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一战略产业”发展举措

(四)“一区一战略产业”发展举措

聚焦通信与网络“一区一战略”产业,布局建设一批“基础研究+技术转移+产业发展”创新平台,构建校地协同、区域联动、产教融合的创新与成果转化体系,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高度融合发展。截至目前,园区已集聚网络通信技术产业规上企业86家、高新技术企业82家、瞪羚及培育类独角兽企业11家、科技型企业近500家,前11个月实现产值649亿元。

一是与东南大学共建面向网络空间领域的综合性科研平台——南京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集聚高端人才团队400余人,其中两院院士、长江学者等高端人才30余人,编写了网络2030新型体系架构与综合试验环境建设方案并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加快突破网络操作系统、毫米波与5G核心器件、网络通信内生安全等事关我国“命门”的核心技术,为“全球网络2030”提供中国解决方案。目前,全球首个内生安全试验场已开通并正式启动全球众测。

二是与北邮、中科院、清华、中国电科所共建我国在信息领域唯一、全省首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CENI项目。汇聚千余人高端研发队伍,国内首批12个城市节点已开通,自主研发的全球首个大网级网络操作系统(CNOS)已发布。已完成未来网试验设施相关核心设备与系统研发,在全球率先提出服务定制网络SCN体系结构,自主研制成功可编程虚拟路由器平台、网络感知测量系统、智能网络资源控制调度分发系统等未来网络关键设备并得到实际应用。

三是建设了江苏MEMS智能传感器研究院等未来网络产业领域的26个新型研发机构和20个联合研究中心,高端研发人员超过5000人。自2017年起,成功举办三届未来网络发展大会,搭建全球首个未来网络创新合作交流平台,形成较强的国际影响力。

四是实施工业互联网等一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共同推进网络通信与安全试验平台等一批省市共建重大科技创新项目,联合攻关新一代通信和未来网络系统及终端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等一批省级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毫米波通信芯片等50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牵头及参与制定802.11.aj等国际国内标准20多项,申请专利1200多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