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摩渡江》:达摩

《达摩渡江》:达摩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上。龙门石窟始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连续大规模营造达四百余年之久。石窟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长达一公里,共有十万余尊佛像,碑刻题记二千八百余品。其中“龙门二十品”是魏碑书法精华,褚遂良所书的《伊阙佛龛之碑》则是初唐楷书艺术的典范。

龙门石窟既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经济文化都有所复兴,尤其是佛教空前昌盛,高僧汇聚于此。印度高僧菩提达摩,也远赴重洋,从印度到广州,经扬州到洛阳。

达摩到达洛阳时,正值开凿龙门石窟的古阳洞、宾阳洞等之时,佛事之盛使其决定留下来。因为菩提达摩创立了禅宗,后世就把他称为中国禅宗的初祖。

龙门石窟的看经寺内,有我国现存最精美的一组唐代罗汉群像,也是中国石窟中最大的罗汉群雕像,共二十九尊。据专家研究,他们应是从摩诃迦叶到菩提达摩,即佛教中所称的“二十九祖”。

达摩此脸谱出自《达摩渡江》。剧情是:南朝梁时,国子监博士徐孝克为人孝顺,正赶上侯景作乱。侯景军队先锋孔景行抢掠民众,见徐克孝妻子貌美,要强行逼娶徐克孝之妻,徐妻逃走。孔景行捉拿徐克孝,徐母命徐克孝出家为僧。达摩祖师渡江而来,到达此地,徐克孝随从达摩祖师修禅悟道。后叛乱平定,徐克孝夫妇又破镜重圆。此剧早已绝迹舞台。

达摩老祖勾黑色“神佛脸”,以显示其为外族胡人。眉瓦上点金点,眼瓦下勾金纹,皆示其为禅宗祖师。

摹自《偶虹室秘藏脸谱集》。