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总体发展情况

(二)园区总体发展情况

经济运行稳中提质,产业转型升级提速。节能环保“一区一战略”产业持续增长,高端线缆等主导产业稳中有进。远东、一环、鹏鹞、双盾等龙头企业带动有力。2020年,园区可完成营业收入1719亿元,可完成规上工业产值602亿元,增长1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9亿元,进出口总额4.9亿美元;外资到账1.2亿美元,增长28%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6亿元,同比增长6.3%。新增54家规上企业。环保、线缆两大支柱产业支撑作用不断增强,规上环保企业产值连续保持30%以上的增长,双盾、一环、远兴等骨干企业产值逆势上扬,再创新高。

产业强园推进有力,发展导向更加鲜明。2019年园区在建亿元以上工业项目、5000万元以上服务业项目总数居宜兴全市首位。3000万元以上在建重点项目58项,总投资169.39亿元;重点拟建和在谈项目50余项,总投资超300亿元,8项入无锡市重点,33项入宜兴市重点。双盾一期、光大二期、永昌轧辊、宝艺新材等一批重大项目已建成运行;国合二期、米格电气一期、常工动力等项目即将建成;碧迪医疗、双盾科技二期、天鸟高新、大信环境等一批在建、拟建重点项目顺利推进。韩国海拓滨空气悬浮风机制造项目成功落户并形成销售;上海贝色新材料正在进行现有厂房改造,2020年上半年已建成投产;航天特种合金材料、精密机电高端制造项已开工建设。不断深化与三峡集团、中国电建、航天集团等央企的产业合作。目前已与中电建成立合资公司,达成每年10亿元以上的环保产业链采购合作;推进与航天集团总投资50亿元的航天科技产业园项目合作。2019年引进20家楼宇型项目,实现新增产值20亿元,新增进出口额7500万美元。围绕环保产业转型升级,鹏鹞智造园、国合-德国弗劳恩霍夫研究院环保装备生态工场、三强智能生产线等一批智能制造项目全面推进。

科技创新成效显著,创新体系日臻完善。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以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新旧动能转换的成效开始显现。园区开展苏南自创区建设以来,已累计获得省级专项资金1.27亿元,实施科技创新资金项目34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42项。以江苏省环保装备产业技术创新中心为创新主引擎,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8%,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52%,比宜兴全市高2个百分点;新增高企25家,总数达135家;全社会企业R&D经费增长约8.1%,研发经费支出18.46亿元;新增发明专利授权数62件。卓易科技科创板成功上市,成为无锡首个科创板过会企业。一环集团入选省科技成果转化示范企业,中建材(宜兴)新能源入选省潜在独角兽企业,中辰电缆、凌志环保入选省瞪羚企业。新增无锡市雏鹰企业、瞪羚企业各1家;列入无锡市雏鹰企业培育库19家,瞪羚企业培育库16家;协助企业申报省级科技项目34项、申报市级科技项目39项,连续7年成功开展省地联合招标项目。远东控股荣获无锡市产业强市优秀企业,俊知技术荣获无锡市科技创新优秀企业,鹏鹞环保王洪春、天鸟高新缪云良、卓易科技谢乾、远东电缆徐静、中宜生态土魏明俐荣获无锡市科技创新优秀企业家(人才),环科园管委会获得无锡市服务科技创新先进集体荣誉。人才引进与培育取得新成效。南京大学宜兴环保研究院任洪强院长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成立新南威尔士大学David外籍院士工作站及新南威尔士大学教授工作站,三强环保、中宜金大检测获批省级院士工作站。新增外籍院士、国家特聘外籍专家、国家万人计划中青年领军人才各1名,省科技副总、陶都英才各3名,目前共吸引外籍院士7名,“两院”院士19名,国家特聘专家30名,人才集聚效应越发明显。成功举办海外院士专家科研路演,中韩、中法、中丹清洁技术对接等科技活动,第五届环保创新创业大赛、智慧环保高峰论坛等品牌活动成果丰硕,新增海外技术离岸孵化器、中伊水处理联合研发中心等产学研合作平台。科技金融有新突破,省科技企业融资路演服务中心成立并实质性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