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一战略产业”发展举措

(四)“一区一战略产业”发展举措

镇江高新区船舶与海工配套“一区一战略”产业目前已经形成了特种船舶、中低速柴油机、船用发电设备、配电设备、传动系统等产业链条。研发生产的船用中低速柴油机、螺旋桨、环保电站、船舶电器、全回转港作拖船、船用系泊链六个产品市场占有率全国领先,其中中速柴油机国内市场第一,全回转港作拖船世界第二、中国第一。拥有国内最大的中速柴油机的研发生产基地——中船动力公司、江苏省最早的造船企业——江苏省镇江船厂(集团)有限公司等明星骨干企业。一是狠抓重大创新平台和载体建设。实体化运作以来,先后引进建设江苏科技大学海洋装备研究院、黑科院镇江智能制造研究院、中澳(镇江)人工智能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镇江高端装备制造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并按照“两委员会两法人”的标准化运作模式进行运转,依托高新区全力打造的全市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科技创新综合体“团山睿谷”项目,投入1亿元,为江科大海装院定制3万平方米左右、全国最大的海工试验水池,将海装院打造成全国一流的船舶海工领域新型研发与成果转化平台。二是全力建设船舶海工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优化人力、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全力打造集船用设备、海工配套、海洋工程船、船海配套物流、生产性服务业为一体的船舶与海洋工程配套产业集群。区内镇江船厂、船舶电器获得1200万省成果转化项目支持,中船动力、镇江船厂批江苏省首批成果转化示范企业;全力以赴推动以中国航母电磁弹射器之父、海军工程大学教授马伟明院士团队为技术支撑,打造“一中心五基地”(综合电力集成中心和推进器、电力变换系统、输变电系统、电机、原动力生产基地)构成的中船海洋电气科技产业园,计划通过5~10年持续投入建设,形成较为完整的海洋综合电力产业链。三是突出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推动中船动力与哈工程在船用低速柴油机自主研发领域的协同创新,镇江船厂与江苏科技大学在电力推进系统关键技术上的合作,镇江船舶电器、挪威康士伯、德国贝克尔等重点企业与上海交大、海军工程大学、江科大等多所重点高校及学院达成产学研合作。推动核心区内两大骨干企业中船动力与镇江船厂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围绕产业链上下游建设,在船舶动力、全电力驱动等多个领域加强合作,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