于不符合道义的...
9
第二章 孔子的身世之谜
...
10
孔子的籍贯
我们都知道孔子老师是春秋时期的鲁国人,也就是今天的山东,孔子是一位山东大汉。我们今天填写履历表,一般会填写籍贯。孔子的籍贯如果填写在表格上的话,不是今天的山东,...
11
孔父叔梁纥
孔子的父亲叔梁纥虽然不是土生土长的鲁国人(先祖是从宋国迁移过来的),但因为人品出众,博学多才,最关键的是,他的武功十分了得,是当时鲁国有名的武士,与鲁国的著名将...
12
孔父孔母的故事
关于孔父叔梁纥向孔母家求婚一事,《孔子家语》记载得颇为详细:颜家有三个女儿,最小的一个叫徵在。颜家老爹问三个女儿说:“陬邑大夫叔梁纥,是先代贤王微子的后裔,他身...
13
单亲家庭长大
孔子出生后不久,叔梁纥就去世了。叔梁纥去世时孔子到底有多大呢? 从《史记》“丘生而叔梁纥死”这句话的行文语气来看,从孔子出生到叔梁纥去世之间的时间很短。可能是迫...
14
第三章 『圣人』的成长之路
...
15
母亲的言传身教
在孔子之前,中国历史文化当已有两千五百年之积累,而孔子集其大成。在孔子以后,中国历史文化又复有两千五百年以上之演进,而孔子开其新统。在此五千多年,中国历史进程之...
16
洛邑访学
因为不断学习、思考,做事踏实认真,对礼仪尊重、精通,还没到三十岁,孔子的名声就渐渐大了起来。有很多人愿意拜他做老师,他就索性办了个私学,收起学生来。鲁国的贵族、...
17
圣人无常师
从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开始,孔子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成为全天下华人共同的老师。然而,今天的人们,只是单纯地敬仰和崇拜孔子,却很少去思考、追溯孔子有没有老...
18
孔子的学习攻略
在走向圣人的道路上,孔子不断总结学习理论和方法。他曾站在河边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慨叹岁月的流逝,时不我待,应该抓紧时间努力学习。可...
19
第四章 孔子的饮食之道
...
20
珍惜粮食
有些老年人到了七十三岁和八十四岁时会特别害怕,他们认为这两个年龄是“坎”,容易去世。这是受了“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这个迷信说法的影响。“73”“84...
21
科学饮食
有的朋友可能会问,孔子重视的东西很多,他还特别重视礼仪呢,如果礼仪和饮食卫生冲突的情况,孔子会怎么选择呢? 先秦时,人们的饮食卫生意识很淡薄,所以,食物中毒现象...
22
饮食礼仪
孔子吃饭是非常多礼的,但这种多礼不是僵化的仪式,而是充满了人情味。《论语·述而》篇记载:“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孔子在有丧事的人旁边吃饭,从来没有吃饱过...
23
陈蔡绝粮亦坦然
孔子常常教导弟子们不要去追求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的生活,而应该接受一种简朴平凡的饮食观。“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论语·学而》)引导学生把主要精力用在对真理...
24
第五章 孔子重视服饰礼仪
...
25
讲究穿戴
打眼一看孔子,给人的第一印象如何呢? 一般对孔子的第一印象是,这是一个彬彬有礼的高大男人。《论语》第十篇叫作《乡党》,里面说到孔子的种种举止行为,可以看出,他待...
26
服饰表达敬意
春秋时代商品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珠宝、美玉、锦绣已成为商品市场的重要一部分,楚国的彩锦、齐国的丝织品和彩绣,在各国的市场上广为流传。追求服饰时尚与潮流在当时是...
27
穿衣现人品
孔子往往从服饰出发,衡量历史,针砭现实,品评人物,判断是非……从某种角度来看,服饰已成为孔子看人生的一种视角。 穿着什么样的衣服才是最美的呢?服饰不分贵贱和时尚...
28
第六章 孔子的生态理念
...
29
多识草木鸟兽
纵观人类历史,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以公元前6世纪为中心,公元前700—300年之间,在希腊、印度和中国这几个文明发源地,都不约而同地出现了哲人、智者聚众讲...
30
以仁心待生灵万物
孔子所开创的儒家思想,不仅对山水寄情深厚,同样也对世界上所有的生物充满了仁爱之心。人类要想生存、发展,首先要学会认识自然,适应自然变化,顺应自然规律,让自身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